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2024-01-02 11:25:04
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
2023年以来,河北省努力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借助京津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推进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承接好京津科技和产业。
雄安新区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出台人才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让疏解单位和疏解人员愿意来、留得下、发展好。2023年以来承接引进央企二级、三级子公司34家,目前央企在雄安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
2023年12月21日,在秦皇岛中关村E谷创想空间的秦皇岛玥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批设备被打包、装箱,正准备发往深圳。这是一家8年前从北京落户到秦皇岛经开区的企业,不久前该公司北京研发中心研发的立体车库分布式控制系统在秦皇岛工厂投产。“我们把研发放在北京,那里有更好的智力资源;把生产推广放在秦皇岛,这里有更大的生产空间。”该公司总经理周永军说。
在秦皇岛中关村E谷创想空间,从北京迁移来的公司有10余家。“我们发挥区位、成本优势,探索‘北京研发+秦皇岛制造’合作模式,引进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等京津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全链条孵化体系,全力支持科技创新。”秦皇岛经开区科技局局长张伟忠说。
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场景有很多。河北唐山高新区围绕机器人等产业链条,瞄准京津产业疏解转移企业,开展强链补链固链延链工程,截至2023年10月底,实施与京津合作亿元以上项目12个,总投资39.1亿元。保定市莲池区加强与北京二三级子公司、天津企业等建立沟通联络、互动考察、促进了解、信息共享、协调推动的工作机制。河北平泉市引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张金霞团队,推广好品种、好技术,如今该市食用菌年产量达63.5万吨,优质菇率达85%以上,产业链产值达80亿元。
为破解京津科技成果“蛙跳”现象,河北还致力于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立法。“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打通信息共享渠道。”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杨金深表示,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等20条举措,将更加有力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走深走实。
目前,河北通过强化科技中介、科技金融服务,举办科技成果对接等活动,与京津共同组织实施基础研究合作专项,推动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开展氢能、钒钛等领域重大技术攻关。2023年前三季度,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64.7亿元,同比增长50.8%。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以来,黑龙江省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中,大力实施产业振兴计划,加快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四大经济”,加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全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12月6日,哈电集团参建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示范工程主氦风机设备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第四代核能系统安全特性的高温气冷堆核心设备。
“历经10年时间,我们成功研制出主氦风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为世界首台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顺利投产发电奠定了基础。”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汉成说。
主氦风机的成功研制是黑龙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当前,黑龙江瞄准科技创新前沿,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新能源风光荷储一体化绿色化发展,石墨、有色金属和生物基等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促进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智能农机产业跨越式发展,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近年来,黑龙江省创新发展迎来机遇期。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获批,“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投入运行,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扎实推进。
近日,牡丹江市在全市开展招商引资“冬季会战”,围绕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和冰雪经济、动漫、电竞等新兴产业,招引一批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项目。牡丹江市委书记代守仑表示,牡丹江正处于加快高质量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全力以赴抓招商,千方百计上项目,多措并举兴产业,切实用招商引资的实际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
黑龙江省积极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2023年1月份至10月份,全省千万元及以上项目利用内资达2719.8亿元,增长15.9%;实际利用外资为1.9亿美元,增长9.7%。黑龙江还优化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突出落地率、资金到位率、投资完成率和竣工投产率,扎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转化。
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表示,黑龙江将贯彻落实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在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振兴。
强化区域协同融通
2023年12月27日,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运营。“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后,串联起已通车的京港高铁、沪昆高铁、杭昌高铁杭黄段,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再添一条‘大动脉’。”昌九城际铁路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马水生说。
江西地处长江经济带“龙腰”位置,拥有九江长江岸线152公里,全省97.7%的国土面积属于长江流域,具有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区位优势。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以来,江西省强化区域协同融通,在筑牢长江中游生态安全、综合交通走廊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建、沿江区域一体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
江西不断强化战略通道支撑,以九江区域性航运中心为重点,着力构建“互联互通、多式联运、通江达海”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2023年以来,推动九江港与重庆港、武汉港、南京港等长江沿线航运枢纽串接,开行定期班轮航线,九江港货物辐射地区为江苏、浙江、上海、四川等21省份。全省2023年1月份至9月份完成港口吞吐量19159.8万吨,同比增长16.6%。
“2023年11月21日,九江港瑞昌港区、彭泽港区成功通过国家口岸验收组考核验收,九江口岸‘一港五区’已经实现了全开放、全贯通。我们将始终立足口岸开放良好条件,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九江市副市长容长贵说。
江西充分发挥“四面逢源”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主动加强与长江流域兄弟省市合作,拓展与长三角及周边城市群的互动发展。一方面,江西优化完善全省区域发展格局,强力推动强省会战略深入实施,进一步推动赣江新区与南昌、九江等地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推进与沿江省市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一体化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多领域协商合作,如协调推动江西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事项;组织召开推进长江中游三省常务副省长联席会、发改委主任调度会,联合印发《推进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12月初,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之后,江西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上海、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西提出,要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纽带,加强协同发展、联动发展,在深化产业发展、扩大开放、数字经济等领域交流合作中,密切科技、人文交流,推动医疗教育、旅游资源、公共服务等共建共享,携手推动区域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在刚刚闭幕的江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江西省委书记尹弘表示,要深入推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重点对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一体化发展蹄疾步稳
长三角互联互通再进一步。新胜路跨吴淞江大桥、外青松公路跨吴淞江大桥不久前正式通车。至此,沪苏浙之间已有9个省界“断头路”项目建成通车。上海市青浦区交通委员会市政建设科科长徐剑鸿介绍,相关项目采取联合审批、一方代建等方式推进工程进展。在打通省界“断头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商共建的体制机制,探索出跨省界项目建设的方法路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空间布局充分融合,在产业安排中互相支撑,在政策落实上注重实效。
在沪苏浙的水上交界处,全国首个地跨3个省级行政区的标志性建筑——方厅水院的施工有序进行。预计到2024年底前,这里将崛起一座四合院布局的方形院落,院子中心正是“长三角原点”所在。方厅水院被称为助力缝合边缘的“第一颗纽扣”,沪苏浙皖在院子的4个角各设一个主体展示空间,实现“一刻钟走完沪苏浙,一天逛完沪苏浙皖”。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加速推进。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超6600公里;在建高铁里程超过3100公里。公路方面,城际交通网与都市圈通勤交通网稳步搭建。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7万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不含改扩建)为3285公里。
交通更便捷,链接更密切,正在深刻改变长三角的产业生态。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趟商业航班飞行,这离不开长三角产业的协同联动。“这是一架充满长三角力量的飞机。”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志强说,部分复合材料结构件来自镇江企业,合肥企业为飞机雷达罩进行雷电防护试验,空气冲压涡轮发电机舱门则是“浙江造”。
这样的分工布局,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范围内已是常态。“目前示范区的产业新动能加速形成,支撑创新发展的要素平台加快集聚,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示范区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已经形成相对聚集、分工协作的发展态势:上海青浦区在设计、设备材料领域具有优势地位,苏州吴江区在设计、制造方面具有一定基础,浙江嘉善县在封装、测试和设备领域已经具备产业基础。
如今,在长三角区域,产业一体化态势日趋明朗,各类生产要素正在更大的范围内加速流动,新的产业形态呼之欲出。
责编:郑旋
一审:郑旋
二审:曹娴
三审:李伟锋
来源:经济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