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旅游 2017-01-22 01:28:20
原题:致青春:一座北京城 30年中国摇滚史
书写中国摇滚的历史,一定离不开其发源地:北京。1986年,随着崔健的一首《一无所有》响彻北京工人体育场,中国摇滚乐有了标志性的开端,摇滚乐从这里向其他城市辐射,从而形成影响。这座城市见证了崔健从流行歌手变成“摇滚教父”,也见证了窦唯从高唱《无地自容》的长发摇滚青年转而成为实验音乐的探索者,唐朝、魔岩三杰、郑钧、许巍……你所知道的几乎所有摇滚乐实践者都曾在这里唱响中国,在这里留下余音。
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摇滚正式进入第三十个年头。2017年初,凤凰旅游特邀出道16年的独立摇滚乐队果味VC主唱孙凌生、吉他手刘子滔以及坏蛋调频创始人王硕,乘坐搭载哈曼infinity音响的宝骏560律动版重走北京摇滚之路。一座北京城,30年摇滚史,让我们一起探寻隐秘在这座快速更迭的城市里那些不为人知的摇滚地标,迎风向前感受摇滚精神。
文字:王硕
责编:许玥

中国摇滚30年从“一无所有”开始
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觉得北京文化只存在于胡同,直到后来作家王朔出了《我的千岁寒》,人们才又把北京有两个社会群落的事情拿出来一说再说。除了胡同,北京还有一个社会群落是军队大院。大院儿里的生活,恰如王朔在《动物凶猛》当中描绘的那样,如果你觉得文字不够直观,还可以看看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将它视觉化了。王朔生于1958年,书里描写了他十岁左右的童年,差不多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那个时期的北京军队大院,不仅诞生了作家,还诞生了许多音乐人,比如小王朔三岁的崔健。
这两年崔健比较活跃,选秀当评委,新专辑出版,电影上映,当然,还有演唱会,以及跨年晚会。而他的另外一个“身份”,也在2016年被广泛提及,这个身份叫做“中国摇滚第一人”。之所以被广泛提及,是因为2016年很多媒体上都能见到一个说法——中国摇滚30年。这30年是从哪开始算的呢?就是1986年,崔健的《一无所有》。

崔健的《一无所有》被认为是中国摇滚的开端
走出“禁区”的中国摇滚第一代
崔健成长于北京公主坟的空军大院,沿着木樨地往西开,几乎每一个写有“军事禁区”的院子里,都诞生过至少一位后来的摇滚音乐人。这些音乐人统称为“中国摇滚第一代”,他们包括唐朝乐队的丁武、黑豹乐队的李彤、以及后来给电影《顽主》做配乐的王迪。
关于崔健为何喜欢上摇滚乐,作家朱大可曾在《流氓的盛宴》当中写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崔健所在的空军大院,有一个林姓大哥哥,他在60年代末期听到了Beatles,曾经购置乐器组建乐队,在空军大院的礼堂开过几次“个唱”,当时年仅9岁的崔健站在台下。后来那个林姓的大哥哥死于空难,但是后来,崔健做客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时,对此予以过否认。
崔健的出生地却是在位于三里屯附近的幸福二村。崔健出生于1961年的8月2日,据说,他的父亲十分不满,因为他父亲是北京空军军乐队的演奏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提前一天在8月1日出生。后来为这件事,崔健的父亲苦恼过一段时间,甚至还一度把他的名字改成了“崔建军”。
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那一年的5月9日,幸福二村附近的工人体育馆举办了一场“让世界充满爱”百名歌星演唱会。当时只有25岁的崔健在舞台上演唱了《一无所有》,用摇滚乐点燃了现场。在唱《一无所有》的时候,崔健还是流行歌手,同时也是北京交响乐团一名吹小号的乐手。与此同时,演唱会还诞生了一首歌叫《让世界充满爱》,唱第一句的年轻人名叫常宽,他在前一年,也就是1985年,去日本参加了一个歌唱比赛,拿了冠军。那次比赛的第二名也十分优秀,她的名字叫Janet Jackson。
西餐厅里的摇滚乐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京还没有像样的Live House,演出大多数都在一些西餐厅里举办。
幸福二村附近曾经有一个外交人员大酒店,在90年代初期,那里是为数不多能演摇滚乐的地方。当时办演出的人主要有两位,一位叫盛志民,后来曾任贾樟柯和陈果多部影片的制片,他执导的电影《浮生》曾获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的亚洲最佳电影NETPAC奖。另一位叫黄烽,这几年做过吴亦凡的经纪人。而台下的观众,就有今天的谢天笑。
窦唯离开黑豹以后,在未签约魔岩唱片以前,曾经短暂组建过一支“做梦乐队”。1993年做梦乐队在北京外交人员大酒店的表演如今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当时的演出阵容包括主唱窦唯、吉他吴珂、贝司陈劲、鼓手余伟民以及键盘白方林。
如今的幸福二村在外人看来的确充满了“幸福指数”。这里是北京房价最高的区域之一,你还可以在这里买到售价3万元起并且要等上半年才能做好的意大利定制西服和私人飞机。这一切都开始于太古里的兴建。而早在2008年太古里落成之前,这里已经很潮了。当年北京第一个堪称Club而不是迪厅的场子,就在今天幸福二村附近的世茂工三,它叫Vogue,也叫88号。
今天隈研吾设计的三里屯SOHO西侧,有一条被栅栏隔断的小路,那就是当年的三里屯南街酒吧街,但是这条街真正的名字,其实叫东大桥斜街。真正在三里屯南街,则是今天三里屯SOHO东侧的那条街。这里有一个现在已经没了的酒吧,三次易主,第一次是清醒乐队吉他手于凯经营的17,主要是日后签约摩登天空旗下的一些乐队在那里演出。第二次是野孩子乐队几个人经营的河酒吧,主要演民谣,万晓利和小河的第一张专辑都是在这里同期录制的。第三次是“主畅”,那个时期并没有特定的主题,但是因为前两任的经营,这个酒吧所在的地方,渐渐被别人认作是一个Live House。

