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意描绘历史新篇 苗画艺术的创新传承

  文创湖南   2019-11-06 17:50:27

第一届“马栏山杯”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终评圆满落幕,选手们精彩的答辩、专家评委犀利的点评碰撞出了不一样的创意火花。在参赛作品中,众多湖湘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得具有湖湘元素的文创产品迅速风靡日常生活,铜官窑瓷器、黑金首饰、非遗手绘地图、湘绣礼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作品,聆听创作品背后的故事。

其中由吉首市梁氏苗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苗画手提包,凭借对传统手工艺品的改良,将其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不仅能够推广苗画手艺,更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湖湘文化传播到日常生活中。颠覆大众对于文创产品认知,深受大赛专家评审团的赞许,成功闯进决赛!



苗画手提包

传统新生,对质朴精美手艺的追求

苗画作为湘西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最初是作为苗族姑娘刺绣图样的形式出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苗族没有独立的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信息,除了通过口口相传外,就只有通过苗画等其他图案化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苗画这种“画在纸上、布上,挂在任何一个需要的位置上”的图案样式成为了苗族文化最形象的历史读本。



苗画作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手艺苗画技艺无人所学,而老一辈的技艺大师也相继离世,使得苗画面临着严重的失传危机。“上世纪80年代,机器生产的服装进入集市,苗画和绣花都被抛弃了,我这才意识到,让苗画重回到姑娘们的服饰上已不可能。”吉首市梁氏苗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梁德颂感慨到,要想苗画有新的发展,就必须寻找新的载体。



梁德颂

梁德颂作为苗画的第三代传承人,自小就看着父亲画苗画,7岁时拿起笔开始练习绘画,这一画便是47年。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梁德颂采用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自由与严谨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再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苗画既古朴原始又热情奔放,形成了独特生存环境下的苗族文化符号。

为了将苗画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梁德颂毅然决然地创立梁氏苗画店。即使面临着每年亏损几万元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放弃!在他坚持3年后,非遗保护专家冯骥才到湘西文化考察时看到了他的苗画并给予了肯定与赞扬,这使得他的决心更加坚定,苗画的传承之路也有了希望的光芒。



苗画作品

融入生活,民族传统文化的实物传承

创新从不只是从0到1的创造,从9到10跨越完美。梁德颂想也许只要换种表现方式,就能让先辈们的智慧重焕光彩。于是将苗画融入到实用的产品中,尝试通过这个方式来更好地实现传统手工艺品的价值。“我们将绘制苗画的颜料改成当代先进的环保颜料,并将绘制在布、纸上的苗画发展到手机壳、包包、扇子等上。”梁德颂认为,苗画的载体越丰富,越意味着苗画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在人们面前。



苗画作品

梁德颂向我们透露,在参加比赛构思想法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苗画的构图等方面,还要充分和市场相结合。在一番市场调研后,他们决定将女性不离手的手提包作为载体。“要从构图、配布、配饰上进行创造,并不是单纯将传统手工艺品左右缝合硬性拼接制成一个包。”梁德颂表示设计出的产品必须既要突出地方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审美,这样才能达到根本目的。



苗画手提包

随着公司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苗画传承的队伍中来,其中大多是年轻的妈妈们。和早些年年轻父母双双外出务工不同,吉首市梁氏苗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为年轻的妈妈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在家乡为苗画传承做贡献,这不仅能为她们的家庭每月带来了3000元左右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而苗画的传承也在这爱的纽带下愈发坚固。

在梁德颂眼中,传承苗画和培养传承人是他毕生的事业。只有在传承中创新,才能真正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欢,从苗族剪纸到苗族绣稿,从苗族绣稿再到苗画,历经时间和岁月的洗礼呵护,让苗画这一独特苗族民间艺术如春蚕作茧般不断蜕变和升华,最终破茧成蝶;而梁德颂一直在做的就是让苗画得以薪尽火传,生生不息,最终凤凰涅槃……

(注: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编:宋茜月

来源:文创湖南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