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肖玲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17 18:43:2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肖玲敏
长沙市天心区裕南街街道火把山社区位于南湖路与书院路交界处东南角,有着特殊的地形,院落式的住宅小区都在山坡上,大小院落式住宅区约有36个,房屋大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企业改制之后宿舍区无人管理,基础设施老旧,是一个由多家改制企业留下的老旧宿舍区为主的全开放式社区。
2024年,火把山社区党委瞄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构建“1+5+N”小巷议事网格模式,引导居民群众自主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等事项,让城市建设更有质感,群众生活更有温度。
“1+5+N”模式领航,旧改工程“加速跑”
“金姨,今天我加班,帮我收下衣服!”粮运宿舍6栋的小李在小区微信群里喊着金姨帮个忙,金姨欣然答应。
“我们8栋漏水最严重,这次一定要改。”“楼道灯我不要豪华的,简单实用,好更换的就最好!”邮电宿舍居民区里,居民群众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得热火朝天。
火把山社区每个院落居民多为同一单位职工,邻里关系和谐,社区民风朴实,有一股非常浓厚温馨的人情味,开展“小巷议事会”具备天然的基础和优势。社区党委以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为轴心,向下辐射5个网格议事会,在居民楼栋院落设立N个“小巷议事”点,形成以一个党群服务中心、5个网格引导N个“小巷议事会”的“1+5+N”小巷议事网格模式,将服务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设,解决群众重难点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火把山社区通过“小巷议事会”的形式召开院落议事、楼栋议事会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上门走访等形式,收集居民意见建议47条,并根据居民意见建议,投入改造经费1240万元,对4个小区建筑面积约6.65万平方米,20栋居民楼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惠及769户居民,解决了居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路面破损,下水管网塌陷堵塞等困扰居民多年的“顽瘴痼疾”。
同时,方案设计阶段,按照居民意见拆除历史违建,因地制宜建成休闲文化场地;施工阶段,“小巷议事会”成员担任居民监理,让居民群众表得了态,当得了家,做得了主。
“亭台”纳言汇民智,小区改造“方向明”
“黄姨~今天下午在清风亭开展我们支部活动,你早点来啦!”“没问题,我一定早点到。”火把山社区院落内设立了“清风亭”、“解忧亭”、“睦邻亭”等N个“小巷议事”点,根据老旧小区改造、惠民工程等民生工作要求,不定期地在各小巷议事点开展议事活动。
目前,“清风亭”组织党员开展党课学习11次,激励党员不忘入党初心、践行入党誓词、牢记党员使命、履行党员义务;“解忧亭”秉持“一谈、一议、 一解” 的核心宗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0余条,采纳百余条,实施水表改造工程、天然气改造工程、社区提质提档改造工程等民生工程项目,处理解决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居民自治与多元共治。“睦邻亭”组织群众文娱活动2场、“左邻e站”志愿队开展帮扶活动6次,提高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花园共建聚合力,业委担当“迈大步”
粮食学校宿舍里的嗲嗲娭毑们非常喜欢种花、种菜,且原有名贵绿化不少,花团锦簇的八角樱花树,十几年前从北京带回来移栽在这里的黄花明决,同这院落年纪一样大的桂花树,挂满整面墙的葡萄藤鳞次栉比。
然而,由于花盆、菜盆杂乱无章的摆放,烂菜叶、死株也无人清理,导致粮食宿舍散发出臭味,让人望而却步。
为了更充分发挥这个院落的特色,既将这些绿植花卉保留下来,也让整个院落焕然一新,社区研究设计了几个方案同居民一起商讨,同时借助社工组织的力量,现场告诉嗲嗲娭毑们怎么摆弄这些花草,怎么使用绿色环保的花肥,真正地让居民群众一起参与到这次改造中来,采纳他们合理的建议,让他们有参与感,成就感。
