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纪念:三湘大地的丰碑

  新湖南客户端   2016-09-30 12:43:50


(图为湖南烈士纪念塔  童迪摄)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周红泉 实习生许慰怀 通讯员邓文艳 胡华林综合

导读

三湘四水,忠魂激荡。

你是否知道,今天是国家第三个“9.30”烈士纪念日?

在湖南这块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有无数的三湘儿女献出宝贵生命,其中收入《三湘英烈传》的就有12万之多。

灿若群星的三湘英烈中,有毛主席的6位亲人,有贺龙元帅的5位至亲,有何叔衡、蔡和森、夏明翰、向警予;还有罗盛教、欧阳海、谭千秋等新中国成立后的英烈……

每一个名字都让大地含悲,苍天噙泪。细雨连绵,诉说无限哀思;松柏苍翠,辉映英雄不朽。

“不能让他们的血白流,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湖南烈士公园烈士纪念塔前,74岁老者覃瑞现白发苍苍,一字一顿。

岳麓山,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石青台阶,树荫环绕,尽显历史沉重。纪念碑前放着黄菊,侧耳犹闻枪炮声。

这是今年刚升级为“国字号”的烈士纪念设施。由于相隔较近,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三陈欢同学,常在课余时间到这里以及黄兴、陈天华等先烈墓地瞻仰。每次都让她热血沸腾,不能自已。

“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有了一个繁荣、强大的祖国,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烈士们的牺牲、奉献,铭记他们的英雄事迹。”

英烈虽逝,长存我心。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没有精神和凝聚力的民族是涣散的。今天,我们追寻的是一个个烈士,也是触摸国家的沧桑历史;缅怀是为了唤醒记忆,纪念是为了缔造未来。

他们的名字,如同一座座丰碑,矗立在三湘大地,激励着你我,勿忘烈士们无怨无悔的追求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英勇不屈的无畏精神,热爱生活,在自己的岗位和事业上,奋勇前行。


我们为您梳理了湖南新增13处以及原有的8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国庆假期,除了游览风景,不如也带着孩子到这些地方瞻仰先烈,感受爱国情怀。


1.杨开慧烈士纪念园,位于长沙县开慧镇,建于1966年,占地约84000平方米。杨开慧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1月英勇就义,时年29岁。墓地后方黑色花岗石巨屏镌刻有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先生也安葬在园内。

2.茶陵烈士陵园。茶陵是著名革命老区,被屠杀的群众达57000多人,牺牲的烈士6527人。茶陵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130亩,馆藏文物30余件,墓区有600余座烈士墓,葬有谭思聪、陈学道、李炳荣等著名烈士。


3.耒阳烈士陵园。耒阳是湘南红色区域的北大门,是湘南暴动的主要地区之一。陵园始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288亩。烈士墓区有600余座烈士墓,葬有著名烈士陈芬、毛泽建、贺恕、蒋啸青、邝鄘、刘泰;其中贺恕、蒋啸清、刘泰三人的入党介绍人都是毛泽东。


4.张家界烈士陵园。张家界是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有3800多大庸青年参加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壮烈牺牲者近千人;白色恐怖后,被正式认定的烈士达2100多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00多名。


5.龙山烈士陵园。龙山是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曾一度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茨岩塘是省委机关的驻地。1935年12月红军主力突围后,被国民党杀害的革命者有2500多人,后被追认的烈士有2015人。


6.浏阳烈士陵园。浏阳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是革命老区。浏阳是谭嗣同、唐才常、焦达峰的故乡;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会师地。先后有寻雅洲、李白等1 6 7 5 8名优秀浏阳儿女英勇牺牲。 浏阳烈士陵园始建于2011年。有烈士墓位1200座,已迁葬入园散葬烈士墓876座。

7.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永顺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著名革命老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心脏,也是党领导的长江南岸最后一块根据地,它培养的红二方面军是红军会师陕北三大主力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仅永顺县就有3600人牺牲,两年多时间里,永顺县人口由23万人减至21万余人。永顺塔卧烈士陵园建于1979年。两块巨型石碑,分别铭刻红二军团24名团职干部和红六军团31名团职干部烈士英名。


