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师范白楼:百年哥特式建筑,丁玲曾在此就读

王铭俊   新湖南客户端   2019-09-26 17:21:12

秋日,桃源师范老校园内环境优美,花团锦簇,绿树成荫。

在校园的东北角,有一座俄罗斯建筑风格的两层教学楼——白楼。它始建于1912年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百年来,白楼注视着,桃源师范如沅澧大地智慧的源泉,始而涓涓细流,继而汩汩成河。

△1923 年丁玲与母亲在湖南常德

丁玲:“ 要吃大苦,才能懂得人生的真正意义!”

1912年,湖南省府创办女子师范,校址定于常德或沅陵,湘西各府争执不下。恰逢民主革命家宋教仁回乡省亲,宋公折中众议定址桃源,始称湖南省公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后改为桃源师范学校。

70年后,1982年10月23日,阵雨过后,竹木显得更加翠绿。清晨,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在省、市文化部门领导及作家诗人的陪伴下,跨进了桃源师范学校。尽管已进入深秋时节,但整个校园郁郁葱葱,发出缕缕浓厚的香味。

△1982 年丁玲回到母校

老太太注视着宽敞整洁的校园。她是丁玲,这是她的母校。学校大礼堂门额上“礼义廉耻”四个大字犹存,这曾是学校的“校训”。

丁玲联想起60年前,她14岁那年,是在母亲陪伴下来到这个学校读书的,她在这个学校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还接受了先进思想教育,最值得想念的是她在这里参加过轰轰烈烈的1919年“五四”运动。

她们组织成立了同学会,在台上发表演讲,举行文艺演出。她还带头剪掉自己的长发,与同学们一起冲出校门,走上大街宣传爱国主义,号召人民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之后,她从桃师母校出来,走到北京、上海继续读书学习,她在上海参加了共产党,成长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左翼的文艺战士,当了作家,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丁玲一边想一边走出了大礼堂,来到了校院。忽然师生们发现了她,围了上来,人越来越多,鼓掌欢迎她讲话。她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给师生们讲了三句话:“老师们,同学们,人生要学会吃苦,要吃大苦,才能懂得人生的真正意义!”

仿欧洲哥特式建筑 古朴又典雅

1912年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宋教仁倡议,在桃源县城边街创建湖南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白楼坐北朝南,平面呈曲尺形,长54米,宽40米,砖木结构,为仿欧洲哥特式建筑。

它的平面图成“┓”形。

白楼共有14间教室,室内室外都是白色,楼上楼下各有19座半圆弧形拱门,支撑着上下走廊,显得十分古朴典雅。

白楼不仅建筑风格别具一格,且具有较高的革命传统教育意义。

参考资料:湖南日报、常德日报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王铭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