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6-10-29 22:27:10
经济学界的杨端六、文学界的袁昌英、翻译界的杨静远、植物学界的杨弘远……这些在各个领域独领风骚的名字,你也许都知道;但他们竟然是一家人,你可能就不知道了!一起来看看从湖南走出去的这一家子——
父亲杨端六: 国民党中唯一不穿军装的“上将”
杨端六、袁昌英与女儿杨静远1926年于上海。
杨端六不仅是辛亥元老,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任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
《品读武汉文化名人》一书,曾披露了杨端六与毛泽东和蒋介石不同寻常的交往经历。
杨端六讲,毛泽东记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杨端六便与青年毛泽东有过几次交往。当时,他的妹妹杨润余是毛泽东主持下的新民学会的成员,二人得以相识。1920年,杨端六曾陪同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和英国哲学家伯兰特·罗素在中国各地演讲。10月25日,他们来到长沙,分别作了三个专题演讲。当时,毛泽东在长沙担任《大公报》特约记者,他把杨端六的话记录下来,并以“杨端六讲,毛泽东记”署名,刊登在1920年10月31日出版的长沙《大公报》上。
尽管毛泽东与杨端六的交情并不深,但毛泽东一直记得他。1936年9月22日,毛泽东从延安给当时的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写信,在信末开列了一个从“宋庆龄先生”到“舒新城先生”的70人名单,以及“一切党国故友、学术友师,社会朋旧,统此致讯”。其中,时任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的杨端六先生的大名,即在这70人之列。
国民党中唯一不穿军装的“上将”
尽管杨端六一生都试图远离政治,但政治从不肯远离他。20世纪30年代初,钱昌照向蒋介石介绍了胡适、钱端升、杨端六等23位社会名流,分批为其讲课。1933年4月,应蒋介石的邀请,当时正在武汉大学任教的杨端六,专门为他讲了两次经济学,从此便得了一个“蒋介石的老师”的名声。
因蒋介石对杨端六非常器重,后来还专门在军事委员会里成立了一个审计厅,要他去当厅长。对此,杨端六以不是军人推辞。但蒋介石为了装饰门面,一定要他出山。于是,杨端六又提了三个条件:不离开学校,不离开讲台,不穿军装,仅利用假期去南京兼职。
蒋介石答应了,甚至还授予他上将军衔!于是,从1934到1937年,杨端六每年假期都会从武汉到南京去任职两三个月。在此期间,他终生穿着长马褂,从未穿过军服,也由此成为当时国民党中唯一一位不穿军装的“上将”。
抗战期间,蒋介石又曾多次请杨端六到重庆去做官,他都以侍奉老母为名婉拒了。
母亲袁昌英:第一位留英女硕士 文学上曾与冰心齐名
袁昌英是中国第一位留英女硕士,当年曾与冰心齐名她的墓,就静静地躺在醴陵西山街道一个小村里。
袁昌英因创作《孔雀东南飞》三幕剧出名,所以又被誉为“从爱丁堡飞出的‘孔雀’”。
1894年10月11日,湖南醴陵八步桥乡耿境坝村,随着一声新婴的啼哭,一个官宦家添丁了。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历任民国大学部部长,云南、山东、安徽财政厅厅长等职的父亲袁雪庵,给这位女婴取名:袁昌英,号兰子、兰紫。
袁昌英幼时是在老家醴陵上私塾。20岁那一年,她被父亲接到上海,进入教会学校中西女塾学英文,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1916年,袁昌英赴英国留学,在爱丁堡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时,结识了周鲠生、皮宗石等一群湖南籍热血青年。也就是在那一年,她认识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杨端六。
1921年7月,袁昌英获硕士学位后回国,与36岁的杨端六结婚,后在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院教授英国文学史。1926年,袁昌英再次出国,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深造,两年后学成归国,任上海中国公学教授。
“珞珈三杰”中的大姐
沈从文曾称袁昌英是“湖南留法女作家最露面的一位”,也是“目前治西洋文学女教授中最有成就的一位”
1932年起,袁昌英开始在武汉大学执教,主讲英法文学史、戏剧史、名著选读,并成为“珞珈三杰”之一。
“珞珈三杰”是袁昌英、苏雪林、凌叔华,当时在武汉可谓家喻户晓。三人中,袁昌英年龄最大,学历最高,资历最深。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同为好友的三人诗情满腹,时常砥砺切磋,常有佳作问世。在珞珈山的日子,袁昌英一边授课,一边坚持写作,完成了20万字的《法国文学》。
在此之前,袁昌英出版了成名作《孔雀东南飞》的剧本,其新意给沉闷的剧坛带来了一缕新气息。作家王哲甫说:“袁昌英的戏剧虽然就只有这一集(按:指《孔雀东南飞及其他》),已使她在文坛上占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而两次出国留学,多处执教授业的经历,丰富了袁昌英的写作内容。袁昌英创作的散文《游新都后的感想》,与朱自清、俞平伯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文坛被誉为“鼎足而三”。抗战前,袁昌英陆续写了不少散文、杂文、评论,结集为《山居散墨》、《忙》等。
