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映茶乡——解码茶陵县乡村振兴背后的党建动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1-29 07:48:50

茶陵县马江镇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茶陵县卧龙村红色屋场。

戴 鹏 阳 童 谭 宁

天高云淡,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沿着村道一路向上,印有“卧龙村”字样的火红灯笼喜庆迎客,山腰间别具一格的民宿客房供不应求,让人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交通不便、没有产业的偏远山村。

从年轻人纷纷逃离到越来越多大学生返乡,从守着“宝山”过穷日子,到农旅结合“点石成金”。茶陵县卧龙村的“逆袭”是当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的缩影。

全面脱贫后,茶陵县充分发展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年”“乡村振兴固本强基年”等活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党建引领下,茶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县形成了干群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跑出了振兴“加速度”。

今年10月底,株洲市第三季度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考核结果公布,茶陵位列A类第一名。

充实力量固基础

“赶场上街路难走,谈起出门就上头。”在茶陵县秩堂镇马吉村,这个顺口溜曾在当地百姓中口口相传。

如今,宽阔的柏油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干净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多元富民产业红红火火……马吉村实现破茧成蝶的变化。

“这都得益于马吉村建强村党组织后,真正发挥好了带头作用。”该村村民刘初喜说。

去年,马吉村“两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一大批能带富、善治理的村党组织带头人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建立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工作机制,63名党员干部与全村601户农户“结对子”,针对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党员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实现“家家党员联、户户见党员”……马吉村党支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以抓好党建助力基层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选准一个人、带好一支队、振兴一个村。

在充实乡村振兴一线力量上,茶陵县强化驻村帮扶,共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07名,驻村工作队107支(省派工作队3支、市派工作队7支、县派工作队97支)、驻村干部299人,覆盖107个村。

从茶陵县城沿106国道驱车10多分钟,就进入了文江村。在村口,一条7米宽的柏油路连接着国道,这是文江村去年底竣工的马湖公路。

阳光下,马湖公路右侧排列着现代化大棚,棚内产出辣椒、黄金圣女果、草莓、蔬菜等产品畅销湘赣边,一年四季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沿路行至村尾再回首,一幅充满乡愁的现代水墨画跃然眼前。鳞次栉比的彩色屋顶、秀美的庭院、富有诗意的文化墙、干净整洁的环境,处处都让人感受到现代化美丽乡村的气息。

去年5月,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高速集团)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文江村。短短一年多时间,工作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进高校合作,并利用闲置林地资源,新建了千亩油茶基地,油茶长势喜人,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而今,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文江村成为宜居宜游、游客打卡的新时代诗意田园,乡村振兴已呈星火燎原之势。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茶陵发展的必然要求。”茶陵县委书记邓元连说,全县乡村将通过党建引领,以“乡村振兴固本强基年”活动为抓手,充实乡村振兴力量,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茶乡大地处处好光景。

发展经济强村富民

“九分石头一分土”,是对茶陵县舲舫乡官溪村的生动概括,这里曾是深度贫困村,产业基础薄弱。

而今,官溪村两委领着大伙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大兴绿色水产养殖,村集体经济突破200万元,村民的荷包跟着鼓了起来。

官溪村蓄积已久的发展潜能被点燃,绿意盎然的小庭院、小菜园、小果园随处可见,垃圾桶、健身器材、太阳能路灯、乡风文明宣传墙画等一应俱全,一派诗意田园的气象。全村处处迸发着勃勃生机,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在界首镇贺铺村,产业的发展,同样壮大了振兴乡村的基础。

走在贺铺村主村道上,两旁农田里连片的白色大棚格外抢眼,这是该村2018年以来建设的食用菌种植基地。

贺铺村是界首镇产粮大村,俗有“界首粮仓”之称,但由于没有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一度为零。

2018年,贺铺村痛定思痛,借助界首镇打造食用菌特色产业的大势,谋划乡村产业振兴,由村集体流转村民土地110余亩,村党总支联合“致富能人”带头种植食用菌。

同时,为了助力食用菌产业发展,贺铺村积极向界首镇争取支持,对农田机耕道、渠道进行升级,并对发展食用菌等产业的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在“致富能人”带动和村两委的支持下,贺铺村相继成立了8个食用菌种植合作社,食用菌种植规模达百余亩,年产食用菌240余万棒,年产量达600多万公斤,产值达6000多万元。2021年,该村被评为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

群众的腰包鼓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不断壮大。截至2022年底,茶陵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16.2亿元,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0.28亿元,近3年累计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97个。

振奋民心聚合力

11月27日,夜幕降临,火田镇卧龙村召开一场特殊的“屋场会”,党员干部、村民代表探讨沟渠改造、红色文化教育、村民微心愿等事宜。

会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项项抓落实。随着一批微心愿被落实、全民参与清理沟渠、红色宣讲不断开展,卧龙村村民的精气神焕然一新,发展冲劲十足。

“不论是乡村发展,还是精神文化活动,大家商量着办,村民们参与度越来越高,积极性越来越强!”卧龙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卧龙村第一书记袁桂雄欣喜地说。

如今,这样的屋场在茶陵乡村建了不少。

地处茶陵东北部的火田镇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谭余保曾率领湘赣临时省委在这里活动,建立了第四区苏维埃政府,开展了三年游击战争,还走出了开国少将龙开福。

去年来,火田镇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结合“幸福屋场”创建“红色屋场”,给党员干部和群众沟通搭建起了红色“连心桥”,创新探索社会治理新途径,走出了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群众生活的新路子。

茶陵幸福屋场不仅是社会治理的“连心桥梁”,更是提高乡、村两级干部综合能力,解决发展中困难的“实景讲堂”。

舲舫乡开办的“舲点舫谈”,时常邀请基层和县直部门干部聚在一起谈想法、说问题。每期“舲点舫谈”,基层干部与党员代表踊跃举手,修缮道路、规划土地、发展产业等等问题,讨论热火朝天。

“‘舲点舫谈’既开拓眼界、锻炼能力,又能高效解决问题。”曾在第一期“舲点舫谈”就上台发言的“95后”村支书何文建说,真正是在实践中学习。

今年,茶陵县融合“红色动力党建”工程,创新开展“红色动力党建·幸福屋场”创建活动,共确定30个创建点。目前,14个市级创建点已全部完工,其他创建点将于11月底全部完成创建。同时,该县还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目前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46个村(社区)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

绿水青山村舍绕,宜居美景入画来。如今的茶陵乡村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户户人家窗明几净,一张张笑脸幸福温馨,处处释放着乡村振兴中党群共建的澎湃动力。

(本文图片均由茶陵县委组织部提供)

原载《湖南日报》(2022年11月29日12版)

责编:颜青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