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06-12 09:01:5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12日讯(特约记者 吴红艳 通讯员 黄斌斌)聆听红色故事、交流脱贫经验,游赏美丽乡村。6月11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各地学习团队及观光游客络绎不绝。村支部书记龙书伍喜不自禁:进村的人越来越多了,农家乐越来越火了,稻谷、蔬菜、水果等产销活了,家家户户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精准脱贫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提升脱贫成效。近年来,十八洞村积极探索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相互支撑、有机衔接的新路子,成效显著,实现了由深度贫困到高质量脱贫再到乡村振兴的蝶变。

拓宽增收门路,建设产业发展兴旺村。 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把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起来,短平快与中长期相兼顾、新特优相搭配、一二三产业相融合,构建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特色种养为基础、苗绣和山泉水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2016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提高到8313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依托红色旅游、苗寨风情、峡谷溶洞等资源,引入合作伙伴投资4000多万元,打造以十八洞村为核心的蚩尤部落群。2018年,进村游客达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万元;突出绿色生态,在村内发展黄桃、黄金茶等产业,打通京东等电商平台,农产品线上线下畅销。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在该县农业园区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精品猕猴桃产业,2018年建档立卡户人均分红1200元。按50+1模式与步步高集团合作开发十八洞村山泉水,村集体每年分红50万元,每销售一瓶水还获得1分钱注入村扶贫基金。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2128元,30多名光棍增收致富娶了媳妇脱了单。

提升群众能力,建设乡村人才兴盛村。 统筹驻村帮扶力量,通过宣传引导、生产奖补等方式,把政策物资送到农户家中,把志气信心送到农户心上,倡导投入有限、民力无穷、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十八洞精神,潜移默化培育群众增收致富内生动力。强化教育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低保户子女给予1500元/年至3000元/年生活补助,对考取本科、专科的大学新生给予3000元至5000元一次性资助,全村89名学生享受教育扶贫,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十八洞村先后与沿海企业对接,按需组织电焊、数控等订单式技能培训,引进山东蓝翔技师学院进村开设分院,减免学费,传授驾驶、厨艺等技能,累计培养并转移就业各种人才300余人,先后组织苗绣培训100余场(次),40多名农家妇女重拾绣花针,足不出村领工资。

强化思想引领,建设乡风文明和谐村。 十八洞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推行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以遵纪守法等6个方面为内容,定期组织村民道德评比活动,涌现出杨伍玉等五星级家庭50多户。定期开展乡村道德讲堂,组织村民讲述身边的感动故事,树立邻里榜样,先后涌现出拾金不昧的龙拔二、乐于助人的龙先兰等道德模范80多人。开展苗族赶秋、过苗年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60多次,以唱苗歌、打苗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促进邻里、村组、村寨间以及地区间的群众友好往来,团结和谐。

坚守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宜居生态村。 以绿色为底、以人文立魂,以林塑形、依山顺势对全村4个自然寨进行绿化美化,打造一寨一景。村民投工投劳5000多个,先后拓宽提质进村道4.8公里,建起了传统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精准扶贫展示厅、多功能报告厅、卫生室、图书室、生态停车场、乡村驿站、观景亭、山货集、悬崖游步栈道等设施,精心整修了村小学。如今,村民房前屋后铺上了青石板,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户户用上了放心电,无线网络全覆盖、房前屋后瓜果香……村居面貌焕然一新,一年四季美如画。

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党建引领模范村。 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相结合。从建强村支“两委”入手,把龙书伍、隆吉龙等一批讲政治、有文化、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群众信任的能人选进班子。积极推进支部五化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力量。实施干部五兴互助,激活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按照1名党员干部联系5户群众的模式,从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生活互助兴文明、邻里和谐兴和谐、生态互助兴家园五个方面互助互促,突出党建引领,瞄准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精准发力,十八洞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等殊荣。

责编:徐添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