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不能见咳止咳 先了解这五大原则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14 11:44:20

本报记者 陈艳阳 通讯员 王鑫

进入冬季以来,不少医院门诊、急诊接诊的咳嗽、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明显增加。中医认为,“肺为清虚之府,一物不容,毫毛必咳”,咳嗽有时是人体驱邪外出的一种防御性表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谭超提醒:治疗咳嗽不能简单地见咳止咳,必须根据不同病因,辨清证型,遵循以下原则选药。

首辨外感内伤

在中医临床上,咳嗽的治疗应先辨证,首辨外感内伤。

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3周以内),常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等肺卫表证。急性咳嗽、呼吸道感染疾病相关的咳嗽就多属外感咳嗽,治疗上当以祛邪利肺为原则,不能见咳止咳。不宜服用诃子、五味子等中药,或沙参麦冬汤、养阴清肺丸等敛肺收涩的药物,以免留邪致咳嗽迁延不愈。

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2年以上),多伴有脏腑见证。比如痰湿咳嗽痰多、稠厚,常伴有形体偏胖、疲乏、食少、便溏等脾气虚的症状;肝火犯肺则干咳、絮条状痰,常伴有烦热、口干苦、胸胁胀痛等肝郁化火的症状;肺阴亏虚者干咳、少痰,常伴有颧红、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阴虚的症状。对于这些情况,要在缓解期辨证,针对脏腑进行调治。

外感咳辨寒热燥

外感咳嗽,多是受了风寒、风热、风燥等外邪侵袭,这时,辨明是风寒还是风热咳嗽,是否夹燥至关重要。

风寒咳嗽一般会喉咙发痒,痰稀色白,或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这时应当选择疏风散寒的药物,如小青龙颗粒、通宣理肺丸等,痰多者还可选用蛇胆陈皮口服液。而风热咳嗽一般比较剧烈,咽喉肿痛,痰黏发黄,甚则声音嘶哑,或伴有流黄涕、口渴、头痛等症状。这时应当选择疏风清热的药物,如桑菊感冒片、清肺丸、清肺抑火化痰丸、牛黄蛇胆川贝液等。此外,六气之中又以燥邪最易伤肺。人体感受燥邪之后根据体质和发病季节不同,发为温燥(风热燥)或凉燥(风寒燥),在风寒、风热咳嗽的基础上还有咽干咽痒、干咳作呛,甚至痰中带血等特点。对于凉燥咳嗽推荐用杏苏散,温燥咳嗽推荐用桑杏汤治疗;还可以喝点蜂蜜水,或者秋梨膏、蜜炼川贝枇杷膏润肺化痰止咳。

辨咳与痰

听咳声

从咳的声音可以判断出证型的不同。

总的来讲,一是咳声有力无力分虚实,声低气怯的属虚,洪亮有力的属实。二是咳的性质,如果咳声重浊,其音不扬,一般是风寒咳嗽或痰湿咳嗽;如果咳声音调高,气息粗,频频发作,则可能是风热咳嗽。三是咳的时间节律:白天咳嗽频剧多为外感咳;夜间咳剧多虚寒,还要和哮喘相鉴别;晨起咳嗽频剧多痰湿或痰热;而午后、黄昏咳多与肺燥、阴虚有关。

察痰液

审察痰的特点——重点是色、质、量、味。

一般来说,痰质稀薄者多属寒;痰质黄稠者多属热。咳嗽者若少痰或无痰,多属燥热、阴虚;痰多者常属痰湿、痰热或虚寒。痰中有腥味为痰热,可选择羚羊清肺丸、牛黄蛇胆川贝液等,或在饮食中适当加入鱼腥草;痰味甜多属脾虚,痰味咸多属肾虚,需请中医师辨证施治。

对于有痰、痰多的咳嗽,尤其不能见咳止咳。比如有些孩子感冒发热治疗后咳嗽总是不好,吃饭胃口也不好,总要把痰咳出来才舒服。对于这类咳嗽,重点是要把痰治好,健脾理气化痰止咳的二陈汤、六君子汤常有不错的疗效。

明诱因

关注一下咳嗽加重的原因也很重要。如阴雨天或饮食后加重的多痰湿、痰热;受情绪影响加重的多与肝火、气火有关;遇劳累、受凉加重的多虚寒。对于上述情况,调重于治,适当运动,清淡饮食,健脾化痰;调畅情志,不过喜过悲;劳逸结合,防风冷会显得更为重要。

责编:陈艳阳

一审:袁小玉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