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3 17:21:1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彭婷 通讯员 朱璐
韶峰耸翠,塔岭披霞,蝶儿蹁跹。金秋时节,行走在伟人故里韶山,只见韶河水中鱼儿闹、清波扬;青年水库边白鹭啼、孩童笑;条条河道旁香微袭、醉悠悠。
流淌在这座红色城市里的碧水清波,蕴藏着12万韶山人民的美丽愿景。而在美丽愿景转化为眼前美景的路上,韶山创新开展的“河长制”一路护航、步履铿锵。
近年来,韶山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湘潭市河长办、韶山市委、市政府和市河委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作为,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转变,全市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该市集中式饮用水源韶山灌渠、备用水源青沟水库水质达到Ⅱ类,地表水青年水库水质已提升至Ⅱ类、韶河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辖区无劣V类水体,省控考核监测水环境质量全年达标率100%。
今天,一幅“水系完整、水量保障、水质良好、河流畅通、生物多样、岸线优美”的生态画卷,正在伟人故里徐徐展开……
全民治水扬清波
韶山市共有43条河流、53座水库、36条渠道、1075口山塘。这一汪清水,韶山人民不愿辜负。为守好这幅绿水青山图,韶山市树立“一盘棋”理念,激发全民护水热情。
理念先行,导向为引,制度为基。在体系设计上,韶山探索建立全民治水模式,形成市乡村三级河长+河道警长组织架构。全市以河流流域(水库)为单位,分级分段设立河长和河长助手,其中市级河长15名、乡村河长34名、村级河长33名、河道警长3名。市级党政领导担任“市级河长”,乡镇负责人担任“乡镇河长”,环保志愿者及社会公众人士担任“民间河长”,辖区派出所所长、教导员或干警担任“河道警长”,构建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官民同治、警刑衔接”的“河长制”工作网络。
各级河长作为河流的总指挥长,按要求定期开展巡河,了解最新情况,做到“守河有责、治河尽责”。民间河长作为河长的“眼睛”,是河长的补充,忠实履行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清洁员的职责,及时发现问题、报告问题。河长助手是河流顽疾和河流问题整改的具体落实者,按各自职责协调配合治河护河。河道警长是护河执法的重要保障,除积极参加属地人民政府及河长办组织的集中统一行动,依法办理涉河、涉湖治安类违法案件外,还将及时受理涉河、涉湖治安问题的报警求助,及时依法办理由其他行政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及时收集、掌握涉河、涉湖维稳工作信息并上报。
如今,韶山市河流、湖泊、水库、渠道、山塘水系管护治理全覆盖,既管治水域的“大动脉”,也管“毛细血管”,把治河护河落实到源头、落实到细处。河有“长”,库、渠、湖、塘也有人“撑腰”,河长、湖长、水库长、渠长、塘长,不论“官帽”大小,都有义务种好“责任田”。
智慧治水提效率
韶山境内没有大江大河、没有过境水源、没有大中型水库。同时,作为一座旅游胜地,这里每天都接待这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然而,尽管游客越来越多,全市用水量却不升反降。
节水的秘诀,在于智慧治水”,提升“河长制”工作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近年来,韶山市水利局落实湘潭市河长办“电子水系图”和“河长制信息系统”,将全市96个河库状况基本信息、河长制工作信息、水利设施基本信息,全部纳入“湘潭市电子水系图”,挂图作战,做到河湖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实现智能巡河、智能管水、智能治水。
韶山市还为每条河流“量身打造”一河一策,精准施策。该市对各类污染源、违章建筑和河道垃圾等“八乱”开展重点排查,进行分类登记,建立河库档案,分别对韶河、菜石江、石狮江、石坝河进行河湖划界,编制韶河主河道河湖岸线规划与利用方案。今年来,韶山市共派出排查人员200人次,发现问题7个,均得到落实解决。对全市53座水库、4.8千米河道、3座机埠等全部完成清违清障任务,共计清理垃圾池站12个。
“河长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为此,该市建立了综合执法机制,推动整合水利、农业、环保、公安等部门行政执法权,改变了以往多支执法队伍分兵作战的状况,形成了系统治理、水陆共治的新机制。
数据显示,韶山市今年已针对韶河流域水生资源保护巡查90次、联合执法行动12次,对全市20多家渔具店开展禁用渔具执法检查,出动执法车辆37次,执法人员105人次,收缴各类禁用电鱼渔具10余台(件),对电鱼、毒鱼、炸鱼立案2起。
近年来,韶山市还以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为契机,创新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节水举措。以韶山市水利局为例,该局装有3个“中水回用系统”,一部分灰水被分流到节水龙头,供人们洗拖把,另一部分经过增压泵增加水压后,又可用来冲厕所,经循环利用,全年累计节水30多吨。该局还设立了7个雨水收集箱,满额收集一次雨水可供水利局院内绿植“喝水”整整一周,一年节水约200吨。
幸福河湖添胜景
韶山,一座红色之城。这里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家乡,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韶山,同时也是一座绿色之城。青年水库碧波荡漾,韶河两岸风光旖旎。
红与绿的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全域旅游图景。这幅美丽的图景背后,离不开韶山市重点打造的“幸福河湖”。
去年以来,韶山通过对毛泽东同志故居前的两口山塘进行清淤、排水,拓宽两侧通道,栽种绿植等系列措施,山塘水质大幅提升,水环境明显改善。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除了可以在故居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故居前的蛙声虫鸣、莲叶田田,亦是一道十分亮眼的风景。
今年,韶山投资680余万元,对韶河、青年水库开展幸福河湖建设(一期),通过韶河将核心景区连接起来,拉长游客驻留时间,打破旅游空间寂静,既让当地居民多了一处亲子、散步、休闲的去处,又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感,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
幸福河湖建设旨在打造生态建设新标杆,分为湿地休闲区、河道观光区、田园民宿区、环库休憩区,项目突出“生态至上 环境优先”的理念,坚持“不要透支生态环境的短时发展”,保持韶山天然“大氧吧”的生态优势,打好“生态韶山”品牌,把韶山作为圣地来保护、家园来建设、公园来管理。
走进幸福河湖,可以深刻感受到治水、护水、活水、碧水的理念。这里空气清新、白鹭纷飞,河湖治理中维持了自然形态,保留了河湾与浅滩。河湖岸带乔灌草植被覆盖率达80%,滨水慢行道、河埠头、亲水平台、便桥等设施随处可见。游客置身其中,犹如置身一个风景优美的后花园。同时,这里还植入了生态保障、农业景观、休闲旅游、文化博览、体育运动、慢行交通、海绵城市、应急避难八大功能,一步一景,令人醉在其中。项目分三期建设, 将于2023年10月全部建成,总投资约5680万元。
责编:胡孟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