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2-02-28 09:52:47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等人,针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四界”微生物组进行多中心队列研究,绘制了全球8个结直肠癌人群队列的“四界”微生物组图谱,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组包括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四界”微生物组。
![](https://img2.voc.com.cn/2022/02/28/760b0cda0378bf2e7d75abea14987350e1dff2461646013152.jpg)
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整合了全球8个国家/地区的结直肠癌队列,共1368例标本的宏基因组数据,不仅发现了可用于结直肠癌诊断的单界别微生物菌株标志物(27个细菌、20个真菌、20个古菌和21个病毒物种),还首次发现了准确性更高的多界别最小核心菌群(11个细菌、4个真菌和1个古菌)。
以往人们对病毒、细菌、真菌认知较多,而对古菌了解甚少,鲜为人知,今天,我们来聊聊它。
古菌,又称古生菌,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可能是最古老的生命体,构成生物分类的一个域。其一些奇特的生活习性和与此相关的潜在生物技术开发前景,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许多人的注意。古菌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如海底火山口附近存在着古菌,能够在数百度高温、强酸性、高含硫的环境中生存。它既具有原核生物(细菌类)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内膜系统;也有真核生物(真菌类)的特征,如RNA聚合酶、DNA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 此外还具有既不同于原核生物也不同于真核生物的特征,如:古菌细胞膜中的脂类由甘油醚构成,而非绝大多数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膜中的甘油酯,这些区别保证了古菌对超高温环境的适应。古菌可有各种形状,球形、杆状、螺旋形、耳垂形、盘状、不规则形状、多形态,有的很薄、扁平,有的有精确的方角和垂直的边构成直角几何形态,有的以单个细胞存在,有的呈丝状体或团聚体。最有代表性的古菌有:
1)极端嗜热菌,能生长在90℃以上的高温环境。如美国科学家发现一些从火山口中分离出的细菌可以生活在250℃的环境中。嗜热菌的营养范围很广,多为异养菌,其中许多能将硫氧化以取得能量。
2)极端嗜盐菌,生活在高盐度环境中,盐度可达25%,如死海和盐湖中。
3)极端嗜酸菌,能生活在pH值1以下的环境中,往往也是嗜高温菌,生活在火山地区的酸性热水中,能氧化硫,硫酸作为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4)极端嗜碱菌,多数生活在盐碱湖或碱湖、碱池中,生活环境pH值可达11.5以上,最适pH值8~10。
5)产甲烷菌,是严格厌氧古菌,能利用CO2使H2氧化,生成甲烷,同时释放能量。古菌因生存在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极端环境中,故通常对人类无害,至今未见有致病古菌。
目前,古菌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升温,由于它们具有特殊的基因结构、生命过程及产物,对人类解决一些重大的问题有很大帮助。仅以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为例。产甲烷菌是古菌中最先被人们认识和应用的,它在粪便或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有机固体废物厌氧堆肥或填埋中,可与水解菌和产酸菌等协同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成H2、CO2、乙酸并甲烷化,产生有经济价值的清洁燃料和生物能源——甲烷。加强古菌对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极端性质废水,如高盐分、酸(碱)性、超高温(低温)废水处理的研究,变废为宝,有利于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湖南省儿童医院主任检验师 莫丽亚
![](https://img2.voc.com.cn/2022/02/28/0935b67ccda5958fa8137af41d2ab2c7f2c472611646013164.jpg)
责编:吴婕
来源:大众卫生报
![](https://img2.voc.com.cn/2021/07/xhn/copyinfo1x.png)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