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大家 2016-07-07 11:17:50
小暑,气候开始炎热。古人认为此时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2016年小暑时间:公历为2016年7月7日,农历为2016年六月初四。
资料图
我国古代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zhì)。”
意思是说:小暑到来的时候,空气中吹的风都带着热浪;田野里的蟋蟀逐渐进入庭院,入夜能够听到它们的鸣叫;此时,幼鹰由老鹰带领,从鹰巢中飞出,开始学习博杀猎食的技巧。
尝新食新
小暑时节,各地时兴“尝新”。早先北方的小麦、南方的稻子,小暑时节都已收割完毕。伴随新粮食的收获,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祭祀仪式,包括祭天、祭地等,甚至还会祭祀“土地公公”。古人将后稷(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奉为“谷神”,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饭祭祀谷神,然后尝新米、喝新酒,谓之“六六福”。尤其是北方人,还会将最新鲜的面粉蒸成馒头吃食和献给祖先,而且还习惯在这天用新米做粥喝。
吃新米
自宋朝末年时起,在南方就出现了在每年小暑过后早稻成熟开镰食新的习俗。人们在自己吃第一口新米饭之前,把新米做成干饭,酿成新酒,备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丝瓜、茄子,有种忆苦思甜的味道。
吃新酒
具体仪式据文献记载是这样的:物品摆放在五谷大神位上敬奉时,在烧香点烛后要念:“请五谷大神食新!多谢五谷大神恩泽,五谷丰登,保佑一家顺劲,身体强健,紧做紧有来。”待香火成灰后,便烧上衣纸。然后把干饭酒肉菜摆放在自己的饭桌上,念“请先祖(上辈)们尝尝新”,用双手拜上三拜。待中午时分,请来帮工收割过稻谷的乡人一同食新,并交流生产经验,共谋发展生产的计划。用自己双手种出来的稻谷做出来的干饭,吃起来当然香喷喷,也更富有亲切感。
晒衣曝书
小暑之后,很快就是六月六“晒衣节”。传说六月六日为龙王晒鳞之日,人们选择在这一天晒衣服、晒书画,据说此日晾晒之后,可以避免被虫蛀,所以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也有些地方会选在七夕这天。
晒衣
晒衣之俗延至魏晋,成为豪门富室炫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瞧不起这种作风,当他的富豪邻居,在架上搭满了陵罗绸缎,阮咸却故意用竹杆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何故,他答:“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姑且如此而已)!”
“曝书”习俗,在我国则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穆天子传》中就有“天子东游,次于雀梁,曝蠹书于羽陵”的记载。到汉唐时,曝书逐渐形成制度。北宋更形成了独特的馆阁翰院文人的曝书集会,文人士大夫相互参观,品鉴学习。
曝书
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说过一个风雅趣事,东晋名士郝隆,见邻人皆晒衣被,就跑到太阳底下平躺着,掀起衣服把肚皮对着太阳。旁人不解,问他干什么,答曰:“晒书。”
美味黄鳝
小暑还是吃黄鳝的好时节。旧时把走江湖的称为卖大力丸的,不无贬义,其实据古籍所载,还真有大力丸的配方,其中一味药就是鳝鱼。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肥壮、粗大、结实、味美,故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黄鳝
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味美。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苦夏吃藕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养生,在吃上非常讲究,在素有“苦夏”说法的夏季更是如此。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含量也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莲藕
食鲎旧俗
旧时福州有“大暑荔枝小暑鲎(hòu)”的说法。从前每到小暑节气,中华鲎会大量上市,它是福州人夏季餐桌上的美食。而到了大暑节气,荔枝又会大量上市。于是人们就形成了大暑吃荔枝小暑吃鲎的习惯。不过,如今中华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当地人们正通过人工育苗及海区放流对中华鲎种群资源进行保护和恢复。
中华鲎
来源:儒风大家(微信ID:rufengdajia)
责编:李婷婷
来源:儒风大家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