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甲鱼:从一颗蛋到一只中华鳖

    2017-08-20 11:58:47


地处沅、澧两水尾闾的汉寿县以养殖“中华鳖”而久负盛名。

常德市汉寿县是洞庭湖西滨的传统农业大县,水产养殖得天独厚,享有“中国甲鱼之乡”之美誉。

2017年,全县甲鱼标准化养殖示范面积达到了3.5万亩;共有甲鱼繁养户2096户,养殖面积9.5亩,全县存塘亲鳖1200吨,年产稚鳖约7000万只,产值达到7.8亿元,带动农户156户,联营基地8000多亩,平均每户年增收4000元。

早在1995年,汉寿甲鱼以丰富的种群资源和纯正的产品质量优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中国甲鱼之乡”称号。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批准了汉寿甲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2011年被列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汉寿甲鱼又被评为湖南省十大农业品牌。

8月10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走进汉寿带你看看一颗鳖蛋到一只中华鳖的全过程。

新湖南记者为您揭晓,汉寿甲鱼何以“甲天下”?

新湖南客户端 朱玉文 实习生 李纪富

【故事】

孵化

8月10日下午,汉寿县特种水产科学研究所(简称:特科所)种苗基地。

一推开县特科所种苗基地的大门就可以看到成亩成亩的水塘,塘中水质清澈,基地内静谧非常。

在县特科所种苗基地的其中一个暖房内,县特科所副所长李明向记者展示了今年5月份到8月份产蛋期内甲鱼所产下的蛋,这些蛋通过40至50天的人工孵化的(幼鳖)已经逐批投放到暂养池中,除了县内自供,还将远销广州等全国各地甲鱼养殖场。

县特科所是汉寿县甲鱼科研机构,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全县甲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指导、咨询和培训,致力开展汉寿甲鱼种苗提纯复壮工作,确保汉寿甲鱼苗种纯正性。

养殖

在湖南湘湖水产有限公司的国家级甲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内,汉寿县龟鳌协会常务副会长、公司董事长王业春带记者参观了示范区内的“鳖莲鱼”联合养殖基地。

记者注意到,在莲池之间的小径上还创新性地种植了葡萄,通过微生物来调养水质,达到水质平衡。

王业春告诉记者,甲鱼的自然生长中冬眠期长达185天,因此一只天然有机商品龟的长成出场通常需要3至5年,全过程饲养都使用鲜活饵料鱼、虾、螺、蚌喂养,严格进行品质监督,对养殖流程全程监控。

王业春强调一定要放慢速度,按照“大水面、仿生态、低密度”养殖模式,遵循甲鱼习性生产真正高品质、好口碑的中华鳖。

正宗的纯正洞庭湖品系中华鳖体薄片大,腹部白里透红,可见微细血管,无杂斑,在稚鳖阶段腹部为橘红色。需要经过选种,繁育孵化,暂养池暂养,野外放养,投食饲养三年到五年才可长成中华鳖。

最后,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和通达的物流系统,中华鳖被送达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

(汉寿县特种水产科学研究所养殖水池)

(县特科所的温室内正在孵化鳖蛋)

(暂养池中的甲鱼种苗)

(汉寿甲鱼生态养殖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鳖莲鱼”生态养殖池)

(养殖池中的成年汉寿甲鱼)

【论道】

常德市汉寿县龟鳌协会常务副会长、湖南湘湖水产公司董事长王业春:要在汉寿甲鱼品牌建设和推广上下功夫,打造从基地到餐桌的产业链,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品牌形象,同时要招揽人才打通互联网销售,将汉寿甲鱼品牌推向全国各地,致力于把公司打造成带动汉寿甲鱼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常德市汉寿县特科所副所长李明:要落实全县甲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严格要求养殖户按照标准规范组织生产,全面规范养殖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同时继续致力于汉寿甲鱼种苗提纯复壮技术,确保汉寿甲鱼苗种纯正性。


责编:朱玉文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