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捷生口述,父亲贺龙为什么没有回过家乡

  《文史博览·人物》   2016-12-04 09:34:43

贺捷生,贺龙元帅的大女儿。1935年11月19日,她在故乡桑植出生刚19天,就被当时担任红二、六军团军团长的父亲和同为红军战士的母亲背在身上或放在马背上的摇篮里,带着去长征,是跟随父母长征的四个孩子之一。

她回忆了记忆深处的长征往事,讲述了在长征中的亲历,以及记忆中的毛泽东、萧克、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片段声影。这些感动而珍贵的历史片段,让我们再度重温八十年前,那场刻骨铭心的长征之行。

贺捷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军旅作家。1995年退休后,她集中精力从事历史研究工作及文学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主席的贺龙和女儿们在一起。(后排:左一贺捷生、左二贺晓明、左三贺黎明)

“我是红军的孩子”

☞湖南桑植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也是贺龙元帅的家乡。据说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出发长征时,您刚刚出生19天?

贺捷生:1935年11月1日,我母亲在桑植生下我。那天,我父亲派来照顾她的卫生员因事外出了,屋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就在这时,我急不可待地出生了。我母亲蹇先任是个坚强无比的女战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什么困难没有经历过?屋里没有第二个人,她自己果断地拿起剪刀,剪断了脐带。

☞您的父亲如何知道消息的?

贺捷生:我父亲贺龙正在前方打仗,王震同志正在桑植养伤,他知道我妈妈生了后于是立即给我父亲发了一个电报:祝贺贺军团长生下一门迫击炮。“迫击炮”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器。

☞您父亲何时真正见到你?

贺捷生:出生时,我父亲已年近四十。在我之前,还有我母亲的几个孩子都先后夭折。父亲在前线听到我出生的消息,欣喜若狂。刚好部队打了大胜仗,他喜上加喜,骑上他那匹高头大马,火速赶回洪家关的贺家老屋,一进房门就把我抱起来。

当时,大家商量着给我取名。部队的副总指挥,我的姨父萧克说:“小毛毛一出生,部队就打大胜仗,是个好兆头。正好总指挥姓贺,就叫她贺捷生吧!”我又姓贺,所以祝贺胜利,永远都要打胜仗。我爸爸用湘西话说“要得,这个名字很响亮”。


▲贺捷生

☞您从一出生开始,就走上了长征的路?

贺捷生:1935年11月19日,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长征。那时,我生下来才19天。还在月子中的我母亲蹇先任拄着拐杖,我则被放在一只由小骡马驮着的摇篮里,铺上稻草和棉絮,从此成了这支浩浩荡浩荡荡的长征队伍中的一员。

☞当时国内形势不稳,兵荒马乱,作为一个红军家庭,要付出相当大的牺牲。

贺捷生:长征开始时,我们家一起上路的有十口人。除我自己,还有我父亲贺龙、母亲蹇先任,姨父萧克、幺姨蹇先佛,舅舅蹇先超,表哥向楚生、向楚翰(姑姑贺满姑的儿子),堂叔贺文岱,叔祖父贺勋成,一家十口举家长征。如果算上幺姨蹇先佛肚子里的孩子,就有十一口人。

“父亲真的把我弄丢了”

☞长征途经中国11个省、翻越大江大河雪山草地,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屡屡突破人类生存极限。在这一路途中,能否回忆一些刻骨铭心的瞬间?

贺捷生:我们刚刚上路不久,就遇到了麻烦。在过澧水河的时候,敌人的飞机来了,把炸弹扔到水里,水柱有几层楼高,小骡马受到惊吓,躺在筐里的婴儿滚了出来。大部队已经走远了,天也黑了,我母亲抱着我走了好几里路,当终于听到嘀嗒嘀嗒的马蹄声时,我妈妈说:“你爸爸来找我们了”。

☞长征路上的危险和艰辛,考验着每一个红军将士,甚至都考验着襁褓中的婴儿。

贺捷生:一个懵懂的孩子,饿了,尿了,骨头被小骡马颠得快散架了,我只会哭,不停地哭。久而久之,如果我不哭了,叔叔、伯伯和阿姨们反倒感到不习惯。因为,一旦我不哭,多半是病了,哭不出来了。

