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2017-07-15 08:20:05
1934年停放在新河机场上的战斗机。
1934年在新河机场准备起飞的“摩斯”教练机。
1931年湖南全省飞机航线图。
1926年,飞机第一次降落长沙,市民成群结队出门看新鲜,欢腾雀跃,兴奋非常。这一年,北伐军收复了长沙,总司令部在大托铺租用民地2500平方米,建成临时飞机场。9月1日,北伐军航空队派出3架飞机从广州飞往长沙,结果误降在邵阳,后来才飞往长沙。3架飞机积极回应了长沙人的热情,特意在长沙上空绕了三圈。由于大托铺机场距离长沙市较远,又在长沙北郊新河修建了简易飞机场,几经扩建,新河机场成为当时湖南最大的飞机场。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经飞机轰鸣的新河机场,已一片荒凉。国民党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斗争,导致了机场由盛转衰,最后在日军的轰炸中机场被摧毁。只留下一片荒草,孤独的随风摇摆。
撰文/本报记者储文静
“富二代”黄飞筹建湖南空军
1930年,长沙伢子黄飞,迎来了他人生中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是混迹上海滩的公子哥。曾在法国学过航空技术的他,在那一年,被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委以重任,筹建湖南省航空处。准备大展宏图的黄飞绝对不会想到,一场杀身之祸在等着他。
黄飞父亲曾在北洋政府当过财政司长,后在汉口的中原实业银行担任总经理,黄飞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
黄飞一面整修机场,一面各处购买飞机。老新河机场凹凸不平,黄飞对机场进行了修整扩建,省政府还将附近的第一女子职业学校迁移,将该校操场作为飞机起落场。黄飞购买的飞机包括“可塞”“费尔却”“林可克”“莱因”式飞机各两架,“摩斯”式飞机6架,共14架,其中“可塞”和“林可克”是当时较好的战斗机,入关时被海关扣留,由南京中央政府强行收购。由于飞机上标示“湘X号”,又称“湘字号”飞行队。湖南航空处的飞机修理厂还试制成功了一架飞机,命名为湘字第108,该机除发动机外,均系自制。
6月28日,已经成立月余的湖南航空处补行了宣誓典礼。典礼盛况空前,除了包含何键在内的湖南政要,还有英、美、日领事。典礼很西化,由黄飞敦请何键之媳,用斧头敲碎酒瓶,香汁四喷。接着飞行员登机进行飞行表演,黄飞还亲自驾驶一架摩斯机。现场的人虽饥肠辘辘,仍然纷纷离座观看表演。只见五架飞机俯仰升降,好不壮观。
被扼杀了的湖南空军梦
拥有自己的空军,巩固自己的地位,是何键的梦想。这与蒋介石的利益发生了冲突。空军规模多大,谁出钱,湖南政府与南京中央政府一直在讨价还价。
1931年4月,据湖南《大公报》报道,湖南航空处本来拟设航空队两队,其中一队由中央负责经费,另外一队暂由湖南“勉为筹措”。而中央只允许设一队,并将湖南所购飞机收归中央,统编为第七队,只让黄飞当副队长,队长由中央委任。后来,湖南航空队设为两队,1933年又增加为3队,应该也是湖南省政府多方努力协调的结果。
1931年,不但长沙新河机场得到了扩大,在衡阳、邵阳、常德等地也建立了简易飞机场,以便飞机起落和加油。以长沙新河机场为总站,先后开辟了长沙-萍乡,长沙-浏阳、长沙-岳州、长沙-衡阳-零陵、长沙-衡阳-郴州-曲江、长沙-沅陵、长沙-常德-澧州、长沙-宝庆-洪江等8条以军用为主的临时性地方航线,形成放射状的全省航空网络。原计划修建的沅陵、靖县、零陵、郴州机场,后因缺少资金未动工。
何键的空军梦似乎已经实现。然而,1934年,黄飞以“贩毒”的名义在汉口被蒋介石处决,实际上是蒋介石决心铲除地方势力。黄飞死后,1934年10月,湖南航空处将“湘字号”飞机和机场移交南京政府航空委员会。
长沙新河机场移交中央后,仍然停留“湘字号”飞机。不过没多久,新河机场的29架飞机就全部被调走。机去场空,无人管理,一片凄凉。后被日军摧毁。
责编:曾璇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