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钢 李丹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0-21 19:17:4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1日讯(通讯员 徐钢 李丹)“快看,这是黄胸鹀,很珍贵呢。”10月20日下午,益阳市大通湖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在大通湖畔做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惊喜地发现了一群黄胸鹀,总数在40只左右。

黄胸鹀俗称“禾花雀”,属于候鸟,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灌丛、草甸、草地和林缘地带,尤其喜欢溪流、湖泊和沼泽附近的灌丛、草地,以谷物和草籽为食。黄胸鹀被誉为“天上人参”,有的人盗猎贩卖,其数量急剧减少。201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黄胸鹀列为“极危”。2021年,黄胸鹀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在大通湖现身且数量较多,尚属首次。
鸟类调查专家米泽舟介绍:“我在大通湖从事鸟类调查已近5年,此次在大通湖畔发现种群数量如此之大的黄胸鹀还是第一次,真的很兴奋。这充分证明大通湖的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希望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好这些鸟中‘精灵’。”
一审:邢玲 二审:杨军
三审:郭云飞
责编:陈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