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15 11:06:13
姚力之
共建“一带一路”是全球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知识丝绸之路”的桥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一带一路”倡议下,湖南正以其独特的教育资源和开放姿态,搭建起一条通往世界的“知识丝绸之路”。
深化沿线教育合作,搭建资源合作共享之路。教育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人才建设、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湖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高校合作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全面强化教育互动。推动高校师生互换互访,鼓励教育资源互动互通,深化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等交流探讨。全面强化教育联合。不断加强专业化、前沿化人才培育体制机制研讨,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合作方式,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全面强化科研合作。深化科研方向挖掘、科研项目交流与科研资源互助,持续加强优势资源共享力度与科教合作深度。全面强化教育帮扶。逐步完善沿线教育双向帮扶机制,既鼓励省内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也加强国外优势教育资源“引进来”,促进沿线国家教育条件持续改善,教育质量持续提高,打造湖南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沿线国家现代化教育蓬勃发展的双赢局面。
深化沿线文化交流,铺就文明交融互通之路。文化是教育的灵魂,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文交流的核心内容。湖南以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交流中发挥着桥梁作用。优化文化展示平台。加大文化直播等数字媒体展示力度,深化文化展示与VR等数字技术的高强度联合,促进湖南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展现方式多元化发展。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优化“汉语桥”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会的举办,全面引入书法展示、茶艺表演、民乐演奏、民俗体验等活动,促进沿线高校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创新文化体验方式。积极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来华研学交流,不断完善文旅体验内容和服务质量,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体验等方式,增进各国青少年之间的情感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
深化沿线职教联合,打造经济协同发展之路。职业教育以其鲜明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湖南作为职业教育大省,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际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有效提升了当地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帮助沿线国家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也为湖南职业教育走向世界开辟了新路径。一是深度开展“校-校”合作,加强职业技术人才“语言+技能”的双向教育,促进国外技术人才和国际服务人才双提升。比如,2018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与泰国甘乍纳披色玛哈那空技术学院等共同成立中泰国际学院。2020年起,中泰国际学院通过融合中文、中国文化、机械基础知识开展线上境外培训班学习,为泰国师生提供新能源汽车概论、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维护与保养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有效提升了该校职业教育国际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湘企“走出去”;2023年3月,泰国芭提雅市旅游职业教育学校与张家界市旅游职业教育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双方就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达成合作意向。这种“以教促旅、以旅兴文”的模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提供了新思路。二是全面深化“校-企”合作,纵向拉伸职教人才专业技能深度,提高湖南职教国际影响力。比如,2023年9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一带一路”“铁路工坊”,开展高铁技术人才培养项目,使中国高铁技术国际口碑更加响亮。“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根本指南。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湖南将继续发挥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独特优势,不断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广州华商学院)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