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08-03 09:16:15
文丨张光彩
我是一位残疾农民,也是《湖南日报》读者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早就想向“她”倾吐心声,值此“她”七十大庆,我情不自禁,一吐为快……
我出生在永州偏僻山区,初中未毕业就回家接过父亲沉重的锄头劳动。白天,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夜晚,辗转难眠,就着昏暗的煤油灯,通宵达旦不停地写写画画。那时,我和弟弟挤在一间仅5平方米的土房里,隔壁是牛栏。一天深夜,我写着写着伏在桌上睡着了。牛碰倒砖坯把头伸过来,舌头舔在我的脸上,稿纸也被舔得满地皆是……
不停地写作,不停地寄稿,盼来的却是堆积如山的退稿,我咬牙坚持。在冷嘲热讽的汪洋大海中,父亲忍无可忍,一巴掌将正在构思写作的我打翻在地,扬言要一把火烧掉我所有的书稿。绝望至极的我爬起来与父亲争抢,昏了过去……
我决心洗手不干了!冷水滩广播站郑艳君、黄新群两位老师得知消息后专程来我家,劝我不要放弃写作。她俩苦口婆心,居然将脾气暴躁、九头牛都拉不转的父亲说服了,父亲当着两位老师的面打开装着“没收”我书稿的棺材,将满满一棺材书稿还给了我。我和书稿终于起“死”回“生”!
两位老师向我传授了经验:初学写作,先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小消息、小新闻开始,逐步学习写新闻故事和通讯,等有了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生活积累,再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老师还送给我几份《湖南日报》及其内部刊物《写作指导》说:“《湖南日报》是写作爱好者的成长摇篮,多读、多思、多写,持之以恒,滴水穿石,希望在《湖南日报》上看到你的文章。”
《湖南日报》是权威党报,发表和刊登的都是名记者、名作家的精品力作,农民通讯员能登上这高不可攀的殿堂吗?
1990年2月,《湖南日报》“怎样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征文中,我写的《乐作一块夹心饼》被编辑选中发表。手捧样报,我不由得泪流满面,喜极而泣。这一年,当地报刊电台采用了我一百多篇稿件,我成为全区有名的“优秀通讯员”,年底新闻表彰大会上,区广电局领导还介绍了我的写作情况。
我在《湖南日报》发表了《年终总结须防假》《残疾农民,母亲最疼爱的孩子》等社会反响强烈的文章。在《湖南日报》编辑老师热心扶持下,我不断成长进步,先后在《半月谈》《中国纪检监察报》《杂文报》《故事会》《家庭》等上百家报刊发表习作1000多篇,30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创作奖,成为知名的“农民作家”,自强不息的“青年标兵”,还成为《演讲与口才》创刊以来全国唯一的残疾农民获奖作者。
2006年8月24日,《湖南日报》在中国新闻名专栏“老百姓的故事”中推出关于我的报道《光彩之梦》,我实现了从向党报投稿到被党报报道的华丽转变,丑小鸭变成了金孔雀。报道刊出不久,我先后收到200多封读者来信,他们关心我,鼓励我,使我深深感受了党报的温暖和力量。
30年,当年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从“文盲”农民成了作家,《湖南日报》伴随我及我们全家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湖南日报》七十大庆,请接受一位农民作者深深的感谢与祝福。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