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普利兹克奖得主矶崎新:湖湘文化浮现“水”的气场

王铭俊   新湖南客户端   2019-03-06 19:54:45

3月5日,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公布了2019年获奖名单,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获此殊荣。他成为普利兹克建筑奖第46位获奖者,也是第8位获得该奖的日本建筑师。

矶崎新被认为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战后建筑师之一,他在建筑界活跃了近60年,其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件。

湖南人对矶崎新应该也不陌生。2011年,矶崎新来到湖南,担任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文化艺术中心的评委。同年,矶崎新工作室和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联合提交的“鼎盛洞庭”设计因三级评审投票都名列第一,被定为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中标方案。

岳麓书院 学规 是我们 学习的规则

2011年6月23日上午,日本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来到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矶崎新此次来到长沙是任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文化艺术中心的评委。

矶崎新第一次来到中国是在1945年,在中日战争之后,中国的大城市几成废墟,而当时美国轰炸日本之后,整个日本也几乎是废墟。他第二次来到中国,是1976年。他认为,当时的中日,就是从废墟中建立起来的,所以逐渐形成了“城市来自废墟归于废墟”的思考。

在日本二战后的重建中,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崛起了一大批现代主义的建筑。在早期的建筑行为中,大家使用反传统的手法,创造出全新的现代主义建筑模板,给民众新奇的体验,但也由于大规模的建设,日本迅速脱离其固有的建筑传统,在矶崎新看来是很值得痛惜的事情。

他很认真地读过大部分梁思成先生的著作,他深知中国的传统与反传统的现实,他说中国更应该吸取日本的教训,形成自己独有的建筑特色。他非常欣赏一批中国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和本国传统的继承。矶崎新说,在他建筑设计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时,也开始慢慢走向对传统的继承,但这种继承不是复古,而是探索新技术的传统表达。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魏春雨院长和柳肃书记向矶崎新先生赠送了岳麓书院学规,他风趣地说,这也将是我们和你们共同学习的规则,同时也向他赠送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创始人柳士英和刘敦桢先生的著作以及中国风的茶具。随后,矶崎新随柳肃及同学们一起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岳麓书院。

湖南省博物馆 想要呈现的,是建筑之外的城市

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湖南省博物馆进行改扩建工程概念设计方案的国际征集和评审。

作为世界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矶崎新一般很少参与这样的竞标,为什么对中国湖南这个博物馆项目特别感兴趣?

“我想这可能源于我的家庭教育。”矶崎新的祖父是一位汉学家,学习和教授中国古典文化;他的父亲曾在上海学习,主要学的是文化层面的现代主义。虽是从古典到现代的跨越,但他们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非常感兴趣,矶崎新正是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他很希望在湖南省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将从古至今的这些研究和积累充分展现出来。“我非常荣幸获得了这样一次机会,能运用自己的所学,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与西方建筑艺术在此相融合。对我个人的建筑生涯来说,这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经验。”

△矶崎新手稿


“湖湘”离不开“湖”,最著名的就是洞庭湖,长沙在洞庭湖的南面,拥有与山、湖之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关系。同时,湘江蜿蜒穿过长沙城。所以“湖湘文化”这四个字,在矶崎新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水”,是水汽带来的一种气场。

如何将这个“水汽”以建筑的形式呈现出来?他想,这应该是一种浮现、融合的状态。它不是完全沉到地里,而是有着某种轻盈的漂浮感。它就像一架隐形飞机,代表一种时间的跨度和穿越:地下长出来的是接地气的文脉和根基,浮在上方的是根基之上的时代和未来。他希望它在空中慢慢展开身姿之后,是一种非常具有时代感的形态。

从2011年开始,他们的设计持续了近七年时间。

总之,在这个博物馆里,他们最终想要呈现的,是建筑之外的城市,建筑之外的气场,将湖水、人的活动、文化的精神内核,在这个空间里融为一体。

矶崎新设计过世界上很多同类文化建筑,他认为湖南省博物馆在建筑和展陈上,有从古到今的空间性的连续,这是世界上少有的。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铭俊

据《湖南日报》、《中外建筑》整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王铭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