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孔斌 李永红 曹健峰 永兴县融媒体中心 2024-12-10 15:57:40
冬日暖阳,普照大地。与文友相邀,再次造访大布江。
曾经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爽快地回答:我出生在大布江公社板桥大队。虽然我成长在千冲乡,现在的祖籍地在鲤鱼塘镇,但我从小就与大布江有着割不掉、驱不散的情缘。
图/李永红
大布江乡位于永兴县境东南部,与资兴交界。全境以山地为主,处永乐江上游,该河流自南向北穿境而过。大布江的名字来源于“大步江”,这个名称是因为河道较小,人们可以一大步就能跨过,因此得名“大步江”。后来,形成了“大布江”这个名称。
图/李永红
大布江有“三座仙山”。
金宝仙原名紫云峰庵,坐落在沅洲村。山上古庵可能建于明洪武年间。永兴旧县志记载为真宝仙,参阅永兴县志历史古迹记载有二:一为金宝仙僧人舍利塔,位于虎居坑黄沙垅,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42年),青石结构,四方五层,石檐翘角。二称王君庙,宏(洪)猷教主沿金宝仙北脊北端到七甲交界处,靠山顶处有王真君庙,山上有丹灶,飞升故址。
金宝仙古庵山清水秀,苍松翠柏,茂林修竹,离庵东南山坡有一清泉,四季水源丰足,清澈透底,周围群山环绕其间。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金宝仙一度遭受毁灭性破坏,至1989年,金宝仙才再次修缮初具规模,现水泥公路可达山顶。
在金宝仙可观云海日出,伴随着朝阳的升起,沉寂了一夜的雾气蒸腾而上,宛如棉花糖一般的云海笼罩在大地之上。云雾一会似大海,翻滚奔腾,一会像轻纱,盘旋缭绕在山峰之间。垂直高耸的山峰、翻滚奔腾的云海、绚丽缤纷的朝霞,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梦幻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虎踞坑村的羊角仙和东坑村的五雷仙。
图/曹健峰
大布江有“三个宝贝”。
大布江拼布绣是在传统女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各色碎布拼贴缝合为主要工艺、具有浓郁的湘南民间特色的刺绣 种类。其声名远播海内外,其产品均为当地民间传统生活日用品。
大布江拼布绣工艺精湛,作品要经过打袼褙、画稿、剪纸、裁剪袼褙、选配面料、贴花制作、拼形叠合、绣制、叠缝底布、绲边、缀缝系带、修整等多道工序制成。缝绣针法有平针、长针、藏针、 锁绣、跳三针、回针、盘针、卷针、套扣等数十种,形成了图中有图,花中有花的精美艺术品。
2009 年,大布江拼布绣列入第二批郴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2 年列入第三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布江腊肉,色香味俱全,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追求口感,兼顾营养健康,成为舌尖上的美味。大布江腊肉采用家养土猪肉用食盐研制,然后挂灶台上空采用柴火熏制数月,直到腊肉流油,发出香味为止。由此还派生出了腊鹅、腊鸭、腊鸡、腊鱼,这些都是人们喜爱的腊制品。
大布江蕨根粉是从高山上野生蕨菜的根状茎里提炼出来的淀粉。先将蕨菜根从山上挖掘出来,通过洗涤、捣碎、过滤、晒干而成,保留了蕨菜根里大部分营养,对人体有较大的保健作用。蕨根粉可以清热凉血,能够改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现象,还可以理气化痰,对于气滞、腹胀、咳嗽、痰多等现象有调节作用。蕨根粉源自于大自然的馈赠,是一道独特的美食,更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土特产。
图/李永红
大布江有“三棵老树”。
大布江的较头、江头、东坑等村庄至今保存着银杏树、红豆杉和楠树,当地人引以为豪,外地人追捧神秘。
银杏和红豆杉都是树木中的活化石。银杏属于银杏科落叶乔木,秋冬时节金黄色的叶片好看极了。花序呈聚伞状,花瓣的形状为长椭圆形,花期在4月份,果实的形状为椭圆形,成熟期在10月,当地人将银杏果叫“白果”,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红豆杉又称紫杉、水杉,也称赤柏松和水松,常生于海拔1000至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为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树种。红豆杉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楠木是我国传统珍贵树种,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香楠、水楠和金丝楠。
图/李永红
大布江有“三碗米饭”。
硒米和普通米在营养成分、种植环境、口感及市场价值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区别。硒米以其独特的硒元素含量和优良的品质,成为健康饮食的新选择;而普通米则以其亲民的价格和稳定的品质,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小米在我国有8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被称为“五谷之首”,是一种具有养生功效粮食。它具有“心脏的守护神”,“天然胰岛素”之称。因此,它也成为我们身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红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红米含有较高的铁质和抗氧化剂,有助于补血和预防氧化应激。此外,红米和小米都具有低血糖指数,很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图/李永红
大布江有“三支队伍”。
大布江有管弦乐队、广场舞队和文艺演出队20余支,参与人数达500多人。各村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全乡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真正使乡村民间文化“活起来”、村民的精神文化素质“高起来”,村民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许多外出务工返乡的人们切实感受到家乡的精气神,凝聚支持家乡发展的正能量,合力打造乡村振兴的美好生活。
漫步大布江,实在是不虚此行。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杨熙明
三审:唐志军
来源:永兴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