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4-08-01 17:12:36
漫改电影《异人之下》的得与失
文|肖井冬
米二创作的漫画作品《一人之下》自2015年连载以来,在漫画圈里好评如潮,改编成动漫后更是圈粉无数,在网上被誉为国漫巅峰代表作之一。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一人之下》改编的真人版电视剧在2023年底播出,电影版《异人之下》也在7月26日上映,再次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作为漫改电影,乌尔善导演的《异人之下》口碑两极分化在所难免。我作为漫画、动漫、电视剧都追过的原著党,看完电影后想从三个方面谈谈《异人之下》的得与失。
被简单化的异人世界观
相较于现实主义作品,虚构奇幻作品的世界观构建是极其重要的,像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马丁创作的《冰与火之歌》,都是具有宏大的世界观来做支撑。米二创作的漫画《一人之下》之所以能够让粉丝长期追捧,其魅力就在于其错综复杂的异人世界观,作品里的道教文化、地域划分、组织派别等均取材于现实历史文化,能让读者对异人世界产生很强的文化认同感。电影《异人之下》因为时长的限制,且只是讲述漫画第一篇章的故事,很难一下子讲清异人世界存在的逻辑,所以只能进行简化。
被简化的异人世界观,好处是能够照顾没有看过原著漫画的观众,快速地让观众明白故事的基本设定是世界上存在“异人”能够通过使用“炁”获得“异能”,从而讲异人世界展现出来。如果电影真像漫画一样解释过多异人世界的知识,那观众肯定也很难在两个小时内消化所有内容,反而不利于商业传播,就像西方漫威宇宙一样,借助“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的简单逻辑,就可以改编众多的超级英雄电影,并得到广泛的认可。
简化后的世界观的坏处也很明显,会让观众难以明白异人和普通人同时存在的逻辑。譬如电影中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异人要隐藏实力生活在普通人之中”“为什么拥有异能的人不统治现实世界”“异人破坏后的城市谁来善后”……这些本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会让逻辑性强的观众产生阅读障碍,减弱了异人世界对读者的吸引力。在漫画的不同篇章则逐步完善异人世界的逻辑性,像“人口红线”的概念,提出“异人人口过多,与普通人产生的冲突就会增多,对社会的稳定就越不利”的观点,通过博弈论来讲述异人和普通人同时存在又相互独立的原因,使故事的逻辑更加符合现实。
追求形似的角色塑造
早在电影上映前,《异人之下》的人物形象就已经被网友拿出来作各种对比,有人吐槽主角气质不符原著,没有原著的神韵,有人夸赞导演是“3D打印机”,人物造型和漫画里面一模一样。可见漫改电影中,要想得到原著粉丝的认可,在演员选择和人物造型上是非常重要的,《异人之下》这两个方面都花了不少心思,许多角色都做到了“形似”。
追求“形似”是漫改真人电影的重要命题,造型上与漫画保持一致是能够增强原著党的观看欲望的。电影《异人之下》里面的主要角色整体是不错的,拿主角张楚岚来说,漫画里这个角色是个搞笑、精明、有心机的复杂人物,真人演绎的话很容易用力过猛,给人一种即不漫画又不真实的感觉,但是胡先煦扮演的张楚岚搞笑精明兼具,在二次元和现实世界中找到了转换的平衡点,还原度很高。另外有张锡林、窦梅、高宁等角色在样貌和服饰上都做到了与原著保持高度一致,就像是漫画里走出来的一样,满足了原著党对“形似”的要求。
过于追求“形似”则会让角色“神似”被弱化,带来了很多不好的观感。真人漫改电影中演员长相和造型与原著一致固然很重要,但还是可以根据演员情况来适当改造一下,毕竟二次元世界里很多角色造型独特、头发五彩斑斓,照搬到现实中来不一定适合了,电影里白头发的张灵玉、灰头发的风莎燕,在造型上是像了,但是却和现实演员风格不搭,遭到原著党的攻讦。另外就是电影里许多角色都被弱化了,使得人物形象不够饱满立体,像徐三、徐四、风莎燕、吕良等在漫画里都是性格各异又富含魅力的配角,但在电影里却没有很好的塑造出来。徐三、徐四两兄弟作为异人界官方管理组织“哪都通”的中层干部,在漫画里一直是“老江湖”的人物形象,可是电影里面这两个角色却是可有可无,在后面还轻易地被夏禾这个反派打倒,能力和性格都被弱化了,没有了原有的角色魅力。
好的漫改电影一般来说应该达到两个要求,一是要忠实于原著,安抚好原著粉丝;二是要合理的改编,扩大电影粉丝群体。电影《异人之下》可以说是前半段向第一个要求努力,后半段向第二个要求努力,但取得的效果却是好坏参半。
先说说忠实于原著的部分。电影对漫画许多不重要的剧情都进行了删减,像张楚岚和柳妍妍约会、冯宝宝大闹天下会等戏份都大篇幅缩减了,只把主要的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这样加快了剧情的推进速度,也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还有在打斗的场景上,电影在融入了更多的功夫元素,让异能更加可视化,可以较好的照顾到路人粉。但也因为情节的快速推进,很多体现人物情感的戏份都没了,导致观众很难在情感上与角色产生共鸣。在回忆冯宝宝和徐翔过去的故事情节里,电影把日常的温馨小事省略后,就很难让人体会到徐翔对冯宝宝的复杂情感变化,达不到感染共情的效果。
再说说改编的部分。电影需要高潮部分,商业奇幻电影更是需要一个打boss的环节。为了把剧情推向高潮,电影《异人之下》在后半部分进行了较大改编,增加了全性四张狂的戏份,并把沈冲设定为最终反派,最后男主张楚岚通过爷爷传授的老农功成功将反派打到。而在漫画剧情中,四张狂作为反派没有集体在第一篇章出现过,沈冲在更是没有单独的剧情线,张楚岚的老农功使用方式也和电影里的完全两码事。这种脱离原著设定的改编,好的一面是让电影有了高潮,使电影具有独立性,坏的一面则是惹怒了众多原著党,引得骂声一片。
《异人之下》作为为数不多的国漫改编真人电影,在构建世界观、塑造人物形象、改编剧情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尽管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就推动漫改影视市场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值得被肯定。相信在未来的电影市场里,将会有更多优秀的漫画作品被搬进银幕,创作出更多好的漫改作品。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