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会议厦门开启 24张图带你了解美食天堂厦门

  凤凰旅游   2017-09-03 19:13:36

9月3日至9月5日,2017年金砖会议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2017年金砖五国峰会主题:“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2017年金砖五国峰会参与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金砖五国”囊括了全球最大的五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五国”(BRICS)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BRICS)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五国”。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厦门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国家森林城市等诸多殊荣,这些都是厦门得以举办金砖峰会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厦门更是一个美食天堂!以“清鲜香脆”而著称的厦门美食,同我国南方沿海的大部分地区一样,尤其重视海味的烹饪与汤汁的调配,与粤菜堪称一时瑜亮。此外,这里也是各地美食的融合聚集之地,在这里,除了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厦门本地美食,还能尝到加入厦门特色的各地美食。凤凰旅游为你盘点厦门地道美食,一起走进美食天堂厦门吧!

沙茶面,说起厦门美食,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它。它是遍布厦门大街小巷的一道著名小吃,其美妙在于汤头,以沙茶酱熬成的沙茶汤浓稠香郁,面则选用闽南的油面,将油面与青菜于开水中烫熟捞入碗中,趁热浇入沙茶汤。最后可由自己喜好添加佐料,豆制品、大肠、米血、腰花等等,再淋上一小勺辣油,吃起来口味香辣扑鼻,痛快淋漓。

在厦门的老城区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老人家提着菜篮子,里面装着一天要用的食材。篮子还有热腾腾的早餐,面线糊和油条。面线糊蘸着油条吃是老厦门人一天工作开始的第一步!面线糊,是用面线(闽南地区特有)煮成糊状,搭配各种卤料下去熬,高汤是整道美食的灵魂,有大骨汤和海鲜汤两种。不同食材的搭配,最后碰撞出独一无二的美味,吃的时候撒点胡椒粉配上一条油条,鲜美的汤汁融到油条里面,简直无法抗拒。在厦门,这种美味老少皆宜、男女通杀。

烧肉粽是厦门非常有名的小吃,闽南语中的“烧”即热的意思。肉粽要趁热吃才更能品出醇香滋味,故名烧肉粽。厦门的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肉粽远近闻名,加了香菇、五花猪肉、鸡蛋、虾干、粟子等,很香,糯米也很粘口,蘸着酸辣酱,配着闽南风味的汤,可口无比。

土笋冻,让人“大惊失色”又直呼过瘾的美食!土笋是野生于沿海江河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学名叫做“星虫”的一种环节软体动物,从沙子中取出土笋,放养一天后入锅烹煮,待熬出胶汁后自然冷却便成为“土笋冻”啦,入口冰凉感十足,与其他调料搭配享用,风味尤佳。土笋更是具有滋阴降火、清肺补虚和养颜等功能,受到大众的喜爱。

海蛎煎,用闽南话讲是蚵仔煎,福建很多地区都有,虽然做法略有不同,海蛎和番薯粉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将切碎的韭菜与新鲜的牡蛎搁在一起,加入番薯粉调和,入锅煎至金黄,周围一圈浇上蛋液,口感香脆,内馅香滑,蘸上辣酱更好吃。因为海蛎的营养丰富,有“海中牛奶”之称,这款小吃更是老少皆宜。

椒盐虾姑,厦门人把“皮皮虾”称作“虾蛄”,除了清水煮以外,当地人最喜欢的口味大概就是椒盐虾姑了。这道菜味道独特,外表干燥酥脆,白里透红。将皮皮虾油炸之后,不仅可以吃里面嫩滑松软的肉质,也可以吃外面爽脆的外皮,配上虾肉松软的滋味,外脆里嫩让人无法自拔。

闽南古法鲍鱼汤,和广东人一样,闽南人每顿饭中,各式汤水不断上桌,其中鲍鱼汤是厦门人款待客人的一道经典佳肴。鲍鱼汤不过分讲究鲍鱼大小,更注重食材鲜美,有些地方在汤底放入沙虫、老鸭,汤头清新,营养丰富。

煎蟹, 厦门煎蟹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有着一条远近闻名的煎蟹一条街,当中的公园煎蟹、同安煎蟹、莲花煎蟹都是做了十多年的老店了。巍为壮观的莲花新村煎蟹一条街,就因为一盘菜端出如此阵容,想必福建省没有其它一个地方能出其右?煎蟹最关键的是掌握火候,火太大容易将蟹肉煎焦,火太小又不入味。火候刚好的煎蟹出锅时蟹壳油光发亮,成大红色,蟹肉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食指大动。

厦门的海鲜食材丰富,靠海吃海,因此日常美食里总有海鲜入菜,一道简单的粥里,也会放入鲜美的蚝仔和干贝,提鲜又营养!

