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丨刘绪义"对话"周敦颐:官清赢得梦魂安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2016-05-02 14:22:02

朋友们对周敦颐并不陌生。早在中学时代,我们就学过他的散文名篇《爱莲说》。

刘绪义教授对周敦颐的“认识”,则是从一片广袤地域开始的——

“湖南是中国区域文化版图中非常独特的一块。历史上,湖湘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大都律己清廉。这其中,有一个同乡前辈,一直被历代湖湘士子格外尊敬和仰慕。这个人便是距今千多年的北宋名儒周敦颐。”

“其人官位不高,著述不多。然而,不仅《宋史》有传,而且在南宋淳佑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宋理宗的诏书中如此写道:‘惟孔子之道,自孟轲以后不得其传。至我朝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真见实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

……

近日,刘绪义教授回到宋朝,对话这位前辈乡贤,谈做人之法,谈人格养成,谈为官之道,谈成圣之路,谈廉官文化。

人物小档案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先生,湖南永州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程朱理学开山鼻祖。出身世家,仕途不顺,31岁任郴县令,此后先后担任两浙转运使、桂阳县令,大理寺丞、知南昌,太子中舍,国子监博士、虔州通判,49岁任永州通判,53岁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后移知南康军。57岁病逝于江西庐山。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成《周子全书》。

   刘绪义,长沙税务干部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知名学者,出版有《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人民出版社,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晚清危局中的曾国藩》(2009年度新浪中国好书)、《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九州出版社2015年度十大好书)、《湖湘廉政文化读本》等著作10余部。致力于经史研究,“经书括根本,史书阅兴亡”。

古代历史上,能够付之史馆的不仅是高官,而且也有许多于国于民有杰出贡献者

刘绪义:濂溪先生,您在宋朝做过最大的官不过是知南康军。军,是宋代县以上的行政区域,相当于一个府或州,巧的是宋代的朱熹、文天祥等名人都做过此官。为什么一个地方小官在历史上能够和许多位居中枢的人一起名留青史?

周敦颐:官不在大,有廉则名。名不在显,有道义则尊。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只是极短时间内做过官,然而,他不仅时有令名,后世更是千秋传颂。古代历史上,能够付之史馆的不仅是高官,而且也有许多于国于民有杰出贡献者。正如我曾经说过的那样,“道义者,身有之,则贵且尊”,一个人不管官做多大,只要能秉承了儒家一贯的入世精神,致力于将内在德性转化为外在事功的富国醇民之道,勇于担负治国平天下的历史使命,这种人就能被民众尊崇,被历史铭记。历史上的这些人物大都能“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一方面为天下苍生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以身作则,以己之崇高德行去感化教育民众,以先知先觉带动后知后觉,提升他们的生命境界。不卑小官,职思其忧。后来朱熹说我“短于取名,而乐于求志”,算是知我者也。

刘绪义:时人多说到先生的廉,我就记起先生在南昌任知县时,有一次病危,昏迷了一天一夜,朋友们准备为先生安排后事。大家“视其家,服御之物,只做一筐,钱不满百”,也就是说家中值钱的东西不足百文,先生的好友潘兴嗣看了以后感慨道: “其廉士也”。先生在任湖南汝城县令时,也只有一个高四尺、宽五尺的木柜伴随,用以存放文件、衣物,无多余物件。对此,黄庭坚的评价先生“闻茂叔之风犹足律贪”。先生做官做到这个份上,不觉得苦吗?

周敦颐:我50 岁时给族人写过一首诗: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性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水,举箸半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苦不苦,梦魂安宁则是人生大乐处。

濂溪故里

119字提炼出廉官文化精髓 

刘绪义:提起先生,谁不知道您的传世名篇《爱莲说》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19字提炼出了廉官文化的精髓,您能与后人谈谈个中深意吗?

周敦颐:《爱莲说》是我在庐山莲花峰下所作,有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想到君子应当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阿谀奉承,洁身自好的品质。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恰恰体现在同流合污四个字上,缺乏特立独行的勇气,缺乏去污自洁的能力。莲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是君子通达情理,行为方正,没有邪思恶念、绝不拉拢勾结、朋比为奸的表现;“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正是君子洁志嘉行,人格卓绝,节操高尚,德声远播的写照;“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正是君子庄重端肃,不轻佻浮躁,自爱自尊的表现。

《爱莲说》119字提炼出了廉官文化的精髓

傲骨也好、孤芳也罢,潇洒也好,凌霜也罢,都不够全面,都不具备“出淤泥而不染”那种去污自洁的能力,而这恰恰是莲独有的品质

刘绪义:我感觉先生非常渴望社会就像一个池塘,水中盛开着莲花,有了莲花的去污功能,一塘池水都能清澈见底。是什么原因使您坚定这种爱?

