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向显军:做个实干派设计师

  新湖南客户端   2017-01-13 17:31:44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硕 摄影 龙合辉

2016年成功收官,向显军带领的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建筑三院取得傲人成绩,全年中标18个项目,合同额5639.5192万元,到账3800万元。近二十多年来,省建院约80%的传统建筑项目都落在他的肩上,由于项目成果丰硕,“传统建筑专家”、“古建筑专家”便成为了向显军颇具个人特色的标签。与高校古建筑专家不同,身为省建院建筑三院院长的向显军显然不是一个拘泥于学术理论的设计师,在他与官微君的对话中,处处显露着建筑设计实干家的派头。


从规划室走出来的建筑设计师

“我挺喜欢建筑设计这个职业的,因为正是我的兴趣所在。”看得出,作为工作单位技术骨干的向显军很享受当前工作。他说话节奏特别快,声音也大,聊起任何一个工作话题都刹不住车,饱满的热情很容易感染到和他交流的人。

喜欢这个职业和小时候的经历分不开。向显军是在湖南家乡的巷子中长大的,巷子里,“张家祠堂”、“马家祠堂”等鳞比栉次地从巷子两边延伸开去,跳出生活圈的古建筑样式引起了少年向显军的强烈兴趣,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直到1985年,他考入武汉城建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攻读风景园林专业,儿时的好奇在后来求学的过程中都解决了。“学风景园林需要学古建筑,在课堂上,我知道了什么是马头墙、什么是花窗,这些都是从前在祠堂中看到的东西。”

1989年,向显军大学毕业被分配进省建院当时的规划室。工作的第3年,他迎来了一次重新规划职业生涯的机会。当时省建院要投一个古建筑的标,项目不大,但是离交标时间只有一个星期,院里把这个任务给了他。他没有半点含糊,花了一个星期加班加点完成,并顺利中标。向显军回忆说,由于时间紧迫,在当时九个投标中,他的方案不是完成度最高的,但却是最有特点的。中标后,领导看出了向显军身上的未被完全开发的才华,问他到底是要做风景园林还是建筑设计,向显军坚决选择了建筑设计。

一纸标书,改变了向显军的职业生涯。从此,向显军在建筑设计领域就像离了弦的箭,直奔未来。“我来省建院之后,省建院80%的传统建筑都是我在做,天子阁、文昌阁、花明楼等都是我做的项目。”其中,湖北宜都合江楼是他最满意的项目,因为它激发出了很多他对传统建筑的想法,并都一一实现了。他坦言,“2008年距离我第一次投标已经有13年的时间了,13年的时间,我的专业修养和对传统建筑的认识度都被拔高了,做起来更觉得心应手。”修炼精湛的技艺是建筑师一辈子的事业,向显军认为,建筑师就是应该一辈子都在学习,不断总结,吸取从前的教训。“在规划室的工作经历是很有帮助的,我现在做建筑,比如在做大的住宅小区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宏观的概念,会把商业综合体、交通关系、场地和地形等要素统筹起来进行考虑,更注重城市和建筑的关系。”

(刘少奇故里)

(湖北宜都合江楼)

(湘潭万楼)

逆袭的两样“法宝”:抓技术抓市场

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向显军带领的建筑三院取得了傲人成绩,出色完成了年初定下的各项工作指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中标和原创项目很多,而且都是大型公建、医疗、旅游等项目,非常有影响力。

刚带团队的时候,向显军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那时候建筑三院(原二所)产值一年是一千多万,而别的团队都是三四千万,差距都是成倍的。但他骨子里韧性十足的个性不准他有半点灰心,他一直抱着足量的希望鼓励团队一起拼搏。

迅速蹿红的业绩和好管理是分不开的,作为建筑三院院长,向显军在带领团队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秘诀。

“长久以来,我一直抓的只有两件事情——提升团队的技术力量和市场开拓,用‘两条腿’同时走路。对于设计单位来讲,没有市场、项目,一切都是假的,同时,有了项目还需要人来完成,所以技术又是极其重要的。搞建筑的技术不行,在外腰杆都挺不直,在内也支持不好业务发展。只要是我在带团队,我就一定会狠抓这两件事情。”

