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日本农村振兴运动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9-08-15 18:15:26

20世纪40年代中期,日本过高过快的城市化发展剥夺了日本的乡村,乡村的人都在往“超级都市”钻,导致乡村大量人口流失。

在此背景下,日本发起了农村振兴运动,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日本农村建设取得突出性的成功,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其成功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日本“农村振兴”提出与发展

日本农村振兴运动可以追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日本集中城市建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经济得不到发展,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类难题,日本的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振兴运动。

日本的农村振兴运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战后的粮食增产期、经济高速增长期和经济稳定增长以及新发展期。

1.粮食增产期

1946-1960年是日本农村粮食增产期,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自耕农的措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农业协同组合制度,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制度,制定《土地改良法》,制定生产、技术指导措施;制定产品价格等措施。这一时期的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2.高速经济增长期

1961—1975年是日本农村粮食增产期,主要表现为日本从战后的阴影中走出来,农村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状态。期间,日本政府制定和修改一系列的有关农业农村发展的法律法规。例如,制定《农业基本法》《农振法》,并相继修改《农地法》《农协法》等,创设综合资金制度和农业人养老金制度,确定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改善农业的基础条件,实现高效率的农业经营,保障稳定地供给国民所需的农产品,并且使农业从业人员获得其他产业的从业人员相等或相近的收入水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3.经济稳定增长及新发展期

70年代的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影响,虽然前两次的农村振兴运动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发展状况。因此,在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日本政府进一步通过振兴产业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其“造村运动”。主张以政府为指导,各地以自身优势和特色为出发点,发展龙头特色产品,从而形成以特色产品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地方特色产品的规模经济,日本的城乡差距基本得到消除,农民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二、日本“农村振兴”的成果与经验

1.日本“市町村”合并

日本的“市町村”大合并首先是在全国一体化的规划和开发体系指导下进行的。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对农业的保护,先后制定了很多政策和法规,以扶持日本农业的发展。其次,大力发展农民组织,通过农协来维护农民的权利。

日本政府还颁布《农协法》,将农协这一民间组织转变成为正式的组织机构,使得广大农民的权利得到法律保障。再次,为了推动城乡交流,日本政府还鼓励城市居民,利用农村资源建设属于城市居民的“市民农园”。为此,日本政府还制定了《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推动“市民农园”的顺利实现。

2.日本乡村工业化

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农业生产日趋凋敝等现象。为了稳定农业生产,改善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展开了大规模的农村工业化运动。政府主要采取了推进农村地区工业开发计划、鼓励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两种方式推进农村的工业化。

日本政府在推进农业工业化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措施是加大对农村工业开发地区的资金投入,制定政策法律,实行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1961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低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优惠法》,指定了105个地区,通过减免税收来吸引城市的工业。1962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提出了利用大规模建立新据点的方式,扩散城市工业来振兴地方经济。

为了保障该方式顺利进行,并于1962年制订了《建设新工业城市促进法》,先后指定15个地区为新兴工业城市,进行重点建设。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相继制定了《农村地区引进工业促进法》和《工业重新布局促进法》,优先扶持修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公共福利设施及通讯系统,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活条件。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下,城市工业纷纷进入农村,农村也迅速兴起一大批中小型卫星企业,农村地区形成了崭新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3.日本“一乡一品”运动

在日本造町运动的过程中,由于人口锐减、农业不振,农村的各项文化传统也随之衰退,于是村民们自行对社会生活进行检讨,重新省思其价值,并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日本农村的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美术馆或剧场,这是1988年政府给每个村一亿日元进行统一建设的结果。

“一村一品”运动不仅带来了农业产业的提升,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一村一品”运动的先进地区——全日本知名的汤布院町,人口不足1万人,但每年却有380万的游客前来旅游,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日本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进行传承与创新,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社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随着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日益饱和,乡村的文化也在日益消亡,采用“一村一品”的方式,极大的推动了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日本5.jpg

4.日本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运行机制上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强化农村社区的养老服务功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能解决日本农民养老的问题。日本随后开始调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促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单纯的经济供养型向照料服务型转变,社区养老使老人在家里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和生活照料,避免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产生的弊端。

第二,农业协作组织负责管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日本农业协作组织是一个非营利性、非政府的民间组织,在日本农村非常普及,它在农村养老保险费方面实行管理职能,并为受保险人提供指导和咨询。

第三,法律保障。日本各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出台都是有法律依据的,保障了该制度的顺利运行。

1946年日本提出农村振兴运动,1969年制定农业振兴法,日本农村振兴的成功依赖于一系列庞大健全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的保障。日本农村振兴运动的实践、法律和条例的制定,政策的实施可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内容。

(来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公众号,作者:绿维文旅)

责编:黎堃明

来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