可以说,从文学史到学术史,袁昌英都是不可忽视的大家。沈从文曾称袁昌英是“湖南留法女作家最露面的一位”,也是“目前治西洋文学女教授中最有成就的一位”。
女儿杨静远:大翻译家 《彼得·潘》的翻译者
杨静远于1923年2月生。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英语系硕士。
杨静远不以文学知名,但她翻译的《杨柳风》和《彼得·潘》,文笔优美清丽。她10岁的时候才有一个弟弟,之前的她是家里娇宠的独生女。父亲崇拜诸葛亮,名字就取自孔明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她的译作有《哈丽塔·塔布曼》、《勃朗特姐妹研究》(编选译)、《夏洛蒂·勃朗特书信》、《勃朗特一家的故事》、《勃朗特两姐妹全集》(10卷)、《彼得·潘》、《杨柳风》、《英国名家童话选》等。著有《炼人学校—五七干校生活一千日》、《写给恋人》、《让庐日记》等。
她这辈子最珍视的作品不是那些影响深远的译著,而是自己与恋人几十年通信的记录《写给恋人》。外人看杨静远的译笔,宁静美丽,恐怕很难想到这样的文字是在她患有白内障的情况下,由先生念一句她翻译一句出来的。
儿子杨弘远:著名植物学家 创建中国第一个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弘远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全家曾随国立武汉大学迁往四川乐山,1946年迁回武汉后,杨弘远才开始接受正规学校教育。
杨弘远从小就对动物有兴趣。上初中时,杨弘远由于对功课不太用心,但沉迷于生物,尤其喜欢猿猴。他从大量课外书籍中搜索到有关猿猴的描述,将其中关于各种猿猴的文字与插图摘抄下来,然后综合整理,编成《猿猴辞典》。
1950年,杨弘远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杨弘远将第一志愿瞄准了武汉大学的生物专业,并被顺利录取。由于不喜欢解剖台上解剖动物时的场面,杨弘远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植物学上。
大学4年,为了致力于植物探究,杨弘远“斗胆”违背一年级学生都要下乡去参加土改的规定,向学校提出和二年级学生一起到宜昌去做高山实习。
1954年大学毕业前夕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填写:第一志愿“高山勘察队”、第二志愿“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第三志愿“综合大学生物系”。结果被分配到本校本系担任助教工作,于是便走上教学岗位。每周4次实验课,他还抽空自己做实验,阅读俄文版植物解剖学教材,看到新奇的内容,就摘译下来。
1955年夏,杨弘远被调到达尔文主义教研室(后更名为达尔文主义与遗传学教研室)协助来校讲学的苏联专家工作。尽管当时杨弘远只能帮助收集翻译专业资料、旁听专家讲课和与研究生的谈话而与当研究生无缘,但他用心观摩苏联专家指导研究生的每一个环节。
同时,他从苏联专家带来的大量俄文书籍中,意外看到一本《被子植物胚胎学》,从而引发了对探索植物有性生殖的兴趣。同期,杨弘远还与刚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周嫦共事,最终结为终生伴侣。
在反“右派”斗争中,母亲袁昌英被划为“极右分子” “历史反革命分子”,被开除公职,监督劳动改造。父亲杨端六也因自身历史问题和老伴的处境而备受打击。随后的两年间, 杨弘远先后两次下乡,直到1962年才回校稳定开设植物胚胎学课程。
回校开课后,杨弘远给学生授课,每讲一遍就修改充实次讲义与实验指导,力求在讲透基本内容外多向学生介绍最新研究进展。在最后一次编印的教材中,杨弘远参考了167篇论文与专著,且大多是俄文与英文文献。教学之余,杨弘远每年春夏进行田间检验,秋冬转入室内工作,先后在小麦、油菜、芝麻等作物上开展研究。 最后,他选定受精生物学方面研究相对薄弱的芝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取得了进展。
随后,杨弘远将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科研成果予以整理,先后在《植物学报》《遗传学集刊》《湖北农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杨弘远先后主持一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及欧盟国际合作项目,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第一个发育生物学全国重点学科,在花粉原生质体、精细胞、卵细胞、合子等的分离、 培养、融合、转化及有关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特 色、前沿性的成果。
2010年11月18日,杨弘远因食道癌去世。
(新湖南客户端综合自新华网、光明网、百度百科)
责编:朱晓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