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9 16:08:5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19日讯(通讯员 焦丽鹏)近年来,杨林乡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活力。
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三堂三场”、 文艺大舞台、美丽屋场等公共空间,积极开展“读书微分享”“田间微课程”“音乐碰撞会”等各种文化活动,为村民接受文化熏陶提供丰富阵地。石屏村将新能果蔬基地打造为社会实践研学基地,每周利用复兴少年宫为留守儿童增设“周末课堂”,邀请优秀志愿者到田间地头开展生动的理论实践活动,广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抓好理论宣讲,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理而来”等宣讲活动,邀请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志愿服务队讲师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村民,每月以屋场会等形式开展宣讲,今年以来累计宣讲300余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各村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发挥特长,在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送戏下乡”、相声大赛、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石屏村、团田村每年举办乡村春晚,志愿者们自导自演节目上台演出,深受群众好评。为推进移风易俗,石屏村红旗文化文艺队免费为办喜事的村民表演,节省红白喜事开支,推动村里摒弃大操大办的陋习。
纳人才,重培养,建强乡村文化队伍
各村按照“8+N”思路组建志愿服务队,广泛吸纳村干部、党员、乡贤、群众参与,并按照特长分成了理论宣讲、治安协调、环境整治、医疗健康、助学帮困、文化文艺等小分队,纳入乡村振兴人才库,为文化振兴提供支撑。开展“家乡规划行动”,团结引导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新乡贤等社会各界力量围绕文化振兴献言建策,传授在外发展中的成功创业经验、先进思想理念、务实苦干精神,引领村民见贤思齐、发奋进取,共建美好家园。石屏村“十八乡贤”每年捐款捐物8万余元为志愿服务队提供后勤保障。推广“师带徒”文化人才培养方式,乡里的腰鼓技艺传承人、花鼓戏传承人、“韶山好声音”亚军等文化能人,以“一带多”形式,免费培养了一批贴近百姓、热心文化工作、长期扎根农村的文化志愿者,在移风易俗宣传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作用。探索合作共建模式,与韶山市文化馆合作培养戏曲文化人才,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活动,引导文化人才在流动演出中,提升演出技能。加强各村文化人才资源流动互通,在全乡形成文化设施共建、文化活动联办、文化生活共享的局面。
订制度,挖典型,营造乡村文化氛围
为充分提升村民自治意识,各村通过屋场会、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征求意见等形式汇集民意、聚集民智,以“四议两公开”形式,围绕村级管理,从移风易俗、环境保护、项目建设、文明实践、人才教育、模范表彰等方面制定细则,丰富完善《村规民约》,为村民自治提供准绳、指明标准。石屏村村规民约先后获评韶山市优秀“村(居)规民约”、湘潭市首届“十佳村规民约”、湖南省“十佳村规民约”。为切实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各村成立“五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环保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组织,推举德高望重、热心公益、公平公正的村民担任成员。“五会”组织结合村规民约,宣传禁毒禁赌知识,调节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评议、劝导不文明现象……既抓落实又抓监督,做到“约”有人查、事有人管,大大提升村规民约的实操性和约束性,为营造乡风文明新风尚奠定了基础。持续挖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湖南好人、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出“好爷爷”“好奶奶”家庭7户,“湖南好人”2人,石屏村喻合军获评“湖南省最美农民工”,成为向百姓传播主流价值、引领积极向上向善社会风尚的模范典型。
大力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建立完善农家书屋,并24小时开放,为村民阅读提供便捷。配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完成修缮烈士墓3座、完成烈士墓迁葬4处。以云源、杨林、瓦坪党群服务中心提质改造为契机,完善文化广场、文化宣传廊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4处。突出乡村本土特色,集中打造美丽屋场6处。双和村彭家湾美丽屋场对彭绍辉将军事迹及周边地下党员事迹进行展示,打造红色文化突出、人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和谐、村民生活幸福的美丽屋场样板,为村民文化休闲提供场地。做好红色资源挖掘和保护,编纂推广《红色杨林》红色资源图册。开发红林花海“农业+旅游”模式精细化综合旅游项目,呈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景色,突出红色旅游主题。指导石屏村返乡创业乡贤打造和馨园红色群艺馆,包括家风堂、红色记忆、花鼓戏传承3个部分,对杨林传统文化进行集中展示,被评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目前,该乡正在推进彭绍辉将军展馆建设,打造杨林红色文化新亮点。
红林花海
责编:刘湘利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