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17-04-04 08:28:33
厚植文明于细微
——宁乡县城乡见闻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曼斯 周云武
(大气整洁的宁乡县城)
治邑于三国,建县于北宋——长沙宁乡,沉淀着数千年文明底蕴。
如今,这座文明古县在新时代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3月下旬,记者来到宁乡县,探寻它的文明“密码”。
“网上”“网下”双管齐下
(宁乡玉潭公园园内树木郁郁葱葱,好一派万物繁盛的好景象。)
“管理系统数据显示,最近在八一路、花明路交叉路口,行人闯红灯的情况比较严重,请相关单位注意下。”“收到,马上处理!”
微信工作群里不起眼的一问一答,很快被刷新过去。而这个始于“网上”的话题,很快延续到了“网下”。
第二天,一群身着黄色制服的志愿者来到八一路口开展引导服务,交通协管员的排班也明显变得密集,微信公众号里还推送出“交通文明行动”的宣传消息。快速运转的“网上”信息链,使问题在“网下”得以迅速解决。
其中,“管理系统”为高效、便捷地察觉问题立下汗马功劳。宁乡在长沙市率先开发启用的这套“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能将数据分门别类录入网上,信息随时更新。按需设定后,鼠标一点,情况一目了然。
宁乡还在“网下”开展了一系列务实的工作。2012年,推进背街小巷改造、提质改造社区和农贸市场。2013年,实施“百件惠民实事”工程。 2014年,围绕“四小”(小巷、小区、小院、小店),办好4件实事。2015年至今,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提名阶段性目标的前提下,着力缩小城乡文明落差。
双“网”齐下,令文明版图逐步铺展。
“面子”“里子”变了样子
新铺的沥青路面干净整洁、崭新的健身器材配备齐全、新植的苗木吐出绿意……就在几个月前,宁乡玉潭街道花明社区还是道路坑洼、垃圾满地,如今这里已面貌一新。
“以前路不好走,老人怕摔不愿出门。现在好了,楼下有花有草,散步聊天都要得!”花明社区老居民王秀兰对家门口的变化赞不绝口。
“面子”是看得见的街道、社区环境,“里子”则是看不见的地下管网和房屋环境。
“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雨一多,污水漫出下水道,整个小区臭气熏天。”香山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陈旧的基础设施令居民苦不堪言。
下水道疏通、立面改造、自来水改造……去年,香山社区提质提档,居住环境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去年,宁乡共疏浚下水道2.38万米、整治管线1.7万米、立面改造3.33万平方米、消防设施全面完善……这些在暗处涌动的温情,让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里子”的变化。
“感谢你们啊,服务真的太到位了。”今年2月,一位白发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手捧两面锦旗,来到宁乡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老人叫曾运桃,曾到登记中心给老房子补办证件。人到古稀行动不便,加上天气炎热,老人犯难地怵在大厅里不知所措。工作人员察觉到情况,当即放下手中的业务上前帮忙。几个窗口的工作人员楼上楼下来回跑,花了1个多小时,将所有资料补齐,而后安排“雷锋岗位”迅速帮老人办好了业务。
就在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宁乡“市民之家”正式投入运行,以确保实现“进一张门、办所有事”的目标,不让群众“两头跑”。
在“面子”“里子”双轮驱动下,百姓尝到了文明创建的甘甜。
“外在”“内在”全都实在
(宁乡县龙田镇白花村村民过着闲适的生活。)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最终取决于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
今年农历新年前夕,一封名为《“树文明新风,过文明春节”倡议书》在宁乡广为流传。“文明春节”是怎样的春节?记者在宁乡探寻到了这样的画面:
除夕,玉潭镇怡宁新村。“这次我要发个大红包啦!”范定乾一家人像往年一样团聚。不一样的是,今年大家默契地放弃了扑克和麻将,转而在微信里抢红包。
农历正月初一,横市镇云山村。村民开着拖拉机在乡间小路上来回巡逻。“以前春节常常失火烧山,今年一看,放鞭炮的少多了。”巡逻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发现山上祭祖的香烛纸钱大多没点燃,摆上一晚聊表心意,第二天就有人取走了。
农历正月初九,黄材炭河里。开门第一天,上万人携亲带友来到博物馆参观。虽然人满为患,但游客大多有序停车、排队进场。
从有形的创建到无形的习惯,从陋习却步到正气弘扬,一切都体现在生活的细节里。
“十佳文明家庭”中,丈夫刘喻君1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病妻;“最美巾帼之星”80后女孩刘文玲坚持做慈善事业近6年;“店小二”曾立强组织“5公里慢跑微型马拉松”,倡导运动、为老人募捐、组织文艺表演……
一个个文明典型、好人义举的模范作用,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如今,宁乡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超过3万人,一曲曲文明之歌正在楚沩大地传唱不息。
责编:唐能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