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学张仲景 专注柴胡汤 含冤而逝的“伤寒国医大师”

    2018-07-11 09:06:17

陈慎吾,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中医名家,国医大家,字祖望,号绳武,福建省闽侯人。

家人被误诊 立志学中医

陈慎吾,生于1897年,出身于儒学世家,幼承接受了严格的庭训,饱读经史,以儒通医。后来,亲族被因为被庸医误诊,对他震动很大,立志学医,因为有儒学功底,学医事半功倍,1930年拜河南儒医朱壶山为师,尽得其传。后来,在姑父、同仁堂族长乐铎的支持下,在京悬壶。

1938年由朱壶山推荐,执教于孔伯华主办的北平国医学院。又因其胞姐与施今墨有同寅之谊,故与孔、施二老过往甚密,从中受益匪浅。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担任伤寒教研组组长、院务委员会委员。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

五老上书 含冤病逝

1962年,与秦伯未、李重人、于道济、任应秋一起,联名致信卫生部,对当时中医学院的教学工作提出了看法与建议,强调一定要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文革”开始后,这个报告被康生等人定性为“反党纲领”,成了闻名全国的“五老上书”事件,受到了残酷的迫害,身心俱残,终于1972年含冤病逝。

只宠张仲景

陈慎吾是伤寒中医,一生信宠张仲景。

陈慎吾一生治学《伤寒论》,早年以《内经》释《伤寒论》,中年以各家之说注《伤寒论》,晚年以临床实践证《伤寒论》。

他认为:张仲景确立的辨证论治法则,揭示了证、方、药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从方药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有药无方只能治症,而不能治病;有方无药,不会随证化裁,则不能适应临床变化的需要,所以治病必须有方有药。只有掌握了《伤寒论》六经病脉证并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临证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一味柴胡汤被用神了

他崇尚仲景学说并以之指导临床,如擅用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诸方剂以治因外邪引起的各种急性热病。在治疗内科杂病时,用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炙甘草汤、瓜蒌薤白汤等剂治疗心疾。治疗肝病,以柴胡剂为主,把柴胡剂作为一味药来反复加减应用,因为效果显著,在业界名声卓著,一味柴胡汤让他用神了。

陈慎吾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曾与秦伯未、李重人、于道济、任应秋一起,拟订《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并上书卫生部,提出了代表老一辈中医学者共同心愿的“要先继承好,才能有提高”的口号,为近现代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责编:凌权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