如今的17酒吧原址已经变成了变电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演出场所出现得更早。这是今天崇文门的马克西姆餐厅,这是1983年建成的中法合资餐厅。马克西姆餐厅的主人叫宋怀桂,她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法国服装品牌皮尔·卡丹的中方首席代表,也是第一位把中国模特带上西方舞台的策划者。当时崔健经常混在此地,当然,除了音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交了一个匈牙利中国混血的女朋友,《花房姑娘》就是写给她的歌。
摇滚乐中坚的“前世”
在我看来,北京的第二代摇滚乐不是按照时间划分的,而是要看乐队的成员从哪儿来。之前提到过,第一代乐队是军队大院的乐队,那么第二代,则是学校里的乐队。高晓松曾经组过一支乐队“青铜器”,如果他们可以不算校园民谣的话,那么就属于所谓的第二代。这一代乐队还包括后来“清醒”、“新裤子”,以及汪峰曾经的“鲍家街43号”。对于这一代乐队来说,电影学院附近有一个叫做NASA的地方,是他们成名之前演出的地方。
“鲍家街43号”成立于1993年,同一年里,北京有了迷笛音乐学校,全国各地喜欢摇滚乐的朋友,都来这里拜师学琴,当时这些人都住在树村,从而,北京有了第三代摇滚。如今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痛仰”,他们是现在国内最值钱的乐队之一,刚刚在前几天出版了新专辑。
如今的东四九条路口有一家快捷精选酒店,这里曾是著名的“忙蜂酒吧”,大张伟曾经所在的花儿乐队就是在这里出道。后来据大张伟回忆,他们第一次演出的那天,唐朝乐队的丁武正好在酒吧看演出,见这几个孩子(当时他们只有14岁)不知道怎么给音箱插线,便上前帮忙调音,当了一回他们的“琴童”。
再后来,1990年代末期,今天的语言大学附近出现了一家“嚎叫俱乐部”。当时有几个常在附近混的孩子纷纷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后来被一个意大利留学生统称为“无聊军队”。无聊军队留下的作品不多,最重要的一张是《无聊军队》合辑,当中包括了四支常在这里演出的乐队。当时因为乐手比较少,所以一个乐手经常供职于好几个乐队,其中有一个人叫李鹏,在录制那张专辑的时候,他参加了三支乐队的录音,只有反光镜的录音没有他的参与,结果后来,他却变成了反光镜乐队主唱。
与嚎叫俱乐部同时期存在的,还有今天对外经贸大学南门那条路上的“豪运酒吧”。据说,当时乐队演出收入比较少,演出到半夜后经常没钱打车回家,那时候“豪运酒吧”老板王运涛就借钱给他们,除了打车,还有夜宵的钱。不过说是借,其实从来没打算让他们还过。当时,王运涛的儿子也经常站在吧台里看演出,如今,他是“诱导社”乐队的吉他手。
后来“豪运酒吧”搬到了今天美国驻华大使馆附近的女人街,当时那里规划过一条酒吧街,起名“星吧路”。 “豪运酒吧”对面,是郑钧当时开的一间酒吧,叫做“锦衣玉食Logos”。据说每天晚上,郑钧都会在这里应酬他的朋友。