有一次,我病得很重,不吃不哭不睁眼,长征路上又没有药。当地老百姓告诉妈妈一个偏方:用百年老灶的土,加上蛋青和成泥,糊在我的肚脐上。这个偏方还真管用,两三天后我又有力气哭了。父母听到我的哭声,悬着的心才放下了。

☞红军一路行军打仗,往往遇到危急的突发状况。您是否遇到过生死瞬间?

贺捷生:我母亲带着我几次与部队失散,幸运的是每次都化险为夷。但有一次,父亲真的把我弄丢了。

那时,他的军大衣很大,加之那时候他人已经很瘦了,用皮带往腰上一扎,把我塞到怀里,裹上大衣刚好合适。没想到在行进过程中,队伍突然遭遇一队敌人的骑兵,经过一阵兵荒马乱,我父亲指挥部队将敌人打退了,当他习惯性地摸了摸怀里时,大吃一惊:孩子不见了。于是调转马头,顺着原来的路往回找,找了许久,终于看到走在队伍后面的伤病员,手里正抱着一个啼哭的孩子。

后来他们告诉我说,“那个时候你爸爸脸都吓白了,他千军万马都打过了,什么仗都打过了,从来没有害怕过,这一次他可能是真正的害怕了。”

☞和您一样的红军家庭,在长征中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贺捷生:很多次命悬一线,我挺过来了,但是,很多襁褓中的婴儿、红军指战员倒下了。

除了我,在红二方面军将领中,又有三个婴儿在过草地时出生:政委任弼时的女儿任远征,坚持到了陕北;副总指挥萧克的儿子萧堡生,到达陕北后,由于抗战爆发被送回慈利的外公家,后来不幸死于日寇的毒气弹;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的儿子由于早产,还没走出草地,就不幸夭折。

我的二舅,十六岁的蹇先超是一名红军卫生员,在背伤员爬雪山的时候,他冻僵在雪山上,再也没有起来。大雪封山后,连尸体都没找到。我父亲、母亲派了肖克将军,肖克也是他的姐夫,捡了几块石头,雪山上的石头也是很难捡,放了一顶五角星的帽子在那里。你说怎么向我的外公外婆交代呢?



(贺捷生晚年重返童年生活过的湘西芷江小镇


我像个飞起来的包裹,重重地摔在草丛中

☞您提及您父亲后来经常向您讲起长征过草地时的艰难。

贺捷生:在过草地时,荒无人迹,满目苍凉。母亲把干粮分给丢了干粮的小红军;身为总指挥的父亲也断了粮,我常被饿哭,得吃野菜充饥。那个草是怎么吃的呢?大人有牙齿小孩没有牙齿咬不动,所以只能把草磨碎了,我父亲就用他的手来喂我,我大概饿得太急了,他说哎呀,幸亏这个“齐天大圣”没有长牙齿,否则我的手给咬断了。

☞您当时是襁褓中的红军小战士,最危险的情况是什么?

贺捷生:在乌蒙山,部队趁夜突出重围,走几十里山路不能出声。我被母亲用小被子死死捂住,差点背过气去。过了封锁线,父亲看见我们累得喘不上气,就把我接过去,用大衣裹在怀里,指挥队伍奋勇向前。偎依他那温暖的胸膛,我仿佛回到了母亲的肚子里,仿佛那一路上嘀嗒嘀嗒的马蹄声,仍是母亲的心跳。

(少年贺捷生寄养在湘西时的照片

在一个山垭口,两边山头上突然出现了敌情。父亲拍马迎战,调动部队迅速把敌人压下去。就在他指挥部队迎敌的时候,我像个飞起来的包裹,从他怀里被颠了出去,重重地摔在草丛中。

毛主席让我又回到了父母身边

☞在您的记忆中,是否还记得与您父亲一同战斗的老一辈革命家?

