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8 10:47:42
7月16日上午10点,长沙邮政EMS揽投员将北京大学的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送到家住长沙市岳麓区裕园小区的姚铭星同学手中。这也是湖南今年投递的第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标志着我省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工作开始。
看着这青春洋溢的脸庞,小编也不禁想起多年前的这个夏天收到那页薄薄的却承载着三年努力和未来期望的录取通知书时无比的自豪和雀跃。
2017年高考进入招生录取阶段,全国各大高校为大一新生的到来做着精心准备,第一份“见面礼”就是大学录取通知书。通知书设计不仅传递着大学的气质,还寄托着对新生的期许。还记得当年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心情吗,您还保留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吗,我们来看看2017年那些别致有趣有内涵的各大高校录取通知书吧~!
文艺范录取通知书:
清华大学:赠书期许“清华,是你一生的骄傲”
7月12日,清华大学发出首批录取通知书,首批收到通知书的是西藏自治区的14名学生。淡紫色的信封上,印着“清华,是你一生的骄傲”,除了入学材料,每年寄出一本书,这已成为清华大学的传统。
去年和前年,清华大学分别选择了《瓦尔登湖》和《平凡的世界》,今年寄出的则是《艺术的故事》。校长邱勇寄语学子,“通过读这本书懂得欣赏艺术之美,并在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陕西师范大学:坚持11年手写录取通知书
陕西师范大学20余位老教授、优秀校友代表及在职教师一起动笔,将在10天内为4500余名新生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这一传统,已坚持11年。
湖南大学: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通知书的折页上采用水墨点染的方式,渲染出御书楼的实景,两侧镌有岳麓书院正门的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幅对联的上联出自《左转》,下联语出《论语》,意为“楚地真是出人才,岳麓书院更是人才济济啊!”岳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的滥觞,一直都是天下英才荟萃之地,是思想碰撞交流的舞台。
科技范录取通知书:
西北工业大学: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首次在每一份录取通知书中嵌入了基于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收到通知书的新生,只需下载特定APP,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畅快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主题内容。
除此之外,当新生扫描背面的“航空”“航天”“航海”标志时,还会出现有关西北工业大学学校特色的动态展示。
上海大学:全景漫游校园卡,身临其境三校区
上海大学2017年新生录取通知书的特色亮点之一是一张“全景漫游校园卡”,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720度全景漫游宝山、延长、嘉定三个校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实现“身临其境”。
除了以喜庆红为背景的实体录取通知书外,一份专属电子录取通知书也很炫酷。考生登录学校高招录取查询系统查询录取结果后,就可以点击按钮自动生成自己的电子录取通知书,方便分享成功的喜悦。
浙江农林大学:以毛竹为原材料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并印刷而成
6月25日,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在查看、展示已经制作完成的2017级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该录取通知书以毛竹为原材料,运用浙江农林大学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并印刷而成,相关技术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被称为“史上最有科技含量的录取通知书”。
浪漫范录取通知书:
北京林业大学:“时光礼物”传递北林精神
一份名为“时光礼物”的通知书礼盒,是北京林业大学给新生的礼物。以金色和绿色为主色调,里面包括别致的录取通知书、金色的空白笔记本,还有从全校征集而来的3000多张明信片。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是北林的校训,学校希望能够用这种形式把北林的精神和情怀传递给新生。
复旦大学:CD《今生永相伴——唱给复旦的歌》
今年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别出心裁,随之寄出的,除了《新生入学报到手册》等常见资料,还附上了一张CD。据了解,这张CD收录了复旦大学的校歌,以及复旦校友们创作的一些歌曲,由复旦大学Echo合唱团演唱。
华东理工大学:印着录取考生彩色照片,每张都是“定制级”
华东理工大学入学通知书,入学通知书内页采用学校VIS形象系统中的浅红色标准图形为底纹,除了由校长签字的“入学通知书”正文外,还有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签名的“致2017级新生的一封信”,勉励新生“勤奋求实、励志明德,为中华文明的复兴而奋斗”!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每一封入学通知书都是独一无二且具有纪念意义:在“入学通知书”文字正下方,印着录取考生的彩色照片,使得通知书像毕业证一样庄重和值得珍藏。
北京语言大学:云开方见日,宝贝鱼鱼跃龙门

北京语言大学2017年录取通知书两分式的装帧取“云开方见日”的寓意。外封选取橙色作为主色调,代表着北语对新学子大学生活的美好祝愿,成为欢快活泼如橙色般温暖的人,而浅色的底纹则代表了象牙塔的纯洁与学术的清净。

外封三折页中采用了镂空元素,镂空下面则是北语招生吉祥物——宝贝鱼鱼跃龙门的图案,代表着考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内页采用了洒金特种纸,同正红色的背面组合起来,彰显庄重与正式。内页的古典刚朴与外封的现代活泼相映成趣,这也体现了北语兼收并蓄,中外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
来源:百度百科、央视、中国教育在线、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等
特别声明:以上图片为网络资料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责编:杨柳青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