章鱼丸子,这道很早便传入厦门的舶来美食已成为当地年轻人喜爱的街头美食。因选用了厦门本地食材,再加上当地酱料,而有了厦门风味。丸子需要现点现做,外皮金黄焦脆,内里柔和鲜嫩,酱料丰富多样,馅料里的新鲜章鱼口感劲道。

春卷(薄饼),厦门春卷是厦门当地的特色美食,在当地也叫“薄饼”,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传统美食,人们用博饼祭祖宗,然后一家围着吃食薄饼。厦门春卷由于所用原料和配料最为丰富复杂,滋味亦鲜美异常,因而颇有盛名,蚝仔、香菇、虾仁、三层肉和各色蔬菜的搭配,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

炸春卷,本是把没吃完的春卷在隔天用油炸过之后品尝,没想到因此衍生了春卷的另一种吃法。这道炸春卷外酥里嫩,既保留了春卷本身的鲜美,又多了嚼劲,喜爱油炸食物的千万不要错过。

炸五香,炸五香也是厦门大众化传统名点,香嫩酥脆,馅料精细,甜美爽口。早在六十多年前,厦门的炸五香就崭露头脚,当时,在厦门的“四孔井”和“二舍庙”等就有摆设卤味摊,其中有受欢迎的炸五香。以里脊肉、肥膘肉、扁鱼末、炼乳、鸭蛋清等食材作为馅料,用豆腐皮包好制成炸五香生坯,油炸时把生坯慢慢滑入油锅内,炸至呈赤褐色时捞起即可。内馅润滑甜美,香嫩酥脆,热的时候吃味道最佳。

韭菜盒子,是福建闽南和台湾民间的特色风味小吃,其独特的风味适合各类人群。表皮金黄酥脆,馅心韭香脆嫩。厦门的韭菜盒早负盛名,尤其是40年代,中山路泰山口吴唇老师傅做的韭菜盒在厦门颇有名气。韭菜盒层次细致而分明、用面粉拌猪油做皮,选用猪腿肉、虾仁、扁鱼、荸荠、韭菜、红萝卜,冬笋、豆干等混合起来做陷,包成一个个圆饼形,边用手做成波浪状,然后放入油锅热炸,皮酥香脆、盒馅鲜美,带有韭菜香。尤其是春天刚割下的韭菜格外细嫩,吃起来别有滋味。

扁食和拌面,厦门的扁食和拌面与遍布全国的沙县小吃中的扁食拌面略有不同。厦门扁食看似简单,清清爽爽的大骨汤底,美味的扁食沉浮于其间,没有过多的配料,在清淡清爽中品味扁食的原味性情。厦门拌面中,花生酱、甜辣酱、香油和蒜蓉搭配堪称经典,香甜可口,色泽诱人。扁食与拌面,一清淡一浓郁,是缺一不可的美食绝配。

海蛎饼(蚵仔炸),海蛎饼是一种福建汉族风味美食,流行于福建福州、莆仙及宁德一带。海蛎饼是用米粉(浆)、黄豆粉(浆)为原料,属于油炸类小吃。口感酥脆可口,形似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馅鲜,可单独当零食吃。

芋包,说到厦门芋包,它的美味无人能挡,尤其是刚蒸起来的芋子包皮薄薄的,似乎里面的馅都要冲破那皮出来了似的。尽管刚蒸好的芋子包很烫很烫,但你还是会忍不住要咬一口,而且是一大口。系将槟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盐、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猪肉、虾仁、香菇、冬笋、荸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佐以厦门甜辣酱、厦门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甜汤圆。闽南民歌《卖汤圆》中唱道:“卖汤圆,卖汤圆,元宵的汤圆圆又圆”,正是闽南一带人民“元宵吃汤圆”的真实写照。厦门汤圆以甜为主,以咸为辅,有包馅汤圆和不包馅的糖水汤圆两种,糖水汤圆有用白糖,有用红糖,拌以花生碎、芝麻食之。包馅亦有荤素之分,肉、菜、香菇、笋丝乃至什锦皆可。

金包银,厦门特色美食,全手工制作,外型美观,包成一个橄榄球状,糯米粉做的外皮蒸的有些透明,弹牙有嚼劲。金包银内陷丰富,香菇味浓郁,笋干肉丁鲜咸,有的金包银里面还会加虾仁、芝麻、花生。

姜母鸭,说起姜母鸭,有约3000年的美食传统,是古代皇帝的宫廷御膳,久而久之姜母鸭也成为了一道闽南乃至台湾的名菜,佳节团聚、红白喜事、秋冬进补、好友小酌、午餐晚餐……随处可见姜母鸭之身影。闽台两地“姜母鸭”制法中,以厦门地区最为正宗,于是姜母鸭有了“厦门一宝,闽台一绝”, “厦门第一鸭”的美誉。厦门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

酸笋面,厦门的酸笋面类似砂锅的做法,汤头非常鲜美酸得过瘾,依个人口味有多种料头可选择。

炒油蛤,葱、姜、辣椒、油、盐等简单调料大火爆炒后,便是厦门人餐桌上不可少的下酒菜。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