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上海十六铺老码头的“神变”:当年为揽顾客,曾到城隍庙去“抢人”

  上观新闻   2021-10-16 22:44:27

当年,它的更新转型更像是一场冒险。

在上海人心中,十六铺是个有传奇色彩的地方。

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去十六铺摆渡,一路看到的是面向黄浦江的旧式里弄,还有不少仓库厂房。父亲说,旧社会里许多外埠人就是从这里上岸闯荡上海滩,连杜月笙也在十六铺的水果摊上当过学徒,上海人讲的“从十六铺上来的”,就是揶揄别人刚进城 “不领市面”。

再长大一些我又得知,十六铺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上海重要的水上门户。它见证了中西方商贸交流从少到盛,也见证了上海从小渔村走向繁华大都市。

脱胎于上海油脂厂的上海老码头项目正诞生于此。老码头是黄浦江两岸第一个通过改造,让工业老建筑重塑活力的项目。而在当年,它的更新转型更像是一场冒险。

高风险抵不过十六铺的诱惑

2006年的上海,正紧锣密鼓迎接世博会。在黄浦江畔,南浦大桥旁南市发电厂的大烟囱还没变成世博会上的超大“温度计”,但电厂的搬迁已经板上钉钉,这里已确定成为世博场馆;再往北走,上海的名片——外滩也即将在两年后迎来大规模的综合改造。

夹在外滩与世博园区两大板块中间,那时的十六铺显得格外突兀——这里是上海赫赫有名的水果批发市场,承担了上海一大半的水果供应,马路两旁挤满各类水果行,天气一热便弥漫着一股烂水果味。

这样的形象,显然不符合上海想要向世界展示的面貌。

十六铺地块很快拉开整治的序幕,再加上上海已有一些利用老厂房、老仓库改建创意园区的成功案例,外马路西侧闲置的上海油脂厂有了重生的机会。

改造前的老码头

拿下这次机会的是上海创邑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油脂厂所在地曾是黄金荣、杜月笙的粮食仓库,当时已被收储作为世博会的备用地,只能进行过渡性开发,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创邑的优势在于有成功的过渡性开发的经验。当时,创邑与政府签下承诺书:市政需动迁要完全配合,五年内动迁政府给予开发补偿,五年后动迁不做任何赔偿。

5年内不能盈利,很可能意味着血本无归,不过,如此高的风险抵不过十六铺的诱惑。创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杰回忆说,当时看中的就是十六铺的传奇历史,再加上上海沿江还没有一处可以休闲娱乐的地方,有这样的机会,值得赌一把。

某种意义上,这也很符合十六铺的冒险气质。

为揽顾客,曾到城隍庙去“抢人”

2006年底,创邑获得上海油脂厂5年的经营权用以打造老码头项目,翌年3月开工。在改造中,老码头保留了上海油脂厂的基本布局,在未动筋骨的情况下,给原本的厂房、锅炉房、职工澡堂等建筑加上了石库门和时尚元素。在项目最核心位置,又新建了一栋石库门式建筑,配上了景观喷泉,作为地标。这次改造,实现了对上海油脂厂原有建筑的留存保护,又赋予了其时尚的、现代化的形态,让老厂房跟上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2008年,老码头正式开业,有“五年之约”在前,创邑在公司内部许下豪言壮语,要把老码头打造成下一个新天地。

当时的老码头主打各国餐饮、酒吧、会所等,主要瞄准的是游客市场。“刚开业时为了招揽顾客,我们专门派摆渡车到城隍庙去‘抢人’,免费把游客接到老码头来,特别是老外。” CREATER创邑品牌中心总经理许引兰说。老外来得多了,老码头就在外国人的圈子里火了起来,这里成了一个特别“洋气”的地方,许多赶时髦的人也纷至沓来,后来还拿下了3A级景区称号。

那段时间的老码头,有两个项目给人印象颇深。

一个是水舍酒店。这家精品酒店位于老码头旁的毛家园路上,建筑前身曾是日军宪兵司令部的寓所,除了加盖一层外,设计师似乎没有对这栋老建筑的外观做过什么改动,以至于不知情的人匆匆路过,都会以为这里是一栋等待拆除的危楼。

而在内部,设计师利用老厂房的建筑结构,打造出既有工业风又不乏豪华感的氛围,在业内外引起轰动,有人称其为上海最“破”的精品酒店。2010年5月试营业时,王家卫就在这里举办了私人派对。

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是“阳光沙滩”。2010年,老码头在临近黄浦江的位置辟出一片场地,铺上细沙、摆上太阳椅,开出了老码头阳光沙滩。2011年阳光沙滩面积扩建达到3500平方米,又增添了泳池、沙滩排球场等设施。