周敦颐:我曾写到,牡丹因其艳丽、雍容、华贵、繁茂,自李唐以来就深得人们喜欢。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云:“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也有诗:“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这牡丹逐渐成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意象——荣华富贵的象征。

菊花有君子之德、君子之风,但自陶渊明以来,便赋予了菊花孤标傲世、隐世超脱的意象。因此,后人将梅称为傲而不俗,是坚韧君子;兰,幽而不病,是谦谦君子;竹,轻而不佻,是气节君子;菊,丽而不娇,是隐逸君子。四君子虽然都有廉洁品性,但傲骨也好、孤芳也罢,潇洒也好,凌霜也罢,都不够全面,都不具备“出淤泥而不染”那种去污自洁的能力,而这恰恰是莲独有的品质。

爱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他(它)就会变化成一种形象,植入你的脑海,引导你,约束你,规范你。倘若你爱财,心中想得更多的便是财;倘若你好色,心中想得更多的便是美人。因此,培养一个人高尚的爱好,正是培养一种高尚的人格。

出淤泥而不染

只有意念诚实的人,不管是群居之中,还是独处无人监督时,都不会自欺,不会在人前努力掩饰自己,人后却暴露出本相,放纵自己

刘绪义: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提高对腐败的免疫力,最难得的就是做到“去污自洁”,您能告诉后人如何做到这一点吗?

周敦颐:“去污自洁”与“慎独”的思想是相通的。慎独源于诚意,通俗地理解便是,当一个人独处之际,要有一种高度的道德自觉自律。因为只有意念诚实的人,不管是群居之中,还是独处无人监督时,都不会自欺,不会在人前努力掩饰自己,人后却暴露出本相,放纵自己。如曾子所言,独处之际也要想象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要保持一种敬畏心。

慎独一直是儒家修行的境界和工夫。历史上很多腐败官员普遍有一种屈从群体的心理。人人生来不是贪官,很多时候是这种从众心理将一个好人变成贪官。如何将自己从这种心理泥潭里拔出来?就要坚持慎独,人格上独立,政治上就不容易被收买。那些人格上不独立的人,政治上必然得软骨病,一入官场,就阿谀奉承,明哲保身,甚而阳奉阴违,贪脏枉法,紧要关头甚至依附投靠。

与上司相处,我坚持“胸怀洒落”四个字 

刘绪义:先生的一生忠实地践行了“去污自洁”的精神品质,时人称先生“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先生初入官场,便一鸣惊人。在做洪州分宁主簿时,有一件案子久拖不决,您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清楚了,县里人惊叹说:老狱吏都不如啊!先生是如何做到的?

周敦颐:阅历对于做官审案当然有帮助,但要害在于一个人必须尽心职事,廉判明断,要以洗冤泽物为己任,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

刘绪义:我曾听说过先生“顶撞”上司的一些事例。先生做官敢于“顶撞”上司,您有考虑过后果吗?

周敦颐:与上司相处,我坚持“胸怀洒落”四个字。尊重上司并不意味着要盲从,只有真正坚持法理,也可以打动上司。

人在官场行走,难免会遭遇各种上司,各种议论。像我这样,也难免会受到他人的诽谤中伤。当时号称“铁面御使”的殿中侍御使赵忭受谣言迷惑,对我有偏见,态度很严厉,但我从不辩解,泰然处之。后来我任虔州( 今赣州) 通判,赵忭任虔州知州,赵忭成为我的直接上级,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赵忭了解了我的真正为人,知道过去误解了我,握着我的手说:“几失君矣,今日乃知周茂叔也”。后来,赵忭多次向朝庭举荐我。

濂溪博物馆


为官只有做到无妄、无欲,才是真正的至诚、至圣

刘绪义:清代名臣张伯行称赞先生“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先生为官之道的要点在哪?

