关注 | 2018珠海能否坐实珠三角无人机产业“第三极”?

  宇辰网   2018-01-08 09:34:38

珠海,因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而闻名。二十多年沧海桑田,珠海不仅赚来了一个投资总额近700亿元的航空产业园,还从有人机到无人机、从偏重会展业实现了到打造航空产业全价值链增长极的跨越。

特别是近几年来,以无人机企业为代表的一批生力军正在崛起,进一步推动着珠海实体经济向好发展。

2017年初,犹如多米诺骨牌般的消费级无人机厂商裁员倒闭事件令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说来也巧,珠海似有先见之明,在差异化布局的发展中独取“行业级”无人机蛋糕,从而成功的避开了这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浩劫。那么,进入2018年后,作为“航展故里”的珠海,能否“飞”出继深圳、广州之后的第三极呢?

30家企业落户  发力“行业级”市场

宇辰网记者发现,珠海航展不仅是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业的知名展会,还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和纽带。因此,一批民营无人机企业顺应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抢抓部省共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重大机遇,在珠海金湾闯出了一片天。

据了解,目前珠海在植保无人机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而珠海隆华直升机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早在2010年8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王浩文带队的清华大学无人直升机项目就已经启动。几经辗转,直到2014年,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中心王浩文教授课题组、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力合创投有限公司及珠海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珠海隆华直升机科技有限公司才正式落户珠海航空产业园。

“‘隆华’落户珠海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珠海隆华直升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红军表示,我们公司是珠海无人机企业里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最好例证,也是珠海航空产业园招商之初,立足珠三角无人机产业差异化发展的定位思考,深耕“行业级”细分领域的产物。

无独有偶,珠海航空产业园也是从 2014 年开始陆续引进技术含量高、特色明显和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无人机企业。

隆华XV-2农业植保无人机∕图  来源珠海隆华

“与市面上普遍的小型农用无人机不同,我们主要面向需要大规模作业的市场。”高红军说,“目前,我们公司推出的XV-2植保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230公斤,一次最多可装70公斤农药,远超国内同类产品,而且其作业效率为200亩/小时,与传统喷洒有着天壤之别。同时,在此基础上,还研发出全新的XV-3警用无人机,主要用于公共安全管理、反恐维稳、救援预警、森林消防等领域。”

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的病虫害防治面积约为86亿亩次,平均每亩地的打药的服务费用约为10~12元,按10元/亩计算,我国每年植保服务市场规模至少在860亿元人民币。随着无人机打药的推广,农民不再需要繁琐的拖拉机和组织人力,植保服务的频次和服务面积还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加,预计植保服务总规模在2020年将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

高红军认为,随着国家大力布局通航产业,“行业级”无人机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

金湾区航空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助理高理亭表示,从这两年发展来看,无人机市场空间有多大,取决于对应用领域的开发。在消费级无人机已成红海的情况下,“行业级”无人机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珠海的无人机产业整体规模不大,但基本都是做“行业级”无人机,而且有一定的特色。

他介绍称,航空产业是金湾区发展的重点产业,无人机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在金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珠海市无人机协会执行会长谢锋∕图 来源宇辰网

值得关注的是,据珠海市无人机协会执行会长谢锋的不完全统计,目前珠海金湾区已集聚无人机相关企业约10家,全市范围内的无人机企业应在30家以上。另据记者了解,目前珠海植保无人机企业除隆华外,还有羽人、银通、新宇、绿卫士等一批优质企业。

679亿元投资  做足“产业链”功课

截至目前,珠海航空产业园已引进总投资达679亿元,有69个航空项目落户,初步形成航空制造和运营服务共同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

据谢锋介绍,2017年5月发布的《2016年珠海市会展业发展报告》显示,航展总体经济效应达50.92亿元,占全珠海市GDP的2.29%。航展期间全珠海市共接待游客10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65亿元。同时,也给珠海无人机企业带来了契机。

“从规模上来看,珠海的无人机产业初见端倪,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但幸运的是,在产业链、区位、政策、人才等各方面均具备一定优势。”谢锋说。

他表示,珠海羽人通过借力珠海独有的对外交流平台,与美国鹰眼无人机系统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这将加速产品在当地的销售许可审批进程。同时,珠海羽人已在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多个国家拥有多个自主知识产权,旗下产品拥有多项自主研发专利。

