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新湘评论   2020-11-05 10:22:59

近年来,湖南科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持之以恒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充分激发“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十三五”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14%以上的增速,研发投入、高企数量、获国家科技奖励数量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湖南省科技创新连续4年获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奖励,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创业的经验做法,被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树立为先进典型。

坚持立法引领,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省委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若干意见对科技创新立法作出重点部署。两年多来,先后完成了《湖南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办法》《湖南省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4部地方性法规规章的修订、制定,为推进全省科技创新织密了法治保护网。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统揽,出台《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财政政策措施》等相关政策文件30余项,一批事关创新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关切的关键制度不断完善,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健全。

抓好示范带动,不断探索自主创新“湖南经验”。 围绕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一极”建设任务,加强体制机制探索和政策先行先试。立足湖南军企多、创新强、拥有全军唯一“双一流”高校——国防科技大学等优势,加强省校合作、军地协同,探索具有长株潭特色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攻克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轨迹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了高温难熔金属、碳纤维等替代进口的军工材料和无人作战平台、飞机起降系统等先进装备。湖南省与国防科技大学共建协同创新研究院,打通高端军工成果转化渠道,入选中央融办评选的全国首批军民融合创新案例,得到国务院督察组高度肯定。制定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实施意见》,激活内生动力。自创区建设“飞地”众创空间、孵化器,区内研发孵化、异地产业化,支持创新能力不足、创新需求迫切的湘西湘南地区合作创新。率先推出“两个70%”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探索专利权出资注册公司等成果转化模式。在科技计划管理、研发奖补、人才评价、专家服务团组建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依靠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不断深化发展。

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充分激发“第一资源”活力。 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为指引,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湖湘青年英才、科技领军人才、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全覆盖的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实施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引进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及诺奖专家等顶尖科学家和高层次创新团队165个(人),对引进的顶尖人才团队,最高提供1亿元综合支持。制定省级科研经费管理“二十条”,“松绑+激励”并行,进一步优化了科研环境,提升了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落实国家“三评”改革部署,率先出台完善人才评价实施办法,开展“四唯”清理、九项减负等行动,为科技人才松绑赋能。

加快职能转变,更好服务创新引领大局。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要求,坚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不断破除工作惯性,加快工作重心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着眼创新引领战略全局。推进创新型省份创建和建设,协同各部门,健全“科技+”“+科技”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创新。立足创新主体需求。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布局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全力推动湖南高企对接科创板,构建顺畅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围绕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持续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在全国率先设立监督部门,重构科技计划管理流程,获科技部充分肯定和大力推介。构建定位更明晰、配置更高效的科技创新计划体系,实施机制由“任意申报”向“顶层设计”转变,从“申报什么、支持什么”向“需要什么、支持什么”转变,从“相马式”评审向“赛马场上选骏马”转变,科技计划项目布局从分散到“聚焦”,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打破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实现了深度融合、融通。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科技创新的光荣使命,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创新,努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走在各方面改革的前列,坚持以政策机制改革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增强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系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编:万枝典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