8.炎陵烈士陵园。炎陵烈士陵园建于1978年。炎陵是著名革命老区,也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是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中共最早的党员、党的创始人之一何孟雄、南昌起义的组织者之一孟湘鉴就来自炎陵。三万炎陵优秀儿女为保卫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献出了宝贵生命。


9.湘阴烈士陵园,始建于2005年,占地面积280亩,湘阴是革命老区,有任弼时,陈毅安及革命烈士谭汉镇、张四维、陈敬安、曹克人、周九银等一大批为党和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先驱。这里成为群众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10.湘潭烈士陵园。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著名军事家彭德怀的故乡。百余年来,1840名湘潭籍烈士为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及人民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1949年9月13日,衡宝战役,又称中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130位烈士将身躯留在湘潭这块红色土地上,湘潭人民为了纪念他们而修建了烈士墓。,后修缮并新建了纪念碑、广场、烈士墓区、英烈墙、烈士事迹陈列馆等纪念设施。


11、南岳忠烈祠陵园。位于南岳衡山香炉峰下,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原国民政府在大陆唯一一处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的大型烈士陵园。祠宇周边为阵亡将士墓葬区,占地面积200余亩,有37军60师、140师、16军53师、14军、70军19师、54师、74军等7座集体墓,有彭士量、郑作民等12座抗战将领个人墓,安葬抗战阵亡将士忠骸3040具。




12、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公墓位于岳麓山东麓赫石坡,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长沙会战”牺牲烈士的重要纪念地,安葬了第七十三军参加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和湘西会战牺牲的数万将士骨灰。


13、宜章烈士陵园:宜章县是湘南起义的策源地和首义地,是著名革命老区。1928年,朱德、陈毅领导和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打响了湘南起义的第一枪;二月,工农革命军和农民武装配合痛歼了来犯的许克祥6个团,取得了在我军战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坪石大捷”。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参加红军的有3700多人,被反动派残杀的群众11533人,灭户1218户,牺牲的革命烈士3414人,被追认的烈士1881人。


湖南8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1、湖南烈士纪念塔,位于湖南烈士公园内。为纪念近百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湘籍烈士建立纪念塔。1957年11月动工,1959年9月竣工,塔堂合一,通高58.6米,汉白玉石碑上“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九个字乃毛泽东于1959年亲笔题写。塔下设纪念堂,堂内陈列湘籍著名英烈生平事迹和革命烈士名册。

2、湖南革命陵园,“长沙烈士纪念墙”,刻录着自辛亥革命后各时期长沙籍和在长沙牺牲的18520多名烈士英名;“烈士公墓”建有“无名烈士纪念碑”,烈士公墓区已安葬41名烈士;“烈士事迹陈列馆”陈列着100多位湖南著名烈士事迹和遗物。

3、韶山烈士陵园是第三批“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位于韶山市政府所在地清溪镇天鹅山上。有毛泽东家六位烈士亲人铜像,以及在民主革命时期光荣献身的140多位韶山儿女的墓碑。

4、平江烈士陵园原名“平江县城关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位于县城关镇中心地段。园内标志性建筑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高25米,寓意着大革命时期平江25万多革命志士和群众惨遭敌人杀害。纪念碑后面是烈士英名录上面记载着平江在册的革命烈士21000多人的英名。

5、华容烈士陵园兴建于1960年,位于县城东北郊的陡岗山。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先后建起了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亭、门楼、陵园路、林园山庄和何长工塑像及将军墓区,展示了华容县历次革命战争中4400多名烈士英雄业绩,珍藏了贺龙、何长工、方之中、朱绍清、董新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在各个时期为革命牺牲的烈士高风、吴芳、蔡协民等同志的遗物、遗照、遗著。

6、醴陵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陵园烈士纪念碑,地下层高3.12米,地上纪念碑高22.7米。地下层为烈士墓室,曾安放400多位烈士的骨灰,2013年全部迁葬到烈士墓区。

7、衡阳烈士陵园始建于1992年,位于石鼓区北郊望城坳山,园区内安葬不同时期的革命烈士106位。

8、湘西剿匪纪念园位于沅陵县城北梧桐山,总面积40.07亩。1949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深入大湘西山区,浴血奋战,一年多时间肃清土匪8万余人。纪念园内石碑上刻着1005名在剿匪中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地方工作人员的名单,以志功勋、永垂千古。


责编:周红泉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