周敦颐:谈及为官之道,我以为在两个字:拙、诚。

我在永州时写过一篇《拙赋》,大约就是阐述我为官之道的吧。我始终认为,为官之道在于道德培养和切实践行。只有戒除浮躁、务实事,才能造福一方。如何做到爱民务实?精髓在一“拙”字。

世上巧官太多,而这正是我所耻为的。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不做巧官,因为巧者好张扬夸大,言多文饰;拙者注重实际,不在言词;巧者爱突出自己、表现自己,挖空心思,所以身心劳苦;拙者因无私心,没有额外负担,所以轻松安逸;巧者多从个人私利出发,忽视天理人情,容易做坏事;拙者不因私害公,常做好事;巧者有的甚至处处为己,机关算尽,往往灾祸及身;拙者不求多得,奉公守法,身家康泰。

不做巧官,必得破私立公。我在所著的《通书》第一章开头便提出:诚者,圣人之本。人作为宇宙间之一物,本应有诚的品质。可现实中人往往不能保持这种品质,何故?我以为“邪暗塞也”,只要克服私心杂念,便可做到诚,“故诚则无事矣”。一个人没有私心,不自私自利,不患得患失,一切出以公心,就可称“静虚”,静虚则明,做起事来就能一往直前,可称“动直”,直则公,有了公心,必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民众,“公则溥”。

诚,在我看来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一个诚字,也关系到政府和为政者的公信力。公信力不存,社会心理就会趋向于普遍的不信任,社会危机由此萌发。官员如果将职位看得重于诚信,不善之举动便生于内。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至难得者人,人之所以难得,贵于道德在身。百姓尊崇的不是官职,而是道德。为官只有做到无妄、无欲,才是真正的至诚、至圣。

濂溪书院

真正的儒者,不是惹不起但躲得起的消极避世,而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积极参与,是真正的仁者、义者、礼者、智者,是真正的勇者

刘绪义:说到为官之诚,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周敦颐:要做到为官之诚,须从三个方面下手:从心术言,仁义礼智皆备;从方法言,动静处置得宜;从仪容言,言貌视听不逾规范。

心术、方法、仪容体现了为官者的心纯与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就心术言,以贫贱为人生苦境,以富贵为人生目的,这是很多人的人生观。但君子必须超越于贫贱与富贵,君子表达生命以充实为目的,即成圣成贤的理想,即仁义礼智。天地之间最难得的三样东西就是道、德、人,能合道与德于一身的,便是贵且尊的人。君子 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何为道充?就是仁义礼智俱备。真正的儒者,不是八面玲珑的好人主义,而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积极参与和担当,是真正的仁者、义者、礼者、智者,是真正的勇者。士大夫一入官场就是像莲一样,即使生于污泥,也要能自清自洁;与腐败作斗争,要有一个好心术,首先要从心理上种下廉的种子。

就方法言,为官的动静处置要合乎时宜,圣人法天,以政养万民,肃之以刑。民之盛世,欲动情胜,利害相攻,不止,则贼灭无伦焉。为政讲究方法,除了道德教化外,还得肃之以刑,就是要讲究法治,善于化解利害相攻。

就仪容言,言貌视听要讲规范,它直接关系官员的作风。表面上,言貌视听是官员的私德、私生活,要不要干预?那是必须的,因为私生活折射出心术和方法,一个对自己没有约束没有自律的人,怎么可能对公众负责?处理好言貌视听,正是官员修养德性的表现,并不是过分的要求。诚于心,形于外。作风并非私事、小事。

世人都知道“孔颜乐处”的典故,却不懂得“孔颜乐处”的真谛

刘绪义:先生为官数十年,一生奔波,然而,却喜欢游历山水,遇适意处,终日徜徉其间,乘兴结客,与高僧道人跨松萝、蹑雪岭、放肆于山巅水涯,弹琴吟诗,这会不会耽误政事?给人不务正业之感?

周敦颐:这事得两说,一种人徜徉山水,只是寄兴修怀,感悟人生,修心养性,寻孔颜乐处;一种人游历山水,只是到此一游,吃喝玩乐,酒宴应酬。以徜徉山水作为明心养志之举, 是古之廉官文化的一种表现。一个劲地追逐风水宝地,参拜神仙道人,以求官运亨通,显然是沾污了山水。

我有两首诗恰恰道出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首是“寻山寻水侣尤难,爱利爱名心少闲。此亦有君吾甚乐,不辞高远共跻攀”。只有舍弃了追名逐利之心,才能真正享受到山水之乐。山水之乐乐在有好的伴侣。一首是“朝市谁知世外游,杉松影里入吟幽。争名逐利千绳缚,度水登山万事休。野鸟不惊如得伴,白云无语似相留。旁人莫笑凭栏久,为恋林居作退谋。”从山水与朝市的对比间,可以进一步坚定不与争名逐利者同流合污的心志啊。

世人都知道“孔颜乐处”的典故,却不懂得“孔颜乐处”的真谛。富贵者,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乐乎贫,何哉?见山水之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如一。

一个不追求富贵的人,是没有忧愁的。别人视为苦境,我却以为乐观。孔颜之乐,乐在不以物质享受为贵,而以精神情操为贵。这样的人会耽误政事吗?

