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亮 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2019-08-14 08:54:41
简牍是竹简和木牍的合称
被称为考古学家的“讲解员”
据统计,全国至今共出土简牍30余万枚
其中超20万枚出土于湖南
湖南出土的简牍不仅数量居全国之最
而且种类齐全、序列完整
从战国、秦汉到三国、西晋
在时代上没有缺环
近日,摄影师走进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铜官窑基地简牍工作室
见证修复师们用匠心化“腐朽”为神奇
解开它们身上的历史“密码”
图/文 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修复前的简牍呈棕黑色。修复后的简牍呈米黄色,“长沙”“益阳”等字迹清晰可见。
7月31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官窑基地简牍工作室,修复师们分工开展修复保护工作。
简牍是我国古代纸张发明之前最重要的书写材料。它们出土之时,都是散乱地混杂在废弃古井的泥水中,看上去只是近乎腐朽的竹条木片。
为通过简牍了解历史,加强对简牍的抢救和保护,需要对它们进行修复。
2013年初,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益阳兔子山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中发现16口古井,其中11口出土了饱水简牍,共计1.5万片(枚)。
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官窑基地简牍工作室,修复师们精心“呵护”着这些宝贝,日复一日地细致清洗,年复一年地精心修复,用匠心化“腐朽”为神奇,解开它们身上的历史“密码”。
“修复考验的是耐心和细心。简牍本体糟朽,稍有不慎就可能损毁。从提取到清洗,就如同呵护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修复师黄仁芳将简牍泡在蒸馏水中,用软毛笔轻轻地清洗。
简牍修复中经常使用的工具。
7月31日,修复师在领取简牍修复时,必须记录编号,保证修复过程准确无误。
修复师用软笔对一枚竹简进行仔细清洗。
清洗后的木牍上,墨迹清晰,文字精美。
修复师对细小的“削衣”(简牍抄写过程中写错,用刀削下来的木屑片)进行清洗处理。
修复师汪楠贵(左)和张晓英在对脱水前的简牍量尺寸、记录、编号和绑线。
修复师屈凤将一枚糟朽的竹简装进试管做成标本。对完全朽烂、无法修复的简牍,只能制成标本保存。
“这些简牍的年代从战国延续至三国时期,数量之巨大,时间跨度之长,在湖南乃至全国都极其罕见。”研究员、古文字专家、兔子山遗址发掘的项目负责人张春龙介绍说。目前,共有9400多枚有字简牍在进行修复保护,已经修复处理了一半,余下的仍在修复之中,大概还要三年时间才能全部处理完。“我们在与时间赛跑,抓紧简牍修复保护。”
7月31日,修复师屈凤在给保鲜盒里简牍换水,半个月就要换一次,这样单调重复的换水,除了技术还是体力活。
修复师小心翼翼地给存放在保鲜盒里的简牍换水,以免破坏简牍上的墨迹。
修复师对简牍进行脱色处理,以恢复其本色。
修复师杨先云在对简牍进行红外线扫描,用于后期整理和研究。
简牍修复保护过程非常复杂,从发掘到封装,一枚简牍的处理可能经历数月甚至几年时间,过程大致分为清洗、脱色、脱水和包装。其中脱色、脱水是修复保护的关键,要用化学制剂脱色才恢复简牍的本色。脱水,不仅需要经验、技术,还需要“熬夜”。
7月31日,修复技师陈树仁在检查烘干箱里的简牍,这批脱水处理的简牍有199枚,过程要九天九夜。
8月6日晚10时17分,修复技师陈树仁在工作室值班。 脱水过程中,技师须24小时值守,每2小时查看一次温度。
8月7日,修复师从烘干箱中取出经过九天九晚脱水处理的简牍。
修复师对经过脱水处理的简牍(削衣)重新更换玻璃片和绑线。
8月7日,修复师陈树仁对脱水简牍进行“洗白”处理。简牍通过化学药水里涮洗后,再用电吹风一吹,瞬间由棕黑色变成米黄色。
修复师在对简牍脱水修复前后的情况进行比对。
修复师将修复好的简牍,装进专门定制的有机玻璃板里,编号、密封保存。
脱水后的简牍晾放风干一个月以上,才会被封装进量身定做的有机玻璃板内保存。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春龙在对益阳兔子山遗址发掘出土的简牍进行研究。
经过精心修复后,简牍由出土时的棕黑色,还原成了米黄色,墨迹清晰可见。
“简牍上的文字优美,研究起来也很有趣味。”张春龙说。修复后的简牍将封装进定制的有机玻璃板里存档保护,用于历史研究和展览。
责编:马俊达
来源: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