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综合 2022-02-02 11:11:58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在其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不断形成并凝结了中国人特有的伦理情感、时间生命意识、文化追求认同感,甚至是一种准宗教意识。在各种独特的春节习俗中,中国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得以集中的展示和表现。
相传年兽害怕红色,怕火光和爆炸声,而且只有在大年初一才出没,所以到了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贴春联、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等习俗。除了习俗,还免不了有一些禁忌。比如,新年里不可以打碎家具,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为什么传统春节的“年味”那么足呢?这离不开背后蕴含的心理学原理,特殊年俗让春节这个日子在我们心中被赋予了额外的意义。
>>>>长辈们为何那么重视“团圆”?
集体返乡是中国人每年一次的重要活动。
“中国独有的迁徙大军……”“春运将于……”每当听到类似的新闻的时候,新年就该进入倒计时。在家守候的父母满怀着期盼为儿女们准备着过年以及年后返城的吃食;在外务工的子女同时也是父母,载着满满的行李,带着急迫、愧疚和无奈匆匆往家赶。
如果你哪次过年不回家,他们一定是伤心无奈加愤怒,表示春节就应该全家团圆。长辈们重视团圆的原因之一当然是长时间不见你,想你念你,但在这种思想之下,还包含着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指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
平时我们在外工作,长辈们很孤独,这对于生活在“养儿防老”的社交氛围当中的长辈是一种心理偏差。于是他们就需要为自己设计一个补偿机制,你可以平日里不回家,但是在过年等重大传统节日的时候一定回家,这有利于帮助他们减轻焦虑,也更加安心。补偿也可让返家的游子缓解心中的愧疚和无奈,同时身处熟悉的环境,吃着熟悉的饭菜很有安全感,心也容易平静下来,因此回家还具有减压的作用。
>>>>为什么我们会在春节发红包?
人们在春节时,由于家人的团聚与物质的丰富,对于生活的掌控感与幸福感是最强的。
而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看,当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得到满足时,自然会向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
此时的人们往往身处一个大群体当中,利他感变得很强,更愿意去关心他人,其实我们也能从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找到这一行为的根源。
在人类早期社会,当一个群体里的愿意将充足的生存资源分享其他人的个体越多,这个群体便更容易繁衍壮大,更具有繁衍优势。长此以往,这种利他感便根植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为什么过年就要吃饺子?
不论是吃饺子,还是吃汤圆,这些年俗其实更像是一种通过行为和想象来构建共同体的仪式。
就像是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使用语言、习俗等特征进行社交群体的分类,不同地区过年的习俗也有利于家庭乃至家族共同体的构建。比如每家每户过年限定的那一道菜,就是让你瞬间“找到感觉”的启动仪式。而当你听到陌生人的口中说出与你家乡一样的年俗,亲切感也油然而生~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有一个叫做共同体感觉(social interest) 的概念。
他认为我们是家庭中的一个个体,公司当中的一个个体,人群中的一个个体……乃至于天地万物中的一个个体。作为个体,生活在群体中的我们为这个群体付出、对其他个体关心,也会希望获得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肯定。
在共同体感觉的概念里,我们要主动为集体付出,主动社交,思考“我能够给这个群体/这个人带来什么”,融入这个群体,从而完成我们的共同体感觉。
按这个理论来说,人们在一同参与多姿多彩的春节年俗时,能够感受到群体的存在和融入群体时的被认可。
与其说春节的年俗是一种娱乐方式,它更像是构造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仪式,让我们体会到“可以在这里”。
由共同体感觉概念来分析,春节的年俗与过年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个体被共同体认可和接纳。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归属感,一味地想着“他们能够带给我什么”的人,会一直承受孤独与痛苦。
随着时代的进展和旧年俗的消失,也有很多新的“年俗”被衍生出来,比如一起看春晚、饺子里的好运硬币等,但那些得以广泛流传得以保留的年俗背后的原理是不变的,都会让我们感到被集体接纳,拥有安全感。
通过这种手法,我们其实可以切除掉那些不再适应于时代的旧时年俗,打造属于自己的年俗,让它成为小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印象最深的春节习俗是什么呢?
责编:许琬婕
来源:大众卫生报综合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