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菜报 2017-03-28 09:23:11
“毕竟不在一线,真收了这徒弟,又没教好,不是更对不住人?”和湘菜大师郑强生相识,还是通过本报常客嘉宾唐显伟。去年正是受唐之邀,郑强生赴怀化进行厨艺指导。当时在本报“大师教你做”栏目,还发表了其亲手制作的酸辣海参做法。
当面和郑大师聊起来,才知道当时唐显伟是希望将自己刚满18岁的儿子托付给郑强生做徒弟。郑强生的考虑完全出于为对方着想:“真学徒,还是要实实在在在灶台、在案板前操练。现在跟着我,有没有这功夫还真不好说。”言语平实之处,可见其身为餐饮人兢兢业业30年所特有的朴实。
梅菜扣东山羊
素鲍鞭花
一道粤式甜菜奠定了他的湘菜大厨地位
郑强生是地道的老长沙人,家中排位老幺。走上厨师这条路和家庭环境不无关系。其父郑德高当时是树木岭、雨花亭一带公认的好厨师。那时还是乡下的南城区办红白喜事,往往由其父亲办厨。郑强生的堂哥郑树其在当时长沙城有名的曲园酒楼做厨师,“就是看着他先后两次被派出国在大使馆当厨,觉得职业可以啊,所以就去学了徒。”
1986年,从厨两年的郑强生被招入湖南原新快餐公司,并被派往芙蓉宾馆培训,期间得到了曹秋泉,周汉平等老一辈湘菜大师的指导。培训结束后,郑强生任职新快餐公司宴会部厨师长,开启了其精致湘菜之旅。
说起郑强生对湘菜的理解,不能不提及其师——张志宏。这位与蔡海云、舒桂卿、石荫祥等人合称为“湘菜七爹”的老大师有个特别之处,他竟然还不是湖南人出身,其祖籍是在江浙之地。“可能也正是这样,师父的菜是很有特色的,案板功夫特别好,尤擅花样菜、酿菜。”张志宏将浙菜的精致融入到湘菜中来的做法,对郑强生影响很大。
张志宏大师(右二)当年的餐饮海报
1998年,时任涉外接待酒楼——黄兴南路“友谊酒楼”厨师长的郑强生,考虑到外国人的饮食习惯,借鉴粤菜研发的一款“脆炸鲜奶”,正是得益于其师张志宏的传授。外貌金黄酥脆的条状炸物,一口咬下,里面却是还在起流的鲜奶。口感特别,成了当时店里点击率很高的一道爆款菜。这道甜点的详细做法也被美食家江异收录在其著作的《百年湘菜趣闻》中。
红烧牛筋
燕子闹海
愿为90后厨师挑灯指路
从国有餐企到私营企业,从高规格的外宾接待到大众消费的社会餐饮,郑强生三十余年的从厨经历,不仅见证了湖南餐饮业的风云变迁,亦是这本土市场上湘菜口味变化的亲历者。
针对目前餐饮市场中所提倡的标准化,郑强生也说出了自己的隐忧。
“现在很多青年厨师只有技,没有悟。餐厅追求菜品标准化、出品稳定。他们就想着固化步骤、用量,而逐渐丧失自己对菜品的理解和领悟。这在传承上来说,真的要不得。”
“就拿湖南这个地道的酸辣味型来说,你想想现在馆子里还能吃到多少酸辣菜?都是那种酱香菜,用调味能一步到位做出来的菜成了主打。为什么?因为相对容易,出品快啊。偶有的几个酸味菜几乎都是用泡野山椒炒的,辣得喉咙痛。这和我们湘菜里说的辣而不烈、酸而不酷的传统酸辣味型完全是两码事。”
正是对当下青年厨师的普遍现状有所担忧,郑强生这两年也逐步脱离了具体当厨开店的一线工作,转而向厨艺的传播与交流发展。去年,就首次组织自己的一百多位弟子举办了两次师门内部的厨艺交流。就在本月,郑强生与湘菜大师陈灿、长沙市餐协还邀请到郑州主打分子料理的厨师团队来长授艺交流。“分子料理很火,我也是2011年在扬州烹饪学院考中国烹饪大师培训时第一次接触到。这回有幸将其介绍到长沙来,一方面是希望用更新鲜更广阔的视野来吸引我们80/90后厨师;另一方面,我觉得这还是和我师父张志宏的理念一样,中西贯通,互通有无吧。”
文/肖帅 图/陈杰
虫草双宝
责编:郑礼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