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者的天堂:美国创意产业市场达439亿美元

刘柯瑾   言之有范   2017-10-31 17:00:32

根据美国创意产业协会的最新研究,美国创意产业的总规模目前为439亿美元,这一数据较2011年的301亿美元增长了45%。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体育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00亿美元。相比而言,手工业发展态势迅猛,尽管它的规模如此之大,但很长一段时间其创造力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这或许是受到了人们的思维定式的影响。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手工艺一直是一种由女性主导的消遣方式,所以,在2015年Etsy成功上市前,人们似乎更多地把它当做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博客,而没有把它与全球年销售额达到24亿美元的公司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手工业积极投身于数字经济的洪流,并不断实现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

1
Etsy商业帝国的崛起

2005年,Etsy诞生于嬉皮文化浓烈的纽约布鲁克林。起初是创始人Rob Kalin想卖掉自己的一台木头壳电脑,于是搭建了一个手工爱好者的销售平台。两年后,网站交易额仅170万,从这一结果看,Etsy并不是一个成长迅速的公司,并且此时,它还没有开始盈利。2008年,这种情况得到好转。先是Etsy获得了2700万的D轮融资,而后Kalin又将CEO一职转交给 Maria Thomas,并请来雅虎高管 Chad Dickerson担任CTO。前者是曾执掌国家公共电台数字媒体的前任掌门,她让更多人了解到 Etsy 是另外一种选择——一个可以获得独特购物经验的地方。同年,eBay则出台新规大批量清理小卖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众多卖家投身Etsy。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Etsy首次获得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交易额于2009年首次过亿,达到1.77亿美元。在2011年之后,Etsy的发展速度惊人。同年11月中旬推出iOS 应用,不到4个月,应用的下载量就已突破100万次。2014年,Etsy进而推出了批发平台,允许经营者以批发价格大规模地将商品出售给零售商。如今,Etsy对于“手工制造”的定义,包括了3D打印、外包工厂设计以及DIY设计图,在生活方式与先进技术的交叉领域再一次实现了拓展和细分。


2
Etsy的成功经验:
营造文艺社群,提升用户体验

如今的Etsy早已不是12年前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不仅拥有移动应用和支付系统,更重要的是保留了创始人最初赋予Etsy最核心的特质:社群。如今我们谈及社群,立马就会想到社交,继而是用户数据,紧接着是广告或者销售。Etsy的社群则属于文艺类型,它给予用户的是一种归属感,让你喜欢的作品包围着你,并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欣赏体验,让你知道你正在支持的艺术家们十分优秀。对于Etsy买家来说,手工制品背后的故事有时远比产品本身更能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比起直接交易,他们更热衷于向卖家提出个性化的定制要求。为此Etsy提供了专门的聊天工具、小组和公共聊天室等多种途径,供用户们私密交流。相比之下,国内的设计类电商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比如,暖岛网是一个买手平台,而哇噻网界面尽管跟Etsy乍看十分相似,但在运营线上及线下社群活动方面,却与其相距甚远。2013年,哇塞网将原有的社区部分单独拿出,打造了另一款产品“手工客”,其定位是一个社会化手工分享社区,但从效果来看,只能说这样的尝试效果一般。


Etsy的创始人Kalin对纽约、洛杉矶这些美国大城市存在的规模庞大的专业和业余手工爱好者群体非常熟悉,这些爱好者经常组织一些交流活动,顺便出售一些自己的作品。在创办Etsy之初,Kalin采用了全面的口碑营销策略,着力于通过各种线下活动传播Etsy品牌。这些活动包括举办缝纫大赛、赞助传统的手工艺品市集以及成立各种兴趣小组,Etsy便借此在手工艺品爱好者中间建立了知名度。后来,Etsy建立了常设的手工艺品爱好者线下交流场所Etsy实验室,定期组织手工艺品DIY活动,每个月Etsy还轮流在各地举办Etsy Meet & Make的活动,吸引手工艺品爱好者参加。为了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到这种活动中,Etsy还建立了虚拟实验室,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它观看手工制品培训人员的在线讲解并提问题,还能与其它用户交流心得。几乎所有在线下课堂上能够进行的互动,都被Etsy搬到了网上。通过虚拟实验室在线直播的各种学习活动,Etsy网络社群成员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此外,网站醒目位置有一个专门的Blog,无论你是工作人员、还是用户都可以在此畅所欲言,它涵盖了新手指南、经验分享、主题活动通知等各种内容,而针对用户们提出的问题,工作人员也会前来回答。


