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4 17:24:5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3日讯(通讯员 许诺 付俊华) 在如今这个追求极简和随性的时代,许多承载着千百年历史与情感的手艺,都在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但依然有许多匠人坚守着手艺的传承,让她们在漫长时光里永远为我们留存一份质朴亲切的温暖。
近日,记者来到会同县肖氏竹编工作室,肖氏竹编作为湖南省首批非遗项目,如今已经传承八代,有200多年历史。
76岁的肖体贵是肖氏竹编第七代传承人,他的祖辈以竹编为生,父辈精通编织之法,肖体贵从十几岁开始就以竹编为生,并且在60年的技艺钻研中,不断将父辈的技艺推陈出新、发扬光大。“最开始接触‘竹编’还是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那时候还是在制作支农用具,到了70年代末的时候才慢慢地开始编制传统的图案和字画。”肖体贵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编着他的“竹编字画”。
60年竹匠生涯,肖体贵从不把竹编当做枯燥的工作,而是发自心底地热爱。“竹编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制作一幅小的字画都要一个星期。”肖体贵说道。
对于靠山吃山的手艺人来说,竹子在他们手中,经过剖篾编制,就能变成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早些年,会同家家户户总能找出那么几件竹编制品,竹席、竹篮、竹篓等等,但到如今,传统竹匠、篾匠越来越少,竹制品也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而会同肖氏竹编的传承人们,依然在用家传的竹篾编织技艺,坚守着那千百年来活在指尖上的人间烟火气。
“手艺是需要传承的,也是需要发扬的。就像是竹子一样,一代接着一代的生长。”肖体贵告诉记者,“现在我年纪也大了,我也只想尽可能地把我的手艺传承下去,让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肖体贵对于“竹艺”的这种热爱焕发着无穷的生命力,让他时刻以年轻的姿态,宛如一棵生命力旺盛的树苗疯狂汲取着各种养分,茁壮成长,在竹编领域崭露头角,在继承祖辈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让会同肖氏竹编声名远播。
肖正清是肖氏竹编第八代传承人,他从父亲肖体贵的手里将竹编技艺继承了下来。“竹编的手艺传承到我这里已经有着200多年了,这是我们传承的责任,同时也非常感恩我们的父辈,他们的坚守才能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我们的传统竹艺。”第八代传承人肖正清激动地说道。
“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要保留原有的传统的技艺,同时也要融入社会的需求当中,把新颖、创新的现代设计理念加入进去。”肖正清拿着改良后的竹簸箕说道,“在原来,我们制作的时候只会考虑这个东西的实用性,现在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艺术设计,让平面和立体相融合,让物品更加凸显美观度,使用的效果也会更好,甚至可以完全代替塑料制品。”
肖正清也在思考,如何将竹制品编制成可大力推广的代塑产品。在2019年,肖正清作为代表参加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举办的“竹编技术培训班”。“竹子是一种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再加上我们会同本身楠竹资源丰富,发挥竹材优势,开发竹质代塑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肖正清说道,“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发布了《‘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2023-2030)》,我们作为竹编手艺的传承人,当然也要在‘以竹代塑’上做出一些努力。”
肖正清在父亲教导的传统技艺基础上进行着创新,立志将父辈的工匠精神和做人气格传承和发扬,并结合市场需求,将肖氏竹编做大做强。在肖体贵和肖正清父子俩眼里,竹编技艺需要长久发展下去,老一辈的技能,绝对不能丢。
“父辈他们留下来这些东西,国家还认可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所以我要告诉我的后辈们也要学,不要把这个传统的东西都丢了。我也相信通过我们这一代甚至我们下一代的接班人,通过更新理念、创新思维,一定会把竹编技艺传承的更好。”肖正清语气坚定地说。
责编:许诺
一审:王敏
二审:黄会军
三审:杨锐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