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见证:不能忘却的记忆

  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2017-09-03 10:59:12


影像是瞬间的定格,也是历史的缩影。

老照片里呈现的山河景象,彰显着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湖南人民自觉以抗日救亡为己任,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担当,也直观深切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的累累暴行。

这些历史照片是不会说谎的证据,他们会唤醒我们的记忆。从中可以看到曾经的屈辱、自那一刻起燃起的复仇火焰,听到呼啸于历史深处的无声的控诉。

任凭白驹过隙,那些被历史裹挟 的命运,那些被国仇家恨镌刻着的时光,那些血腥、杀戮、死亡的岁月,不应该被忘却!

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让我们一起跟随这些影像,重温、铭记。

1944年11月,延安机场,毛泽东(中)、朱德(左)在王震(右)陪同下,检阅出发前的八路军南下支队。为了推动湖南、湖北、广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八路军120师359旅主力5000余人在司令员王震、政治委员王首道率领下,南下抗日。

1938年5月,毛泽东给抗日军政大学第2期学员作《论持久战》报告。他倡导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述持久战、敌后游击战一系列战略,对夺取全民抗战胜利发挥了政治利导、思想领导、战略指导、方向主导作用。

1939年6月1日,庆祝抗日军政大学成立3周年,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检阅陕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

1938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4大队举行开学典礼。前排左二起:许光达、毛泽东、王稼祥、罗瑞卿。

1939年春,周恩来视察南岳游干班,应邀作《中日抗战之政略与战略问题》的报告。

1938年,朱德、任弼时、左权(右起)奔赴抗日前线。图为在黄河渡船上合影。

20世纪40年代,习仲勋、彭德怀、聂荣臻、吴玉章、董必武、李富春、王稼祥(左起),在延安窑洞前留影。

1940年,彭德怀在“百团大战”时指挥作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次战役大小战斗1820余次,毙伤日伪军2.58万余人,俘虏大批伪军和日军,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1937年10月,任弼时、刘伯承、贺龙、朱德、萧克在山西五台八路军总部(右起)。

抗日战争初期,黄克诚(左一)同邓小平(左二)、傅钟(左四)等在一起。

1939年5月,八路军120师359旅在五台战斗中俘敌十余名,王震(右三)对即将遣返的日本战俘谈话。

八路军南下支队转战湖南半年,对湖南人民的抗日斗争起了领导和推动作用。图为南下支队奉命北返中原后同新四军第五师会师时,两支部队及鄂豫边区党政领导人合影。前排左起:任质斌、王首道、王震、陈少敏、李先念;后排左起:张树才(二)、郑位三(三)、王恩茂(六)。

1940年,陈毅、粟裕率新四军部队挺进江苏黄桥。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120师挺进晋西北,贺龙师长、周士第参谋长、关向应政委、政治部甘泗歧主任(右起)在观察地形。

1938年,徐特立(右)在长沙岳麓书院作抗日演讲后留影。1937年12月9日,中共中央特派徐特立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在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办事处,领导湖南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1939年4月10日,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前排中)与参加南岳干训班的八路军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1940年9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在鲁南费县陶峪召开旅支干部会议时合影。前排右一为罗荣桓,右八为黎玉。

1940年9月24日,百团大战,八路军第386旅突破山西榆社城垣后,陈赓旅长(带相机者)、周希汉参谋长(着大衣者)亲临战地检查战果。

1941年,肖劲光等视察边区机关干部纺线。由于日军残酷“扫荡”、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以及自然灾害影响,中共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遇到极为严重的困难。

三五九旅召开干部会议,共商东进抗日大计。从左至右,前排:曾涤、王恩茂、贺龙、谭政、肖劲光、王震、张经武、甘泗淇、苏进;中排:陈外欧、刘仁、龙炳初、贺盛桂、彭清云、颜龙斌、熊晃、陈宗尧、李信、刘转连、张仲瀚;后排:周坤、贺茂德、陈春林、谭文帮、江勇为、李铨、陈国林、左齐、廖明、徐国贤、周俭廉、肖友明、肖头生。

1942年,朱良才、聂鹤亭、唐延杰阅兵。

1945年2月,访问晋察冀边区的美军观察组在阜平庙台村与晋察冀军区首长合影。前左三为程子华、前左四为唐延杰、后左二为耿飚。

1938年2月10日,由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游击支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1100多人从平江嘉义出发,开赴皖南抗日前线。图为出发前的誓师大会。