见山水之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

伊尹佐君醇民,是外王的榜样;颜渊安贫乐道,为内圣的典范

刘绪义:后世儒家理学尊先生为开山,实则因先生给人们指出了一条成圣之道。您能简单地给我们指点一下具体的路径吗?

周敦颐:孔子讲圣人之道,要言不繁,庄子讲内圣外王,感觉更难以企及。我所讲的这条成圣的路径倒简单易行:

一是学圣人,不外求实向善,知过知耻,知过则改,知耻则向善。二是初圣人,要成为圣人,首先要“静”。唯有“无欲”,才能做到“静”;其次能“思”,思则生智,通达一切;再次能慎动,行为谨慎,始终依正道而行,坚守“中正仁义”。三是中圣人,如果说“初圣人”讲自修,那么,中圣人便要教育人们去恶存善,即立师道以教众。四是政治圣人,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修仁义之德,万民才能受化。圣人法天,以政养万民,以刑治世,主刑者要明慎用刑,中正明达。五是至圣人。人性有五品,刚善、刚恶、柔善、柔恶、中。中是最完善的人性,只有至诚才能完善。诚者,是宇宙之本原,是五常之本,是行为之渊源,是圣人立身之德。至诚必至圣,无私则无欲。这样的人便是至圣。

我曾以伊尹、颜回为例,谈内圣和外王,“志伊尹之所志, 学颜子之所学, 过则圣, 及则贤, 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伊尹耻太甲不尊汤规,将其流放以悔过和重新学习商汤法令;一人无所可归就感觉自己像在市井中被鞭笞一样。颜子不迁怒,不复错,三月不违仁。故伊尹佐君醇民,是外王的榜样;颜渊安贫乐道,为内圣的典范。

后来我的弟子程颢程颐及南宋的朱熹,受我启发而系统化、集大成,称为程朱理学,成为七百年不动摇之官学,尊我为开山,实乃他们之功。

周敦颐故居

我最希望大家能记住一句话:官清赢得梦魂安

刘绪义:先生,我研究发现,在中国区域文化版图上湖南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历史上湖湘人才辈出,且大都对廉洁保持一种高度的警觉和自律,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湖湘人物都以学习、继承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风范为傲。而且大都继承先生以莲自喻、慎独守志、去污自洁的品格,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周敦颐:湖湘文化史上形成这样一种千年不衰的廉官文化传统,我理当欣慰。后人对我的褒扬,只是证明我所指示的方向是正确的。

一个官员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而一个地方的人才随风气而转移,再能干的人都逃不过风气的影响。出仕从政,就得有培育廉洁风气的担当。有人认为,凭一个人怎么可能改变社会风气呢?一个人的能力确实小,正如历史也不是哪一个人写的,但是我们要看到,引领历史的总是那么少数几个人;路也不是哪一个人走出来的,但引路人的作用总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我们都能争取成为这少数几个引路人,通过少数几个人的努力,逐渐去影响身边人,慢慢地扩大开去,久而久之,便能造成一种新的风气。个人能力虽小,但星星之火也可以形成燎原之势。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历史上有成就的湖湘人物哪一个不是如此?尽一己之能,以移风易俗为己任,倡导一种忠诚、拼命、担当、清廉的正能量,很快就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人人以清廉自警,个个以清廉为荣,这正是榜样的力量。

韩非云:“所谓廉者,必生死命也,轻恬资财也”。将廉看得重于生命,一个人不管做人还是做官,有了这样一种自信和自觉,自然就能超拔于一般人之上。一个地方的人如果有了这种自信和自觉,就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我希望这种清廉精神能够永远在湖湘大地上传播开去。

刘绪义:先生对湖湘后学的期望殷殷可畏,您最想送给我们的一句话是什么?

周敦颐:我最希望大家能记住一句话:官清赢得梦魂安。

 

责编:曾璇

来源: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