没有港台流行没有中国摇滚
中国摇滚乐后来之所以能走出“禁区”,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几个香港台湾人,他们之前都是做流行音乐的,后来把唱片公司这种经营理念带到我们这边。可以说,没有港台的流行音乐,真的就不会有中国的摇滚乐。
这一次我们先要说的不是崔健,而是郑钧。
1994年,郑钧推出自己的第一张专辑《赤裸裸》,专辑里还有《灰姑娘》和《回到拉萨》。写《灰姑娘》的时候,郑钧确实写的是当时的女友,但是写《回到拉萨》的时候,郑钧还没有去过拉萨。
当时给郑钧出专辑的公司叫红星生产社。这家公司的背景大有来头,起家于香港,Beyond最早就是签约在这家公司,只不过到了内地,公司想叫一个接地气的名字,于是选择了当时最有时代标志的符号——红色五角星,简称红星。

这家公司最初的办公地点在德胜门外的流芳宾馆。当时的郑钧和许巍,不仅是这里的签约歌手,同时因为他们在北京没有家,也住在这里。后来,他们搬到了西边的老山,在那里盖了一个公司,同时又建了一个马场。田震、许巍都是从这家公司走出来的。
红星生产社是第一批进入内地的香港公司之一,当时,还有另外一家公司叫大地唱片。这两个公司的创办人分别叫陈建添和刘卓辉,后者也是Beyond那首《大地》的填词人,所以公司才叫这个名字。在香港的时候就做过室友,后来又来到大陆一起做生意。当时大地唱片签约了一个叫何勇的歌手,后来录音都已经完成了,何勇却和大地唱片解约,转投另外一家更传奇的唱片公司,滚石下面的魔岩唱片,于是魔岩才能在1994年推出“魔岩三杰”的企划概念。
1994年,“摇滚”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所以音像店里出现了大量印有“摇滚”字样的卡带,仿佛印上这两个字,卡带就能畅销。在这些卡带当中,有一盘叫做《摇滚94》。那里面收录了一首名为《石头心》的歌,来自一个之前谁都没听说过的乐队,这个乐队的名字就是“清醒”,而唱片的投资人也是清醒乐队主唱,名叫沈黎晖。几年之后的一个冬天,他创办了摩登天空,今年将是这个公司20岁的生日。

这家公司一共搬过三次家。起初是在花园桥西北角的居民楼里,后来搬到了光华路的阳光100,再后来是百子湾的苹果社区,如今即将搬到东四环外的一片“荒地”。虽然看上去很荒凉,但其实一点儿也不,著名的维京唱片,当年就是建在一片“荒地”,而且后来老板理查德·布兰森回忆那段经历的时候,还曾写道,“把办公室建在荒地不是因为没钱,那是我特意找的,就像后来我们出品的音乐。”
中国摇滚:迎着风向前
摩登天空的出现,的确为摇滚乐带来了一些新的审美,与此同时,演出场所也因为这家公司的出现,逐渐在2000年后转到了三里屯。在那个时期,愚公移山也从一个台球主题的酒吧,变成了一个摇滚乐主题的酒吧,起初的位置是工人体育场对面的停车上,今天这里变成了永利国际购物中心。后来愚公移山搬到了段祺瑞政府旧址的院子里,一直到今天。

在这之后,北京有过一个比较奇怪的Live House存在,它叫无名高地,这里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窦唯在这里驻场,每个周四,他都和他的不一定乐队在那里即兴演奏。很多人慕名而来,他们以为窦唯是要唱黑豹时期的老歌,结果失望而归。这个地方在今天北苑路上,这个曾经小有名气的Live House,变成了一个叫“没名儿”的生煎包店。
现在几个比较火的Live House都渐渐搬到了城里,就在愚公移山马路对面的另一个胡同里,几乎每天都有着主题更加年轻的演出,这个地方叫DDC黄昏黎明俱乐部。这里最有意思的活动是每月第一个周三的随意演出,提前报名,无论你是谁,都可以登台。多年以摇滚教父示人的崔健,也时不时拎着自己曾经吃饭的家伙——小号,来到这里,随便吹一段,然后带着他那顶有着红色五角星的白帽子,“迎着风向前”。
责编:田甜
来源:凤凰旅游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