贺捷生:在我周岁的日子里,我和母亲跟随红二方面军到达陕北。在这里,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的三大红军主力,即将改编为开赴抗日战场的八路军。

一天,林伯渠伯伯来看母亲,见我又黄又瘦,始终被母亲抱在怀里,奇怪地问她:“孩子一岁多了吧?怎么还要抱?让她自己去玩吧。”母亲对林老说:“孩子跟着我们长征,餐风宿露,吃野菜,喝雪水,发育不良,两条腿至今还是软的,不能站立。”当天,林伯渠伯伯就给母亲送来一条羊腿。此后,母亲每天削一块羊腿肉,用搪瓷缸炖成羊肉汤喂我。慢慢地,我能站立起来了。

☞到达陕北后,您曾与父母分离过一段时间。但您说您只想跟着他们回到红军队伍中去。

贺捷生:经过各种劫难,我被父母带着,一路千辛万苦跌跌撞撞走到了陕北。随后不久,父亲率领的红二方面军进驻陕西富平庄里镇,我则由在延安工作的母亲带着。母亲下部队后,就将我寄养在农户家里。

那个时候我最不愿意到那个人家去,看到穿军装的男的就叫爸爸,穿军装的女的就叫妈妈,要跟着他们回红军队伍去。有一次我父亲到延安来开会,他先去看我,我正好从人家的炕上掉下来了,头也是紫的,身上大概也有,他看了很心疼。

▲贺捷生陪同邓颖超妈妈参观红军长征图片展览

因为老一辈革命者的体恤,您又回到了父母身边,回到了红军队伍中?

贺捷生:肖克、王震,我父亲的爱将这些人就给毛主席写封信,说贺胡子很想念他的女儿,他的女儿有病,他去看了满身都是伤,是不是让主席把孩子送到庄里来。

在毛主席的关心下,一岁多时,我从延安就被送到富平庄里镇,回到父亲身边,母亲也隔三差五地来看我。从长征中一起走过来的叔叔阿姨见到我都十分疼爱,生怕我再饿着,总是拿吃的东西给我。时任关东特委书记的习仲勋前来同父亲商谈工作时,看到我有肚子胀、腿骨软的毛病,特意请来一个当地有名的中医给我治病。

亲再也没有回去桑植

☞您在不到两岁时,再次与父母分开,之后一直辗转洪江、吉首等地,十多年颠沛流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回到父亲身边。

贺捷生:抗战爆发后,父亲率领的红二方面军被改编成八路军120师,在誓师出征之前,担任师长的父亲忍痛决定,将我托付给他领导南昌起义时的两个老部下秦光远和瞿玉屏带回湘西寄养。

当时,我不到两岁。那天我父亲跟我说,我带你去骑马去。我最爱骑马了,我就去骑了,然后他说他们两个人等下会骑马把你送回来,我现在要去处理一个文件。我就被他们给骗了,走到觅子镇的时候我妈妈哭了,爸爸也哭了,我也哭了,反正就是哭成一团。

☞作为红军家庭,投身革命做了大量牺牲。当年不到10万人的桑植县,投身革命的有近五万人,他们大部分没有等到革命胜利就死了。

贺捷生:父亲带出去那么多的子弟都没有回来,他很难过,那时候有很多人给他写信,找他们的孩子找他们的哥哥找他们的丈夫,那个信就像雪花飘一样的,我父亲每次看到桌子上的信件心里都是很难过的,他的眼睛都是红红的。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出发长征,从那以后,父亲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桑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无法面对那么多失去亲人的父老乡亲。

☞回望红军长征80年,您对这段特殊的经历有何感慨?

贺捷生:红军长征胜利80年了,我也80多岁了。因为长征时我实在太小了,所以我的长征,是被父母和无数的叔叔、阿姨抱着或背着“走”过的,是被小骡马驮着“走”过的。长征一年,在这条充满险恶也充满希望的道路上,那日日夜夜回响在耳边的“嗒嗒”的马蹄声啊,早已刻入了我生命的历程中。

责编:李莉芹

来源:《文史博览·人物》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