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祭古道,来自安仁大山深处的召唤

阳光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10-13 08:52:23

2020年10月8日,国庆中秋长假最后一天,计划已久的寻访御祭古道终于成行。

早上8:30,阴天,天空有点小毛毛雨,照老规矩,约定好在县林业局对面集中,三辆车12个人,一拨是神农文化研究会的,另一拨是脚扯风户外团队的,而我是顺路打酱油的。

今天的领队是县政协副主席、县文联主席李琼林,参加活动的有县神农文化研究会刘文,周邦全,刘玉明,曾德平等;脚扯风户外团队有阳柏林,陈平原,豆小华,周雪梅,唐小北,李运花等几位资深驴友。

9:00准时从县城出发,经灵官、安平,驱车历时一个小时,到达原羊脑乡政府所在位置。

我们事先约好的向导,羊脑中小退休教师刘蒙发,已在路边等候多时了。

接上他,继续出发,10多分钟后,途经天坪坳,稍作停留。

同行的周邦全校长感触颇深,他因家庭成分原因,安仁一中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务农,1969年12月跟随别人到福星背杉树、扛枕木、抓副业。一晃半个世纪过去,旧地重游,当年的往事仍记忆犹新。

继续行驶10多分钟,到达了合江边。这是我们此行的落脚点,福星村邹家组一户人家,也是今天的中餐地点。

车停在此处,整理行装,由于担心山中下雨,特意带了几把雨伞。

脚扯风户外团队的驴友,熟练地准备背包,登山杖等,我和神农文化研究会的人目瞪口呆,此时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与专业队伍之间的真正差距。

细心的李琼林主席(县政协副主席、县文联主席),特意给年龄偏长的周邦全校长,准备了一根登山杖。周校长本来没打算要,盛情难却,勉为其难接下了,后来事实证明,这是多么明智之举!

我们一行12人,在向导刘蒙发老师的带领下,徒步出发了。起初大家心情都很不错,一路上笑声不断。

经过一棵板栗树,树上的板栗毛球裂开嘴朝着我们笑。几个美女忍不住在树下的杂草丛中,用鞋子扫来扫去,还真让她们找到了几个诱人的板栗子。

从板栗树位置,转入了山间小路,两旁清一色的土墙房,竹篱笆,不时传来几声犬吠。

大山深处的空气真心不错,天然的氧吧,满目青山如黛,心情格外舒畅。同行的美女们,少不了走走拍拍,用手机和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曾德平老师竟然发现了一树木姜子,学名花椒,满满的挂满枝条,红的黑的绿的都有。曾老师果断捋了几把装进口袋里,说用来泡水喝极好,泡脚也不错。

这时,最前边的向导刘蒙发老师停了下来。原来我们已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御祭古道边了。

据宋代罗泌《路史》记载,炎帝陵自唐代开始即有奉祀,至五代而辍。自唐代起,逐步形成了皇帝诏命官员祭祀炎帝陵的“御祭”制度,古代御祭官多从京城至衡州府,在地方官陪同下长途跋涉5天5夜至炎帝陵祭祀。炎陵御祭始于宋太祖赵匡胤,自宋乾德五年(967)建庙以后,“三岁一举,率以为常”,形成定例,以后历代王朝诣陵致祭活动连绵不绝。因为历朝历代御祭炎陵的活动,就形成了一条绵亘悠长的御祭古道。

望着眼前这条年代久远,充满沧桑感的古道,我瞬时陷入了追思。若干年前,我们的先人们就是走这条古道,往返于酃县与安仁之间。

古道大约1米5宽,依山而建,就地取材,用山中最为常见的山岩铺成,长满青苔和杂草,由于刚下过雨的缘故,有点温滑,踩在上面一脚高一脚低,甚不平坦。

大家又是一阵乱哄哄的拍照,陈平原老师拍起了视频,我走在队伍最后,迟迟舍不得走在上面,生怕惊醒了这沉睡多年的活化石。

正行进中,思绪未平,前方又传来几声尖叫。我快步走过去一看,李琼林主席(县政协副主席、县文联主席)正俯下身,扒开茅草,仔细观察一块不起眼的石头。

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块指路碑,年代不详,至少是清代以前的吧。

路碑有些斑驳,略向前倾倒,雨水侵蚀,两边残缺,一看就很有年代感了。

只见碑上阴刻6个虬劲大字:“左走永,右走安”,下半截埋在泥土下面,我们也没有往下扒拉,很明显就是“左走永兴,右走安仁”,因为旁边刚好另有一条古道,应该就是通往永兴方向。

我们都很兴奋,对于爱好考古的人士来说,莫过于能够发现记有文字的古物了!这可是御祭古道存在过的证据。

我们一路仔细观察两边,指望还有新的发现,可惜失望了。大家低着头赶路,说话声少了许多。

李琼林主席(县政协副主席、县文联主席)临时起意,交待我一个特别任务:“你负责保护好周校长!”其实很惭愧,周校长虽然谈不上健步如飞,却也可称得上老当益壮,我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当然,前面提到的登山杖也功不可没。

因为手机信号也不好,老是断断续续的,心里不免有点烦躁。可是一看几位老同志和女同胞,跟没事人一样,我还能说什么,只管跟上队伍走呗!

不知走了多久,就到了向导刘蒙发老师口中提到的大江边,这是一个地图上没有的小地名。

据刘老师介绍,这座石拱桥至少是清乾隆年间的了,他也是听老一辈人说的。

桥面已坍塌了一部分,有好心人用一排木头做了个简易的木排供人行走,但底部石拱尚完好,全部用条石砌成,让人不得不钦佩祖先的智慧。

我们仔细寻找了一下,没发现什么建桥文字记载,也许是年代久远已经失落了吧!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御祭古道需要,谁会在这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建成这样一座坚固耐用的石拱桥?