“外滩有了沙滩!”一时间阳光沙滩抢足眼球,特别是受到了爱晒太阳的老外的青睐,当时各大门户网站上,时不时能见到阳光沙滩上外籍美女的泳装照片,风头绝不亚于今天的各种“网红打卡地”。

回应市民需求,改造更接地气

如果说第一次更新,是为了改善城市面貌。那么,第二次更新,是为了回应市民需求。

世博会后,老码头所在的南外滩地区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打造,各大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纷纷“抢滩登陆”,一幢幢商务楼宇拔地而起,一批住宅也随之开发落地,过去老南市“下只角”成为了外滩的延伸。“我们明显感觉到周边的人群结构在发生变化,而且随着浦江两岸的连通,对岸陆家嘴的人也过来了。”李永杰说。

新的消费群体带来了新的需求。在市民眼中,各类高档餐厅、私人会所、新潮酒吧汇集的老码头显得太过“高大上”,而“接地气”的日常餐饮、休闲、文化的需求,老码头并不能完全满足。

外滩滨江

一个重要转折出现在2016年,黄浦区推动外滩滨江岸线贯通“还江于民”,原本临江的阳光沙滩、停车场被悉数清退,改建为面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公共空间。

没了停车场,对老码头是个沉重打击,特别是离不开车来车往的高档消费业态。“来老码头吃饭泡吧,很多人就把车停在路边,停车费就是一张罚单200块起步。”许引兰回忆道。

在风风火火多年之后,老码头到了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与周边商业、社区之间关系的时候。各种因素推动下,2018年,老码头迎来第二轮整体更新改造,并于2019年4月正式与市民见面。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老码头需要跟上新的消费需求,要更好地服务于周边工作与生活的人群。” 李永杰说。这次更新没有对建筑形态做大刀阔斧的改动,而是通过功能的梳理、立面的规整以及材质的更新,赋予老码头全新的形态。

从“形变”到“神变”

改造后的老码头,见不到一处大门,它覆盖整个街区,留下多处开口,让行人可以轻松出入。沿着外马路向南,由卢作孚、虞洽卿等近代实业家早年沿江兴建的五座老仓库“复兴五库”重新进行了外立面改造,其中1、2、3号三座老仓库的外立面都根据上世纪30、40年代保留下来的老照片进行了复原,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1至5库底层的空间完全打开,市民可以从外马路穿过复兴五库的底层直接走上滨江亲水平台。

处于老码头内核心位置的石库门建筑,原本是一个把大部分人拒之门外的高端会所,在本次改造后变成了用于会展的“壹号演绎空间”,各类展览、快闪、品牌活动在这轮番上演,吸引市民不断前来。演绎空间面前的喷水池改造为完整的大面积水池,平时是亲水景观,需要时可以将水抽干成为一大片活动场地。

改造后的老码头

在业态上,除了餐饮娱乐,商务办公、创意工坊、艺术工作室等也成为老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建筑底层是零售展示,楼上就是办公空间。这样的空间模式吸引一批创意工作者、小众品牌商家入驻、让老码头更加年轻化、生活化,也给老码头增添更多文化元素。

一只哈士奇抖了抖毛,跟着主人走出咖啡馆,吸引了几位坐在室外露天位聊天的白领的目光,远处一对推着婴儿车的夫妇经过,还有两位阿姨在石库门建筑前摆pose拍照,中央水池边工作人员正在搭台准备晚上的活动……

如今,老码头的消费场景已和几年前老外扎堆的场面大不相同。“工作日主要是白领来用餐,晚上周边企业的一些商务接待也会放在这里。”许引兰说,在周末,老码头会举办爵士live、艺术展、滨江集市等一系列活动,吸引消费者有目的性地前来,一些游览滨江的游客也会在这里歇歇脚、喝杯咖啡。

“电影酒吧、沉浸式剧场,未来老码头的16栋建筑可能就是一场‘剧本杀’的舞台。”许引兰说,老码头还会有许多“新玩法”,这片空间还将常更常新。

如果说十多年前老码头的1.0版更新,是通过“形变”,让破败的城市记忆再度回归公众视野,那现在的2.0版则是通过“神变”,让城市空间适应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李永杰看来,城市更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满足日新月异的需求,来保持生命力。“建筑可阅读,我们读的是历史感、沧桑感,但更应该是生命力、烟火气,如果只是刷刷墙、美美容,那意义何在?”李永杰说,《上海城市更新条例》的颁布,代表着这一理念已经走到了台前,让更新行为有了法规的支持,“即便现在法规里还没有,我们也有了可以探讨的空间。”

城市更新的本质是城市提质增效,综合目标是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黄浦江边老厂房到游客云集的景区,再到市民喜爱的滨江休闲空间、商业中心,老码头的转型恰好印证了这两句话:把让人民安居乐业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这不是巧合,这是必然。

责编:宁静

来源:上观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