邵阳塘田战时讲学院。1938年9月,中共湖南省委和徐特立通过统战关系,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培训两期250名学员,为抗战输送了急需的人才。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长沙大火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迁往邵阳,继续领导全省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11月,日军侵占名胜古迹岳阳楼。

岳阳码头曾遭日军飞机多次轰炸。图为日军飞机航拍遭到轰炸的岳阳城陵矶港口。

1938年8月17日,18架日军飞机轰炸长沙市区,制造了833人伤亡的重大惨案。图为长沙嘉里贫民区被日军飞机轰炸后成为一片废墟。

1939年9月中旬,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10万日军从湘北、赣北、鄂南3个方向进攻长沙。中国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5个军、1个挺进军,20余万人,使用“诱敌深入、后退决战”的战略,诱敌至长沙附近围歼,迫使日军狼狈撤退。

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湘北主战场战斗激烈,中国军队汨罗江北岸阵地遭日军空袭。

长沙会战中,在草鞋岭战斗的中国守军士兵。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遭受战火苦难的百姓。

1939年9月,日军在湖南境内强抓农民作为运输挑夫。在占领区,日军强征劳力从事运输、修筑工事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积极组织文化抗战。抗敌演剧队来到湖南,在长沙、衡阳等地广泛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图为抗敌演剧队在长沙街头演出。

长沙会战期间,湖南民众箪食壶浆支持前线官兵。

湖南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图为中国第九战区某部队正在接收捐献物资,运往前线。

1941年9月26日,日军将位于长沙县金井的中国军队第26军仓库洗劫一空。侵湘日军每占领一处便对当地物资财产进行疯狂掠夺,不能抢走的便烧毁和破坏。

1941年9月7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开始。9月28日,日军4个师团攻入长沙城,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不放弃一处阵地。同时,中国军队迅速集结于长沙外围,日军被迫撤退,我军乘胜追击至10月19日结束。图为伏在长沙天心阁城墙上英勇打击日军的中国士兵。

1941年10月,中国军队渡过汨罗江追击北撤的日军。10月19日,日军全部退回新墙河以北,双方恢复战前态势,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

1942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后,长沙街头的景象。

1942年1月,中国军队在长沙城内与日军巷战,寸土必争。1941年12月24日,日军强渡新墙河进攻长沙,第三次长沙会战打响。中国军队布署“天炉战术”,边打边退,诱敌深入。中国守军第10军奋力抵抗,日军攻城不克,反遭三面包围,弹尽粮绝。

长沙会战后,中国红十字会的护士将受伤的士兵送往基地医院。

1942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后,中国军队清理战场上日军的遗体。此役毙伤日军56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这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同盟国军队取得的首场重大胜利,有力地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盟国战胜轴心国的决心。

1943年11月2日,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纠集7个师团10万余兵力,向以常德城为中心的西洞庭湖地区发动猛烈进攻,中国第六、九战区16个军、43个师21万人协同作战。中国第74军57师8000余人苦战16昼夜,以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为我军形成对敌反包围赢得了主动。图为中国守军在常德城垣与日军激战。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中,中国军队57师士兵在城区内发起冲锋。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中,中国军队趁着炮火击中日军目标后发动进攻。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巷战中,中国士兵用步枪向日军射击。

1943年12月,常德会战后,中国士兵走在遭日机轰炸的城市废墟中。哈里森·福尔曼 摄

1944年,湖南常德,中国士兵看守着日本俘虏。

常德会战后,中国军队举行日军战利品陈列展,邀请同盟国驻华军事人员前来参观。

1944年1月,常德会战后,中国军队掩埋日军尸体。常德会战历时2个月,日军伤亡4万余人,中国军队牺牲6万余将士,其中,第74军第57师8000余人,仅生还300余人。

战前繁华的衡阳城。当时,衡阳是粤汉、湘桂两条铁路的连接点,西南公路网的中心,水路四通八达,商贾云集,是仅次于重庆、昆明的国统区第三大城市。哈尼斯 摄

战前的衡阳市易赖街。哈尼斯 摄

衡阳会战开始前,中国军队用火车运送百姓撤离衡阳城。日军攻击长沙后,集炮兵、坦克部队,迅速南下进攻衡阳。中国第10军军长方先觉提前组织部队在3天内撤离全城百姓,决心与日军决战。

