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区长岭街道: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培根铸魂建设宜居长岭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1-09 13:44:3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杨逸 “社区移交之后,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了!”

“现在逢年过节基本不燃放烟花爆竹了,没有噪音和空气污染,不仅环境更好了,也更加安全了。”

“社区的文化活动场所建得又好又全,每天早晨傍晚我都要去锻炼锻炼。”

……

近年来,云溪区长岭街道始终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一环、关键一步,以强有力的硬措施,进一步发挥好厂地优势,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让村风村貌文明底色逐渐显现,人人讲文明、处处见文明的宜居宜业、乐居乐业新街道正昂首走来。

围绕基础提质增效,筑好乡风文明“地基”。

“我们依托临港伴厂的有利条件,积极衔接各类文化活动载体,将长炼影剧院、老年活动中心打造为“群众创、群众演、群众乐”的群众文化活动展示大舞台。”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同时还根据各村(社区)村(居民)的实际需求情况,专门建设了村(社区)惠民文化活动场所,让大家在家门口就可以开展并参与各类文艺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长岭街道紧紧围绕自身内在条件,统筹谋划、科学布局,把提升文化活动场地保有量作为前提,建场地、配设施,各村(社区)均配备了文化活动室及文化广场,确保辖区内所有村(社区)全覆盖。同时还在各还建小区配套活动室、篮球场。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的农家书屋,并积极对接岳阳市图书馆,定期更新书籍、完善品类,现已藏书2万余册。目前,该街道现有文化活动广场20个、活动室8个、简易戏台4个,室外活动场所5000余平。

该街道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摸清各村(社区)文化活动人才队伍底数,充分了解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及类型,同时鼓励村(居)民自发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探索出一条街道支持、能人组织、群众参与的建队新模式。现阶段共有文化活动队伍18支,其中广场舞队13支,群众乐队2支,合唱队3支,并呈持续增长态势。

自“三供一业”移交后,长岭街道各村(社区)盘活原有资产资源并对移交资产进行改造升级,使之更加符合新时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用好用实升级改造策略,对南山社区红军楼进行提质改造,高标准建设长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科学合理用好暖心驿站、职工之家等场所,并根据移交社区里老年居民、退休职工较多的现实情况,将长炼老年活动中心进行了适老化升级,全面丰富移交社区的文化活动载体。

围绕组织强化合力,备好乡风文明“物料”。

每次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更深刻地了解到文化活动及志愿服务的意义,而且还通过活动促进了干群互动交流,建起了联系沟通的桥梁。”志愿者杨准有感而发。

近年来,该街道致力于打造全员共同参与的乡风建设模式,即党建统领、志愿服务队落实、社会团体配合、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各群体的特点优势,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乡风文明向纵深发展。

该街道依托“党建+工作链”行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坚持做新风文明的带头人、移风易俗的践行者。推选出562名村(居)民代表,担任陈规陋习督导员、先进文化宣讲员;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之中,以群众参与一起干的方式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自觉参与到树文明新风活动中来。“每到清明祭祀时期,由街道统一采购鲜花,提倡文明祭祀,群众纷纷响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街道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该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结合日常工作重点,让新时代志愿服务队深入一线,传播典型工作做法和先进思想文化;并在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特色主题文化活动。

今年来,该街道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0余场,活动涵盖政策宣传、就业指导、传统文化和节日、文明卫生等方面。通过各类活动不断传导社会新风尚。

该街道还着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化队伍,活跃社会团体协同参与文化活动的浓厚氛围。在街道的引导下,长炼战鼓队凭借成熟的团队技艺积极做好“传帮带”,指导刚成立的锣鼓、战鼓队伍提升表演技巧;邀请专业传媒公司,对街道及各村(社区)的文化活动组织、策划和开展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提供专业设备支持,不断提升街道各类文化活动的品质。

围绕乡情打造品牌,构建乡风文明“大厦”。

“社区移交后,我们致力于厂地深度融合,通过打造文化长廊、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挖掘文化带头人等方式,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将打造大家满意的乐居乐业新街道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该街道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打造“融合厂地”品牌。长岭街道在社会职能移交之后,积极推动厂地融合发展,结合节庆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形成了“三八”妇女节、端午节、中秋节、广场舞大赛等常态化主题活动。该街道今年7月举办的第二届广场舞大赛共有来自九个村(社区)的12支队伍同台竞技、互相交流,吸引了近500名群众到场观看。

打造“清廉培风”品牌。长岭街道积极学习践行新时代新思想,深挖思想内核,紧抓文化地标,通过完善《培风塔观光带编制规划》,打造培风塔廉政教育基地,将培风文化与清廉紧紧结合,让清廉之风从培风塔吹往街道每一处角落,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清廉品牌。

打造“文创民生”品牌。该街道大力引导文艺、文体活动创作与日常工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鲜活局面。今年来,在各村(社区)策划举办“文明乡风行”系列活动共计八场次,通过小品、舞蹈、歌曲等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编排表演,以活动“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集中宣传网络诈骗、医保、爱卫、防溺水等工作,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居民频频参与反响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宣传覆盖面,营造了乡风文明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吴天琦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