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长沙,八大传统湘菜不可辜负

  大湘菜报   2017-09-12 10:29:05

宴长沙创始人、湖南省味宴餐饮连锁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晋伍

长沙曲塘路,有个宴长沙:民国风,旮旯巷,地道味,湘剧唱响。一顿饭功夫,仿若时光错落中穿梭。“老长沙的待客之道”——浅浅淡淡的仪式感,却如此透心。

开业仅9个月,新店已然起航。宴长沙仿若湖湘人民牵念“情怀”的一个代名词。然而,让宴长沙“艳”长沙,终究离不开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食之道。

或食材、或用料、或技法、或装盘,主推的八大湘菜,食物与文化的深情糅合,算得美食与爱最长情的告白吧。

宴长沙外景图

鸿运剁椒鱼头:

清雍正年间,文人黄宗宪途经湖南某小乡村,借住一贫苦农家。农夫于塘中捕得胖头鱼一条,农妇烹之:鱼洗净,鱼肉放盐煮汤,鱼头与自家剁辣椒同蒸。不想,黄宗宪吃罢叹其鲜美,无法忘怀,后让家厨改良此菜,“剁椒鱼头”初具雏形。

剁椒之明艳爽辣,八百里洞庭湖鲜之富足营养,剁椒鱼头早已跻身湖南的头牌菜和经典菜。鲜红的剁椒,铺满翘首的大鱼头,气势磅礴且寓意极好,宴席上得来另一大名:鸿运当头。

鸿运剁椒鱼头

黄焖浏阳黑山羊:

浏阳多山水,气候温润。山沟沟里,水草丰茂,宜养黑山羊,浏阳黑山羊是中国少有的纯黑山羊品种。因当地黑山羊吃草,不挤奶,口感与营养独特,被誉为“补羊”。

黄焖浏阳黑山羊是经典湘菜之一,保持湘菜特有的传统黄焖技法,让羊肉和汤汁出膻味入鲜香,浏阳特有粉皮辅之,入口嫩滑,汤汁浓郁,回味无穷,是湖南经典菜。

黄焖浏阳黑山羊

秘制汉寿水鱼:

“汉寿甲鱼,甲天下”。《诗经》记载,韩奕外出祭祖时,周宣王的卿士显来践行,所设酒宴,以炖甲鱼和蒸鲜鱼为佳肴下酒款待。因而,在西周乃至更早,炖甲鱼便是王侯贵族的宴客当家菜。

体薄片大,裙边宽厚,汉寿甲鱼为湖南甲鱼翘楚。宴长沙选用汉寿县上等水鱼秘法炖制,肉质纯正,细嫩鲜美,不软烂,有嚼头,是滋补珍馐。

秘制汉寿水鱼

特色大青蟹:

湘菜,重搭配,讲滋味。辣味烈性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合了湖湘人的性子:热辣。俚语“调口味”,韵味无法言传,也便只湖南人韵得了神,口味虾、蟹更让男女老少欲罢不能。

大青蟹,个体巨大,鲜美营养,被视为珍贵海鲜食品。用湖南经典口味演绎,大气体面,浓浓的湘派海鲜风情。

特色大青蟹

毛氏红烧肉:

1914年,毛泽东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习。学校每周六打“牙祭”吃红烧肉,用湘潭酱油(老抽)加冰糖、料酒、大茴(八角)慢火煨成,肉用带皮的“五花三层”,八人一桌,足有四斤肉。从这时起,毛泽东就爱上了红烧肉这个菜。此种做法的红烧肉,也以主席姓氏取名“毛氏红烧肉”,成为知名全国的必备待客菜。

毛氏红烧肉

钱粮湖珍味鸭:

湖南岳阳君山区西部有个钱粮湖镇,因乾隆下江南到此一游而得名。滨洞庭、靠长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食材富饶,中有钱粮湖鸭赫赫有名。

选用两~三岁的老水鸭,经十多道工序处理,极具湖南口味。此菜精髓在一在于原料正宗,二在于酱料调制,三在于火候掌控。鸭子火候到位,肉紧却不塞牙,咬一口,汤汁四溅,回味无穷。

钱粮湖珍味鸭

发丝牛百叶:

始创于19世纪20年代,是一道湖南名菜,也是当今湘菜大型考核的必考菜,对刀工极为考究。牛百叶切丝急火爆炒,成菜后,色泽白净,形如发丝,质地脆嫩,集咸、鲜、酸、辣于一体。毛泽东、郭沫若等都与此菜有不解之缘。

发丝牛百叶

手工笋煨鱿鱼丝:

桃江白笋,产自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的“美人窝”湖南桃江,独特的地形孕育着115万亩楠竹林。

为保留竹笋原香,从采集到压榨成干,纯天然手工制作,最大限度保留笋的清香鲜脆。一道湖南人宴席必备菜,除有原汁清香的好口感,更兼节节高升的美好寓意。

手工笋煨鱿鱼丝

文/陈潇 胡婷

责编:管雪莲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