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7 16:42:24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今年以来,韶山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落实“四敢”要求,突出协同共治,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工作载体,用好“四个一”抓手,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一个红色积分汇聚共建共享“能量圈”
“环境变好了,乡村变美了,村民更快乐了!”说起村里的新变化时,韶山乡平里村妇联主席刘小阳感慨,“这都得益于“积分制”带来的“大变化”。平里村是原省定贫困村,产业基础薄弱,村情社情较为复杂、群众致富门路不宽。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去年6月,自韶山市统一部署实施‘湘妹子能量家园’工程以来,平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巧用“党建+积分”这一载体,充分利用“湘妹子能量家园”项目,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该村通过建立积分奖励机制,以比、评、晒等方式,引导党员群众齐上阵,开展“大干一百天建设美丽乡村”活动,以徐家湾、棉花美丽屋场为示范,引导群众“四清一改”,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村民自发参与志愿服务1800多次,完成38个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加速,让小积分激发“大能量”、撬动“大治理”。村民不禁感叹道:“通过组织项目周边的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把项目当成自己家里事来干,不仅保证了建设质量,而且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一帮村(居)代表架起联系服务“连心桥”
在清溪镇火车站社区,居民朋友经常说起“现在有很多事可以找居民代表,他们就是我们的贴心人”。2022年底以来,韶山市全面推行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全域构建“一片一组一代表”的组织体系,推出“345”工作法,引导全市2900余名村(居)民代表开展“沉浸式”服务,搭建起了服务群众“连心桥”。
朱淑萍是火车站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也是村(居)民代表队伍的一员。前段时间,她看到小区内越来越普遍的电动车乱停乱放乱充电现象,既不整洁美观,又有安全隐患,内心感到非常不安。去年12月,她向社区提议:在小区建设电动车集中充电棚。社区立即组织“两委”成员和社区居民代表召开议事会进行商议,最终决定将其增补纳入当年度社区惠民项目中。“从问题的提出、决策到资金安排和问题解决,仅仅1个多月。”朱淑萍非常高兴,“连我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快!”比她更高兴的是小区里的电动车主们,按他们的说法,这可是一场“及时雨”。“火车站社区目前在每个小区每一栋楼都配备了一位志愿服务的居民代表,他们就是社区的‘眼’和‘手’。”社区党委书记周晓园说。居民代表经常性地走访居民,了解他们的困难,向上反映他们的需求,帮助居民解决问题。每一桩、每一件,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现在,依靠像朱淑萍这样的志愿服务者,社区建立健全了一个面向居民、覆盖居民衣食住行医等切身利益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今年以来,社区居民代表开展联系服务群众5000人次,帮助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0个,累计收集居民反映的各方面意见建议200条,协调镇、村和70余家市直单位跟进服务80次,有力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一支志愿队伍倡树文明和谐“新风尚”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在杨林乡石屏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志愿服务队的身影,一提起这些“红背心”,人人都竖起大拇指。
2020年,石屏村党组织成立“红旗志愿服务队”,探索建立“1+6”管理机制,“1”为石屏村红旗志愿服务队,是服务大本营,“6”为6支小分队,即理论宣传小分队、治安协调小分队、文艺文化小分队、生态环境小分队、医疗服务小分队、助学帮困小分队,带动营造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按照“支部领办、党员带头、群众自愿”的原则,志愿者队伍统筹吸纳了党员、村民组长、乡贤、“五老”等115人,志愿者根据个人工作特点、特长,自主认领志愿服务岗位,从发动群众“点单”到文明实践站组织“供单”并根据需求“派单”,志愿服务队伍“接单”,最后组织群众“评单”,构建“五单运行”闭环机制,实现对矛盾纠纷和群众急难愁盼的“订单式”管理。去年,红旗志愿服务队共开展活动40余次,活动参与人员达300余人次。其中理论宣讲队组织下户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3场,治安协调队化解矛盾7次,森林防火期间,六支志愿服务队走街串巷宣传禁燃禁烧防火政策,并轮流值岗确保森林火情“零发生”。
一套村规民约立好乡村自治“硬规矩”
在银田镇银田村的便民服务中心、美丽屋场、文体广场等地方,都能看到《银田村村规民约》。韶山市近几年坚持用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这一治理抓手,督促指导全市38个村(社区)全面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村民们自觉抛弃陈规陋习,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深入推动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自治机制上新的台阶。银田村就是落实村规民约工作的典型,支村“两委”班子围绕全村中心工作,着重将“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公共服务、垃圾分类付费制、推行火葬”等纳入村规民约,并每年更新。将热心村级事务、有斗争精神、思想新潮的村民引进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环保理事会、禁赌禁毒会、道德评议会、移风易俗劝导队“五会一队”,充分发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协商、自我监督作用。同时,健全奖惩机制,采取“红黑榜”形式,对优秀先进典型予以公开和表彰,对违约反面典型予以曝光和批评,传播社会正能量,倡导淳朴民风。如红榜上的成秋谷家庭,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近年来开垦了2000多亩“致富林”,带动建档立卡户10余人就业。有了《村规民约》,村里打牌赌博的少了,跳舞健身的多了;游手好闲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陈规陋习少了,新风新貌多了;70%的婚事新办、80%的丧事简办,村规民约“约出”了文明、促进了发展。(通讯员 庞炜婷)
责编:刘湘利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