这套做法短时间内效果并不明显,但时间一长,益处就显现出来了。近三年,向显军明显感受到前期努力的效果,“比如今年,就是从前慢慢积累的客户资源开始发力的结果。”

懂得变通,拥有与时俱进的的思想意识,也是向显军作为领导者的制胜思维。他一再地强调,建筑设计这个职业,核心的东西是不变的,都是追求价值最大化,强调投入和产出。在这样的前提下,建筑师综合素质就显得很重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业主,考虑的问题不一样,打交道的方式也不一样,只有对相关知识把握全面,才能应对市场的变化。

这几年建筑三院做的医院项目比较多,他以此举列:“从前做湘雅医院的项目要20万㎡,算规模大的,现在不一样,70多万㎡都是有的。项目面积的改变带来不是简单的增减,而是颠覆式的设计理念的转变,所以设计的过程也是转变观念、不断总结创新的过程,要审视传统的医院有什么问题,现在的设计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应酬什么的我不擅长,但我知道要把经营做好,靠的是技术。”在靠技术吃饭这件事情上,向显军有着充分的团队自信。有一个江西萍乡的综合体项目,甲方去过几次长沙运达广场,了解到是向显军团队做的,主动找到了他们。团队毫不怠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将每个专业对这个项目怎么理解,如何开展工作一一道来,甲方听后很认可,前后沟通了两次,项目就确定下来了。

(江西萍乡润达国际城市综合体)

带团队也有关键词:鼓励、民主和积累

带好一个团队,关键在于带好一群人。

向显军的团队很年轻,他擅长“鼓励疗法”。他经常给自己的团队讲,作为一个建筑师,要实现自我价值,就要不断创新,让设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他也鼓励大家在工作过程中不要惧怕挑战:“只要有项目,不管从前是否做过,我们都要接,我相信项目没有那么复杂,接到以后,我们就要把它当成一个课题去攻克。”

常德武陵阁步行城改造项目出自他们团队,时任湖南省省委书记的徐守盛两次去常德都赞赏这个项目。在接这个项目之前,团队并没有此类项目的充分经验,而且由于之前有其他单位做过简单的一期工程,到他们手上的二期项目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整个团队压力很大。向显军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拼搏“小宇宙”带领大家动脑子。向显军的带头示范起到了作用,整个团队的精神之火被点起来了,项目顺利完成。

(常德武陵阁步行城)

项目方案的决策上,向显军也是愿意冒险的,他说,只要项目有激情,天马行空,哪怕成功的概率只有一半,他也愿意支持团队中的年轻人。

向显军也强调自己和团队伙伴之间很民主,不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我们现在做一个医院的项目,我就建了一个微信群,大家各自发来效果图,一起在群里随时讨论。”他的做法得到了团队成员的喜爱,学术面前,人人平等。

(常德第一中医院)

“现在年轻人更喜欢在深钻某一方面,系统性和综合性还有需要磨砺。”这是向显军对年轻人提出的要求。“他们有自己的亮点,很有点子,但是却缺乏全盘掌控的能力。”他习惯从一个小项目开始亲自带一个年轻人,提点设计过程、设计思路,通过多个项目不断地引导、总结和指出问题,大家成长迅速。

强调磨砺和积累,是因为向显军对建筑和经验关系有着感悟。他说,一个建筑师能不能真正驾驭好一个项目要看他的经验,而一个项目当时能不能出彩,和当时的灵感有一定的关系。有经验的建筑师做出的项目方方面面相对会完善一些,是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的。“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宅来看,五六十年代的房子是要能住,七八十年代的是两室一厅,厅却很小,到了后来,电视变大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客厅就必须变大厅,再往后又要有两个厅。所以做设计的就要多研究人的行为模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对市场要有一定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现在很多人对于建筑过时不过时总是停留在建筑的表面形式上,这还是相当有局限性的。”

责编:王铭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