另外,紫燕无人机也在有针对性地将“行业级”无人机产品推向海外。可见,珠海企业“走出去”动作频频,“全球战略版图”在不断扩大。

2017全球无人系统大会依托珠海大航展的世界级影响力和珠海良好的无人系统产业基础应运而生。12月13日,全球无人系统大会在珠海喜来登酒店举行,来自全球无人系统领域知名科学家、企业代表们汇聚珠海,围绕无人系统产业发展动向、应用重点领域以及智能智造创新技术发展等课题,展开了深入的行业交流和探讨。

在大会上,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方小勇表示,近年来,珠海积极对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军民融合发展、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广东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开放引领战略,以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交通运输装备为主攻方向,形成了“海陆空+智能制造”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尤其是在软件系统、网络安全、无人机、无人船、雷达侦测等领域具有国际研发生产优势,多项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这也就意味着珠海的优势产业将在更高的平台上配置资源。

“目前,马达、桨叶、机身等部件均可由本土企业自给,并且,还集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无人机飞控手。”谢锋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珠海在产业链条方面的竞争优势。”

谢锋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珠海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既是市场配置资源使然,也是由于政策环境导向的结果。

方小勇指出,从国家层面来看,低空通航的政策有逐步放宽的趋势,由此将打开一个高达万亿元的通航市场;从广东省层面来看,赋予金湾发展通用航空设备制造的重任,金湾将以此为动力,坚持差异化发展,做大做强通用航空产业,助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建设;从城市角度来看,珠海市政府2017年发布了《珠海市关于促进航空产业发展的意见暨招商政策》,设立了航空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在投资融资,人才引进、技术研发、土地使用等多方面实行政策优惠和政府扶持,全力支持航空产业的发展。

当然,随着无人机在行业应用领域的深耕,接下来需要应对的挑战还有很多。谢锋说,“我们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开放合作为手段,专注于深耕‘行业级’市场,实现‘小而强’的目标。”

2018航展在望  欲实现“关键一跃”

中国无人系统产业联盟秘书长孙柏原曾表示,纵观国内无人机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布局。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发展最显眼。但在行业级和军用级无人机上,珠三角还不具备像消费级那样的地位,这其实就是发展的空间。

谢锋指出,这正是珠海的机会。

在珠三角地区,深圳、广州无疑是无人机行业领跑者。不仅如此,深圳作为全球无人机最主要的生产基地,有大疆、零度、一电、艾特、高科新农等知名无人机企业,珠三角无人机创新发展的领头羊地位无可撼动。数据显示,深圳占据了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约70%的市场份额,300多家无人机企业年销售额近200亿元,从深圳口岸出口的民用无人机占全国总量的95%以上。而广州在本土无人机品牌亿航、极飞、天翔、红鹏等崛起后,也稳坐第二把交椅。后来者想要超车,困难不小。

有专家表示,从目前来看,紧随其后的珠海、东莞、佛山等城市中,珠海因二十多年的航展积淀与近十年的航空产业园建设,略有优势。另外,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的无人机企业可以利用成熟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迅速壮大并获得影响力,而珠海的无人机企业在这方面显然处于劣势。

“航展是珠海最好的名片,但是珠海的产业环境、技术基础相对一线大城市毕竟有限,所以珠海要找准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选准细分市场,才能把优势发挥到极致。”谢锋说。

深圳无人机协会会长杨金才曾表示,珠海在农业植保无人机上颇具特色,可以尝试攻坚这个领域。植保无人机的市场前景无疑是巨大的,与中国农业耕地状况相似的日本无人机(以“雅马哈”品牌为代表)喷洒农药已经将近30年。而在中国,这才刚刚起步。

另据航空产业园负责人介绍,根据部署,2018年航空产业园将持续加码基础设施投资,全年总计划额达21.6亿元,计划投产项目12项,续建项目8项,实现新开工项目4项。在重点建设项目方面,园区共计划投资10项,总额达15.8亿元,其中7项年度内完成,另外3项至2019年完成。

面对即将到来的第十二届珠海航展,谢锋表示,珠海无人机企业已经做足了准备,我们不仅要做好东道主,还要将其转化为本土企业发展的契机,实现由弱到强的关键一跃。

责编:肖宁

来源:宇辰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