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丨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来看看古人的灶什么样吧!

  湖南考古研究所官网   2019-01-28 11:10:20

编者按

今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你家的大扫除搞完了吗?灶台都清理了吗?

灶者,生养之本。灶具是专供人们烹煮食物和烧水用的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古人又没有如此方便的外卖和热水器,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都必须每天“开火”啦。

在“送死如事生”观念的支配下,古人认为,死后仍能像生前一样生活,于是将实用器皿或仿制的模型器即明器(冥器)随葬。虽然这些明器尺寸规模比真实的灶台要小了许多,但却是仿照实用器还原制作的,不少生动的雕塑所形象展示的正是当时的真实生活场景。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在我们湖南出土的灶吧~


东汉·绿釉陶灶

1971年长沙地质局子弟学校出土

这件东汉时期的绿釉陶灶于1971年出土于长沙地质局子弟学校,灶高13.2厘米,长34.9厘米,宽19厘米。①

陶灶整体呈船形,内部中空,灶面开有三个火眼,并依次放置有陶罐等饮食器具,两边的两个陶罐稍小,鼓腹,折沿,中间的陶釜腹部圆鼓,饰有弦纹,陶釜之上搭配使用陶甑,陶甑深腹、平底,底部有小孔,可用于蒸食物。灶面尖端处另有一圆形小孔,是作为排放烟所用。灶一端的侧面开有一圆拱形灶门,柴火等燃料可从此处投入灶内。这件陶灶整体保存较为完好,通体施绿釉,除少部分有釉体脱落现象外,其余均釉色光亮。

图一 汉画像中的灶具使用(拓印图)

图二 西汉沅陵侯墓出土的竹简中记载有烹饪美食的方法

随着灶的出现,鼎的炊具功能逐渐被釜所取代,炊具组合由鼎和釜过渡到釜和甑。灶的形制也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的得到改进,由最初的一个火眼到增加至2至4个火眼,燃料所产生的热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利用,并且能够同时加热多种食物或水,做到省时省力。类似于此种形制的灶在我国部分偏远地区至今仍在使用。

陶灶虽然是作为随葬品,但是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观念。汉代之所以流行陶灶模型,主要原因首先是两汉时期大土地所有制经济的盛行使得豪门贵族占据社会主要地位,而“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促使他们随葬大量明器,以求在阴间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其次,汉代的祭灶思想也助推了陶灶的流行。

图三 东汉时期的铁灶

图四 东汉时期的绿釉陶灶

图五 东汉时期的陶灶

图六 东汉时期的绿釉陶灶

图七 东汉时期的绿釉陶灶,灶门还有小狗和人

图八 甑内的小孔可供热气冒出

图九 晋朝的青瓷靴形灶

图十 唐代的陶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传说灶神由玉帝派至人间监察善恶,每年的年底返回向玉帝汇报,民间祭灶以求灶神多言好事,是一种纳福祈祥的活动。此时灶已经不仅仅是生火炊煮的器具,而是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十一 清代天津杨柳青灶君纸马,上书“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吉祥”

(原文作者 李忠超)

参考文献:

①该数据来源于湖南省博物馆官网。

②周世荣:《湖湘陶瓷(一)》,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

③朱津:《汉墓出土陶灶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④王树村:《中国民间纸马艺术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

⑤王树村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绘画卷》,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

⑥题图素材来源于湖南省博物馆。图一至图十拍摄于湖南省博物馆。图十一来源于:王树村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绘画卷》,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12-113页。

责编:廖慧文

来源:湖南考古研究所官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