3
美国手工艺产业蓬勃发展的原因探析

(1)美国手工艺者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千禧一代的成长,美国手工艺者的人口结构已悄然发生着变化,在美国创意产业协会发布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手工艺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比美国人口的平均年龄更小,其中西班牙裔所占比重较高。见下图:


美国手工艺者人口结构分布

据官方数据统计,Etsy网站店主平均年龄为35岁,顾客则是32岁。而他们中的95%则是女性,而且大部分是兼职的家庭主妇或者大学生。互联网电商平台为传统手工业挖掘了更多的年轻消费者,让更多年轻买家了解、关注传统手工业,使得这一行业消费群体的平均年龄年轻了二三十岁。

(2)创意活动增强用户粘性

目前,创意活动确实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美国创意产业协会研究显示,2016年有63%的美国主妇参与了至少一项手工创意活动,并且其中大部分主妇积极参与了多项,这一数字较2010年的56%稳步提升。此次研究界定了手工创意活动的十个类型,并邀请受访者分享他们在此投入的时间,结果显示有一半的受访者每周花5-20个小时在创意手工艺品制作上,而另外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投入的时间在20个小时以上。


被行内称作“铅笔贵族”的德国著名品牌Faber-Castell,从1761年制造了自家的第一支铅笔开始,几百年来一直以革命的姿态不断为铅笔添上创新的元素,已由当初一家小作坊发展成为今天企业员工数超过6000名的大型跨国企业。其美国公司CEO Jamie Gallagher表示创意活动的参与行为是对创意教育和创意产业中创造性思维的巨大推动。

(3)制度环境激发创意

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处于领先行列,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政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加强版权保护,全面实施版权战略,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相关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体系。完善的版权保护,使手工艺产业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创作激情不断迸发。

尽管Etsy是一个对用户很友好的网站,但其对产品的标准却相当严苛。在Etsy的所有商品必须是手工制作的古着、或者是手工艺品工具,或者零件。手工商品要由出售它们的商店设计和制造,商家要列出团队成员,并且分享这个商品设计的手工艺技术,代理自己没有参与制造的手工制品是不允许的。Etsy有专门的信任和安全团队,去店铺检查他们是否遵守了这些规定,有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可能会被清除出Etsy。严格的版权保护意识之下,也呈现出互联网上最具杀伤力的特质:人情味。很多卖家在页面上都会把自己对于产品的感情、创意的来源以及生产流程背后的故事分享出来,包括上述线上线下的社区,也放大了这种高度具有人格魅力的元素。


4
中国版Etsy横空出世遇险阻

(1)符合要求的设计者不足

阿里巴巴上市敲钟时,马云邀约两位网店店主、快递员、用户代表、电商服务商、网络模特、云客服和一名来自美国的农场主共同前往。而Etsy和阿里巴巴一样,选择了平台上最活跃的供应商、卖家和设计师作为敲钟人。Dickerson用一句“卖家的成功铸就了我们商业模式的成功”证明了Etsy对设计师的重视,但在国内聚集起这样的设计者需要一定时间,对原创设计严格审核,又会影响平台初期产品的可选择性。很多人标榜自己是手工爱好者,但真正坚持原创,具备设计制作能力并能持续产出的人却不多。通常Etsy的每件商品仅有一件,而国内如哇噻网、暖岛等的同类网站库存却远高于这一数字,实际上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原创手工艺品。

(2)版权意识薄弱

Etsy曾因允许卖家规模化生产招来非议,外包政策上的放松,会导致平台上的假货和批量生产商品的增加,而假货会稀释平台产品质量。手工艺品同时具备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手艺人大多珍惜自己的作品,希望将其价值放到最大。但是国内版权意识薄弱,一旦有新意的手工艺品上市,就会遭到大量仿造,损害设计者和平台的利益。

作者简介:刘柯瑾,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

参考文献:亿欧网,《Etsy在美国市值16亿美元 为何手工艺品电商在中国却行不通?》

责编:秦宇

来源:言之有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