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俊 新湖南客户端 2017-07-13 11:08:47
新湖南客户端7月12日讯(记者 王铭俊 实习记者 万枝典 摄影记者 龙合辉)
由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主办,“普利兹克奖获奖设计大师中国行”暨“西蒙电气•2017金钻杯中国室内设计大赛”(长沙站)于7月11日下午举行。
2017年普利兹克奖获奖者,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卡莫·皮格姆在长沙与湖南设计界精英分享了设计沉淀与成就,新湖南客户端作为合作媒体,对活动进行了直播,您可以点击此处进行回看。
在活动的最后,卡莫·皮格姆对话星艺装饰集团创始人余静赣、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刘伟、湘苏建筑室内设计事务所负责人王湘苏,新湖南客户端为您独家分享中国室内设计师的关切与卡莫·皮格姆的回答。
余静赣:请 卡莫·皮格姆为家乡设计一座桥
余静赣:长沙橘子洲头,是我们这一个非常棒的自然天地,我觉得它的设计很多都像自然生长的,譬如说那一座桥。对于它,您是什么感受?
卡莫·皮格姆:非常感谢您给我提到橘子洲头,这是这座城市非常重要的一个景点。您提到桥的时候,是不是想到沟通更多关于桥的设计。
余静赣:您在刚刚的演讲中,有提到桥、广场、剧院。你们团队设计的桥,可以休闲。而中国的桥,很多只能用来走路,没有进行功能处理。
卡莫·皮格姆:其实我们想的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把建筑的功能再进一步扩大,或者说再往前走一步,所以像您提到中国的桥是用来过河的,我们确实希望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可以让功能本身最大化。当然,也可以进一步扩展功能,让我们这个建筑物,不管是桥还是别的,都有新的意义,对人类更有帮助。
余静赣:其实,我想请您去我的家乡设计一个桥。
卡莫·皮格姆:好的。
刘伟: 卡莫的作品与中国“禅”的文化源头是相通的
刘伟:非常感谢卡莫·皮格姆女士来到长沙为我们做精彩的分享。您在讲座中提到“要感受黑夜”。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震撼力。您的建筑非常充满仪式感,它是怎么融入到建筑里来的?
卡莫·皮格姆:其实与其说我们的设计充满仪式感,不如说是充满灵魂感,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设计不只可以被一种意识来诠释和理解。作为人类,我们可以跟整个宇宙、整个太空对话,这是更偏向灵性或者是精神层面的交流。
刘伟:卡莫·皮格姆女士和您的伙伴的作品确实非常充满灵性,而且感觉和体验是细致入微的。我看卡莫女士很多的作品,不管是美术馆、公共广场,还是墓地,它们有一种共同点:它会有一个超长的尺度、夸张的形态,然后跟自然高度融合——不管是钢材的材料选择,还是对光、对颜色的控制。
我想这可能跟西班牙的艺术非常有关联,我不知道哪些西班牙的艺术家、画家或者是音乐家,对您和您伙伴的影响比较大?
卡莫·皮格姆:如果让我们说具体是谁,哪些画家、作家、艺术家对我们留下深刻的影响,我们确实不能立刻想到一个具体的人像。
如果有什么对我们产生影响的话,就是建筑本身。
所以我想应该是截然相反的,并没有哪个人给我们留下明显的印象,而是我们向所有人或者所有事情来学习。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我们不同的需求,去问一些人,问这些艺术家。
我们学习了很多,但其实理解是又一个很个人化的东西,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诠释不一样。一个建筑或者是任何一个艺术家,它的影响是既定的,但我们从这个影响中可以诠释和学习的东西又是多种多样的。
刘伟:卡莫女士团队的作品特别能够诠释我心目中对中国“禅”的理解,这个文化的源头是相通的。而且您作品表达出的形式感跟东方很朴素的禅宗意境非常吻合。如果有机会,我也想请卡莫女士团队为中国的文化做一座建筑,那一定会是非常精彩的作品。
卡莫·皮格姆:好的。
王湘苏:设计师 对材质的情有独钟
王湘苏:我问一个关于公司的问题,卡莫·皮格姆女士,请问你的设计公司有多少人?主创设计师有多少?中国大陆有您做的一些案例吗?
卡莫·皮格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我们这个团队是12个人的团队,但加上实习生或者做交流的其他人员,一共可以达到20多人。
王湘苏:刚刚看您介绍的作品,不管是博物馆、美术馆,还是酒窖,我发现您大多用的是钢质材料。您不是对这种材质情有独钟?
卡莫·皮格姆:其实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会根据场地的不同或者建筑本身功能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材料,有时候用玻璃的,有时候用钢的,但我们确实更倾向于用钢质的材料,因为我们觉得钢质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这符合我们用材的数量越少越好的原则。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湖南日报官网——湖南日报hnrb.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联络:0731-84329818 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王铭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