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匠第10期》:岳州巴陵扇

卢七星   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2017-09-02 11:15:09


袖珍扇,只有三寸

“现在景区和汴河街各种机制的、五花八门的扇子都叫岳州扇,我做的扇子就叫岳州巴陵扇

——刘正文

巴陵扇社在岳阳庙前街古玩市场的深处,市场里古玩店已不多,更多是超市或者饭店。“哪里有那么多的古玩呢,早就被淘光了。”不过扇子是个例外,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从来不会被淘光,即使新制的扇子,也总有时光的味道、历史的沉淀。

图/卢七星

文/唐兵兵

斑竹扇

潇湘八景套扇之一,潇湘夜雨。

斑花扇骨

岳阳楼、洞庭湖、岳阳楼记成了岳州扇最常见的扇面。

这组潇湘八景套扇,价格12万元。

》》匠人•匠心

14岁,刘正文师从岳阳著名的制扇人谢秋生,在岳阳制扇厂的渭洞毛胎加工基地制作毛胎,在那里,刘正文待了十多年,练就了牢固的基本功,也掌握了制扇的80多道工艺。1976年,他被请到制扇厂,“带了50多个徒弟。”当年,岳阳制扇厂制作的8把套扇获得中国轻工业部精品奖,其毛胎扇骨全部制作出自刘正文之手。

“制扇手艺的高低,只要看他的工具,磨的刀就知道,一套称手的工具是制好扇的基础。” 刘正文拿出滚刨刀说,他的所有刀具都是自己设计,拿到铁匠铺打制,于工匠而言,工具是有灵性的。

制作扇子的部分工具,锉刀、滚刨刀、矬刀……

制扇人的手艺高低,在磨刀的时候就已经见了分晓,刀要磨得均匀、锋利、平整,用刘正文的话说 可以刮胡子。

边骨钻眼,钻子是传统的山花钻,钻头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山”字型。

边骨小骨全部用湘妃竹制作,小骨也保留了湘妃竹的竹面花纹。

在用滚刨刀造型之后,刘正文用小刀对扇头打磨。

烫钉锥的温度把握只能凭制扇人的经验。

烫钉锥在用酒精灯烘烤之后,将牛角钉烫成相应的形状。

宣纸扇面经过了开料、润面、裱面、镇墙之后,用模型将扇面固定成折状,这道程序叫抓带。

扇骨造型最考验手上功夫。

将扇骨插入扇面,一把岳州扇就成形了。

岳阳市庙前街古玩市场,刘正文拿着直径两米的大挂扇《金陵十二钗》。


责编:周梦菡

来源: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