大家兴致勃勃绕到了桥下,溪水潺潺,山石嶙峋,石桥,山石,流水,构成了好一幅水墨丹青。

这下美女们有用武之地了!手机、相机齐上阵,好一阵咔咔咔。搔首弄姿,争相拍照,大家自行脑补画画,就不一一赘述了。

时间过得好快,我们竟然在大江边石拱桥下,呆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前方探路的豆小华已经有点按耐不住了,没办法,谁也架不住美女多啊!

前面的路越来越陡,越来越湿滑,也越来越难走了!

我们也不知道还要走多久,而且还要走回来。经过商量,周邦全校长和刘文会长、刘玉明老师几个年纪稍大的,就不再跟随队伍前行,打算原路返回,剩下的人继续上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刚过桥不远,只听有人高声大喊:“快来!”

不用多想,前方肯定又有新的重大发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块清代指路碑。石碑平躺在路上,高70公分,宽40公分,厚10公分,局部有个小三角形缺口,有一条细细的裂纹向内延伸。

李琼林主席(县政协副主席、县文联主席)让我们不要动它,保持原状不变。

碑额“善修路碑”几个大字清晰可见,落款:“信士 潘仲榜 潘荣美 㒰立”,立碑时间:“道光柒年二月吉日口旦”,碑文阴刻依稀可辨,有“……崇山峻岭峰回路转行人……倾覆……经过常恐颠危……”字样。

可惜我们没有专业拓印工具,否则应该可以基本看清楚。碑文大致意思是,潘姓二位信士自发捐资修缮御祭古道。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当年往来此路祭祀者众,炎帝陵香火肯定盛极一时。

道光七年是公元1827年,距今已有193年历史了,而且这还只是修缮,可想而知,这条御祭古道的历史远不止这么长,这也从侧面验证了御祭古道的史书记载可信度,和衡南、炎陵方面的前期发现遥相呼应。

经过一番认真考证后,大家意犹未尽,有人建议,这个巨大发现应该立刻上报县文物所和金紫仙镇政府,将其好好保护起来,这是安仁发现御祭古道的最好实物见证。

这一连串的发现,让我们不禁对前方未知旅程,多了些期待。李琼林主席(县政协副主席、县文联主席)当场拍板,继续前行,至少走到安酃交界,如果能走到“邑有圣陵”摩崖石刻处就最好了!而我们原来的理想目的地是斜濑渡。

接下来一路上惊喜连连,一会儿是溪边的石菖蒲,一会儿是路旁不知名的兰草,大家少不了扯一点回去当盆植。

最让我们欢呼雀跃的是,路边发现了五叶(也有七叶)木通藤上结的牛卵坨,学名九月黄(还有一种叫八月炸),不知是不是和山中气候有关,我们看到的都还是青色的,离成熟还早。

同行的脚扯风驴友,赶紧把这个地方记了下来,计划下回专程来摘。我也只好强忍住想尝鲜的口水,按耐住采摘野果的冲动,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继续往前走。

这时候,向导刘蒙发老师指着路上一种黑黝黝的石头对我说,这便是以前福星煤矿挖出来的矿石。

途中,李琼林主席(县政协副主席、县文联主席)尚不忘给我们普及御祭古道知识。他说,我们安仁这边修的路,石头是整整齐齐铺在正中间,而酃县方面刚好相反,石头却整整齐齐堆砌道路两边,这也许是双方当年约定俗成的规矩吧!

走着走着,古道在竹子垄突然中断了,一条新推出的机耕路呈现在眼前。我们彻底无语了,看来御祭古道的保护迫在眉睫了!

顺着机耕路往上200米,就到了山脊。几棵参天古树尤为醒目,其中一棵有雷劈火烧过的痕迹。

向导刘蒙发老师说,这儿曾经有过一个凉亭,上世纪5、60年代被毁掉了。从这往下走,就是进入炎陵县界了。

队伍里的资深驴友陈平原老师,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大彊无人机,由于雨雾天气不适合飞行,只能稍微过把瘾了,毕竟也背了一路了!

然而,同行的美女们热情丝毫未减,似乎一路上的辛苦,只是为了这一刻。此情此景,怎么能少得了来几张合影?

趁着陈平原老师的无人机还在天上,再来上一张!出发前的13个人,现在只有我们7个人了!

由于事先估计不足,准备不够充分,我们今天的行程只能到此为止了,未了的事业且待下回吧,先只能暂时留个小遗憾。

打道回府,从原路返回。途中,向导刘蒙发老师又带我们看了古道边一块慈善碑。

石碑隐藏在灌木丛中,我们先前路过也并没有发现它,如果不是刘老师引领,谁也不知道此处还有一块碑。

这块花岗岩石碑一看就是现代新立的,上面还有刘老师自己的名字。上刻金漆字样,开头写道:“大江边至井水垅路段是茶安酃人们互通的古道……”大意是村民自发捐款修路,金额20、30、50不等,钱虽不多,但意义却不小。

此碑和前面发现的道光七年的善修路碑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代表了现代人和古代人对这条御祭古道信仰的沿袭。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大山深处的千年古驿道就靠他们得以世代薪火相传。我们今天才首踏此路,而他们早已用自己有限的微薄之力进行修缮和维护。

至此,我们的福星村寻古之旅也告一段落了,此行收获满满,远远超过了预期。衡炎御祭古道(安仁段)也已经呼之欲出,下一步就是走通它,还有就是寻访安仁与衡南交界处的御祭古道了,希望安仁这条湮没已久的古驿道,能早日重见天日!

手机定位导航路线图


 



责编:李嘉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