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16-06-21 06:47:47

依偎在山水怀抱深处的仙阳湖犹如一幅水墨画卷。李寒露 摄
编者按
今年4月,省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组委会组织评选出全省第二届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为进一步集中宣传推介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省民宗委于6月中旬,组织媒体赴入选的第二届10个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实地进行采访。从今天起,《湖南日报》开辟“民族团结进步行动——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专栏,对这批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进行报道,以展示这些村镇独特的民族风情、田园风光和民俗魅力。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记者 李寒露
青山环抱,碧水映带。石门县维新镇仙阳湖社区,一个土家人聚居的千年古镇,就隐藏在湖光山色深处,美丽而神奇。“金仙阳,银渡水,有钱难买商溪水”。民谣里,对“仙阳”就用了一个“金”字作修辞,可见其“金贵”。
6月中旬,记者随“民族团结进步行动——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报道小组,走进仙阳湖社区,目染青山绿水,不禁被养在深闺的仙阳湖之美深深陶醉,更为这一方特有的土家风情而着迷。
这天,当地76岁的皮影戏艺人郑绍洋、68岁的三棒鼓艺人盛克义、58岁的土家山歌艺人梁功楚,齐聚仙阳湖畔。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对当地艺术依然热爱不已。利用一张办公桌,3人搭好简易戏台,以郑绍洋为主角,一折土家特色皮影土地戏精彩上演。
在维新镇政府一间办公室里,生于斯、长于斯的几个“仙阳人”,对“金仙阳”的发展变化感慨万千。仙阳湖社区是维新镇镇治所在地,位于仙阳湖边。仙阳湖又名皂角湖、皂市水库,是大型水利工程——皂市水利枢纽拦坝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维新镇古称仙阳,早在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仙阳即为古渫阳县治。《水经注》载:“渫水东经渫阳县南。”上世纪80年代,省文物考古队在仙阳发掘出湖南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东周时期古城遗址,为仙阳古镇增添了神秘色彩。
随着国家重点工程皂市水库建成,昔日古镇被淹没水底。10年前,维新镇实施古镇恢复重建工程,先后投入6亿多元。粉墙黛瓦、青山水影,凤凰涅槃、古镇再生。
傍晚时分,记者登上古镇北侧山顶。放眼望去,吊脚木楼点缀山间。俯瞰古镇,依山偎水,犹如一幅水墨画。青山如黛,是立在门前的画屏;湖面未磨,是支在檐下的明镜。山,在这里切割成幽深峡谷;水,在这里是未调色的自然画卷。
谈起仙阳,维新镇党委书记夏永新言语中尽是诗情画意:“峡峪河十里画廊,生长着上千亩野生腊梅群;热水溪温泉,是少见的露天温泉河;树龄1400余年的重阳树,如一柄巨伞,庇荫见证仙阳这个土家古镇的繁衍与兴盛。春天田畴花似海,秋日稻熟黄似金,牛羊成群,鸡鸭满笼,鱼跃清涟,鸟鸣窗棂。世代居于此的土家人,就生活在大自然唯美的风景里。”
融山、湖、林、岛于一体,集溪、瀑、石、洞于一身,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实施旅游新攻略,“金仙阳”现在不仅成为全省首批文化惠民基地,而且成为全省特色旅游名村,为当地土家人开辟了一条广阔的致富之路。
近年来,维新镇党委、镇政府着力挖掘整理当地土家特色文化,在古镇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如“潇湘文化论坛”、“长株潭汽车露营”、“重走红军路”、“全国库钓大赛”等,让“金仙阳”人气越来越旺,美誉远闻。
记者还从石门县交通部门了解到,宜张高速湖南段(湘鄂界至张家界段)建设已纳入省“十三五”规划,预计明年可动工。宜张高速建成通车后,将使张家界、壶瓶山、三峡等“重量级”旅游景区紧密相连,而处于其关键点位的“金仙阳”,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关链接
地理位置与特色看点
石门县维新镇仙阳湖社区位于石门县中西部,处于皂市国家水利风景区内,距石门县城和茶禅祖庭夹山寺50多公里,距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60多公里,距武陵源风景区90多公里,距长江三峡120多公里。
这里自然风光旖旎,依山傍水,高峡平湖,植被茂密,拥有流量大、温度高、富含矿物元素的天然温泉。这里文化遗存深厚,始建于春秋战国的渫阳古城是石门土家族正宗发祥地,集中连片的粉墙黛瓦、土家封火墙建筑群气势恢宏,土家山歌、皮影戏、蚌壳舞等民俗文化多姿多彩,休闲垂钓、温泉野浴、采摘野花、品尝果蔬等特色旅游活动深受游客青睐。
责编:李真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