衡阳守军中国第10军官兵在加紧训练,为守卫衡阳作战斗准备。

1944年,空中俯瞰衡阳保卫战期间的张家山战场。该阵地是确保衡阳西南防线的关键所在,是双方必争之地。5天之内,张家山阵地反复争夺达12次。美国飞行员哈尼斯 摄

中国空军与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简称“飞虎队”)战机在衡阳上空作战。哈尼斯 摄

1942年,衡阳机场搬运物资。“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对日本宣战。当时,衡阳、杭州、桂林、柳州、昆明机场等,都被列为美空军对日作战的基地。衡阳机场,更是我军东南空军军事基地中间联络站。美国飞行员哈尼斯 摄

日军轰炸后的衡阳机场。哈尼斯摄

修复后的衡阳机场。哈尼斯摄

日军在湘赣战役时大量施放毒气。图为日军毒气部队戴着防毒面具正在施放毒气。

日军占领岳阳等地后,在沦陷区利用汉奸建立维持会等地方傀儡政权,以实现“以华治华”的目的。图为日军在组织维持会。

衡阳会战后,大批平民流离失所。

衡阳保卫战期间,中国增援部队向衡阳雨母山阵地前进。

1944年,靖县群众欢送援华抗日美军。

为了支持抗战,芷江大桥桥面亭阁全部拆除。该桥是西南战略物资最重要的运输通道。 当年驻芷江美军约瑟夫供图

为占领芷江空军基地,日军 于1945年4月11日发动了湘西会战。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中国军队依托天险,采用逐点阻击战术,不断消耗敌人,取得雪峰山大捷。图为准备开赴湘西前线的中国军队。

在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数百支游击队和近6000人的自卫队,活跃在湘北、湘中、湘南一带,配合正面战场会战。图为游击队的战前动员。

抗日战争期间,湖南芷江县,前线的中国士兵。1945年4月9日至11日,日军第1路由邵东黑田铺发动攻击,第2路向邵阳西北石马江攻击,第3路由邵阳向新邵小塘攻击,第4路由邵阳九公桥强渡资水进抵洞口,均遭到中国军队奋力阻击。

1945年5月,湖南洞口县,中国74军向芷江出发前,士兵在清理75毫米榴弹炮。

1945年6月5日,全套美军装备的中国驻印新6军空运回国,在湖南芷江向日军发起反击。图为新6军的105毫米榴弹炮阵地。

1945年5月,洞口县江口镇附近中日双方交战激烈。100军的中国士兵被日军迫击炮击伤,忍痛等待救援。

‘’

遭日机轰炸后的芷江大桥。侵华日军曾38次轰炸芷江。 约瑟夫供图

抗战时期,芷江民众抢修芷江机场跑道。 芷江机场1938年10月建成,是中国军队重要的后方空军基地之一。 约瑟夫供图

驻芷江的新6军在芷江宏济中学操场训练新兵。抗战后期,芷江民兵纷纷报名从军。 约瑟夫供图

湘西会战,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日军伤亡28174人,其中死亡12498,被俘447人。中国军队伤亡20660人,其中阵亡7817人,付出了巨大牺牲。图为被俘的日本兵。

芷江受降典礼会场。 约瑟夫供图

洽降会上,肖毅肃等受降代表查看投降代表今井武夫身份的特别命令书。

洽降会上,中国战区陆军总部参谋长肖毅肃将四份“备忘录”交给今井武夫,今井武夫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部署图,日本无条件投降。图为日军投降代表在受降备忘录上签字盖章。

驻芷江美军通讯兵展示刊有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的外文报纸。 约瑟夫供图

1945年8月21日,为庆祝芷江受降签字典礼,在芷江大桥搭建的“正义大道”牌楼。约瑟夫供图

1945年8月21日上午,数千中国军民涌向芷江机场,目睹日本投降代表。 约瑟夫供图

1945年8月21日,芷江机场,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一行乘坐插有白旗的吉普车绕场一周示众。 约瑟夫供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8月21日至23日,中日两国在芷江举行举世瞩目的洽降会。图为中方受降代表席。

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右二)、桥岛芳雄(左二)与随员前川国雄、翻译木村辰男(左一)在洽降现场,面露忧戚之色。


责编:王立三

来源: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