夏日的傍晚、冬日的暖阳里,这里成了院落老少最喜欢的休息玩乐的地方。社区还特意为一楼的万嗲嗲和老伴砌了一个花坛,为这对酷爱花草的老两口开辟了一个小花园,真正是活在了“花园里”。
“社区搞改造我支持,但是要拆我的单车棚,那我肯定不同意。”火把山社区南湖公寓小区院内共有四栋房屋,小区业态较为混杂,车辆乱停乱放、路面破损情况突出。为了更好地发挥好小区每一寸空间的作用,火把山社区切实处理好“拆、改、留”三者关系,拆违先行,首先将南湖公寓4处共142.5㎡违章进行拆除。
怎么拆?怎么让有违章的住户同意拆除成了困扰社区的大问题。
“书记~你莫急,谁家里有违章我们心里都清楚,你上次找我们,我们就摸好底了。”南湖公寓的业委会的成员对南湖公寓的情况比较熟悉,通过业委会成员的一家一家走访摸底以及和社区一起上门做工作,居民了解到南湖公寓3栋南面违章拆除后,不但释放了公共面积,还安装了电动车充电棚,有效解决居民充电难的问题。
同时,社区在充分征集南湖公寓居民群众的意见后,将与雅礼书院中学相邻的护坡进行拆除,改造为电动车充电棚、垃圾厢房,既拓宽了原有道路,也解决了楼栋电动车充电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有效改善了居民垃圾乱丢情况。
最后,在业委会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将院内所有道路铺上沥青,拆除2-3栋间的原开发商售卖的18个铁棚子,规范好停车位,让整个小区停车规范有序。社区还将经常堵塞的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大换血”式改造,地下管网由于年代久远,某些地方出现了下沉,某些部位几乎堵死,居民因此多次拨打12345,这次借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终于将小区内的地下管网全面挖开,进行更换和维修,解决了居民最迫切的问题。
下岗家属添砖瓦,党员栋长“先锋行”
沙湖街外贸宿舍是20世纪80年代湖南省山正包装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旧宿舍,居住在这里的多为企业改制后的下岗职工及家属,经济条件不宽裕,小小的院落只有一栋房屋。院内地面破损、下水管网不畅、假山造景花坛废弃在此。小区里大部分居民认为应该废除假山造景花坛,因为没有活水来源,脏乱差占地方不说,夏天还滋生蚊虫,有时候还散发臭味。
了解到情况后,社区组织外贸宿舍下岗职工及家属召开“小巷议事会”,对于职工们提出的问题,给他们“搭台子”,让他们都出来“议一议”“聊一聊”,让多数声音影响到少部分的声音,最终奏出和谐的“篇章”。
如今这里一处成为了休闲健身场所,供居民打羽毛球、健身,另一处整理成一个停车坪,划好整齐划一的停车位,让居民有地方停车,做到停车规范,最大的发挥院落坪的作用。整个院落在定位上完全结合院落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布局,最大优化院落功能。
富康小区是20世纪70年代用于征收安置的廉租房,由于原开发商早已不在,路面破损非常严重,特别是下水管网经常堵塞,地下管网由于年代久远,某些地方出现了下沉,某些部位几乎堵死。区市政、社区多次到此处进行疏通维修,但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富康小区的党员成嗲嗲找到社区反映这些问题,但是因社区没有专项经费,该小区都是几十年前安置到此处的纯居民,经济条件差,也无法筹集到如此多的资金进行改造。这次正好利用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把富康小区的党员、栋长和热心的居民群众召集起来开个“小巷议事会”,让大家来决定富康小区改造哪些项目?怎么改?后期也请设计单位和大家一起议一议怎样改更科学合理。
提质改造项目开展后,小区内的地下管网全面挖开进行更换和维修,院落进口处的一座山,也在居民的强烈要求下,挖了大半座,剩余部分作为护坡起保护作用,扩大了道路面积。同时,破旧的单车棚和门卫室得到了重建翻新,破损石椅板凳更换为新的休闲设施,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也重新修成水泥路并铺上沥青。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不仅改变了小区的样貌,也改变了社区管理模式。火把山社区在小区改造过程中积极推行网管管家志愿者制度,小区管理由“管片”细化到“管点”,让“有事好商量”之小巷议事品牌在社区落地生根,蓬勃发展,努力打造宜居、特色、幸福的院落式小区家园,充分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黄婷婷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