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评论微信公众号 2017-12-21 12:06:13
毛泽东生前多次同人谈起,他有三个愿望:
第一个是下放到基层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
第二个是骑马沿黄河而上到其源头,再从长江源头顺流而下进行考察。
第三个是最后写一部书,把一生的事情包括错误和缺点也写进去,并说能够三七开就很满足了。
这三个愿望,最终都没有能够实现。唯骑马沿黄河、长江考察,几近实现,就要出发时被意外之事打断了。其间的来龙去脉,疏理起来,很有味道。
准备骑马考察黄河、长江,不是陡然起意。至今没有看到确切材料说明这个念头是怎么来的,但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一件是毛泽东1952年10月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走出北京考察。当时他经徐州沿黄河故道西行到开封,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在向他汇报工作时说到,已经组织人去考察黄河源头,考察队已经爬过高山,到长江上游的通天河(在青海南部)测量了地形和水量。毛泽东听后很感兴趣,说那是唐僧、猪八戒去印度取经走过的地方。
再一件事,是毛泽东1958年1月在第十四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到:“明朝那个江苏人,写《徐霞客游记》的,那个人没有官气,他跑了那么多路,找出了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岷山导江’,这是经书上讲的,他说这是错误的,他说是‘金沙江导江’。同时,我看《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引者注)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不到处跑怎么能够写得那么好?”这段谈话,对徐霞客、郦道元因为“到处跑”才有所发现和创见,称道有加,向往之意有所表露。同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主持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曾专门到灌县看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会后又从重庆乘船沿江而下到达武汉。大概就是在这段时间,他萌生了骑马考察黄河、长江想法。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个想法,是1959年4月5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原话是:
如有可能,我就游黄河、游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只准骑马,不准坐卡车,更不准坐火车,一天走60里,骑马30 里,走路30 里,骑骑走走,一直往昆仑山去,然后到猪八戒去过的那个通天河,翻过长江上游,然后沿江而下,从金沙江到崇明岛。我有这个志向,我现在开这个支票,但是哪一年兑现不晓得,我想搞这个事。国际国内的形势,我还可以搞,带个电台。开会还是可以搞,比如,从黄河入海口走到郑州,走了一个半月,要开会了,我就开会,或者郑州,或者武昌,或者长沙,或者上海,或者秦皇岛。开了会,我又从郑州出发。搞它四五年,就可以完成任务。
毛泽东在这次中央全会上正式提出骑马考察两河全流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中央已经同意他提出的不再当国家主席的建议,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将在1959年4月召开,马上就会摆脱繁忙的国务活动,会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调查研究了。从1956 年提出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后,毛泽东多次谈过从一线退下来后的一些打算。1957年5月曾明确表示:“让我暂时摆脱此任务,以便集中精力研究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以中共主席或政治局委员资格,在必要时,我仍可以做主题报告)。这样,比较做主席对国家利益更大。现在杂事太多,极端妨碍研究问题。”考察黄河、长江,大体属于他想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在1959年4月中央全会上正式谈到这个愿望,也非兴之所致,显然是思考过的,包括考察的路线和方式,请什么人随行,完成计划所需要的时间,沿途还可以出席中央的会议等等,都有具体设想。
此后,毛泽东又多次提到这个愿望。
1960年3月22日,他乘专列路过济南,请山东省委和济南军区负责人舒同、杨得志等人上车谈工作,告诉他们:“我就是想骑马沿着两条河走,一条黄河,一条长江。这个想法至今未能实现。你们是不是赞成?不一定一年走完,做调查研究。你们如赞成,帮我准备一匹马。黄河要走完,大概要两年。我还可以调查点地质情况。”
1961年3月23日,毛泽东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又说:“在下一次会议或者什么时候,我要做点典型调查,才能交账。我想恢复骑马的制度,不坐火车,不坐汽车,想跑两条江。从黄河的河口,沿河而上,到她的发源地,然后跨过山去,到扬子江的发源地,顺流而下。不要多少时间,有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横过去,顶多五年计划,把这两条江,一个顺河而上,一个顺流而下,只准骑马走路,不准坐汽车、火车,身体也可以好一点了,安眠药也可以少吃一点。”
上面举的两例,是正式场合谈话,有原始记录。此外,他在私下里同身边工作人员也多次议论此事。1962年4月,多年担任毛泽东机要秘书的高智调往陕西工作,临走时,毛泽东嘱他“先打个前站”,了解一下情况,自己随后就去。这年夏天,他对护士长吴旭君说:“1952年我去视察了黄河,可是工作忙,只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没干成什么事。一晃十年过去了。高智去西安工作时,我让他先打个前站,沿途做些调查研究,我随后就到。我告诉他我要骑马去,沿黄河走一趟。事情一忙就顾不上它了。”
为了实现骑马考察两河的愿望,中央警卫局特意组建了一支护卫毛泽东考察的骑兵队,挑选了一批战士和马匹,开始训练。看来,中央大体同意了他的设想,或者在小范围内讨论过。
1964 年夏天在北戴河开会和办公期间,毛泽东让身边工作人员做些准备,说:“去黄河的事可以如愿了,事情不那么忙了,再不搞,就来不及了。这次去黄河,带一个智囊团去,包括搞地理的、历史的、文学的、水利电力的专家,他们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大家都骑马,准备一些应付艰苦生活的东西,去找黄河的源头,把这条河从头了解起,让它更好地为民族造福。”为此,毛泽东查阅了大量资料,定下出发日期,派出打前站的同志,还让当时担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汪东兴,把骑兵队的部分人马从北京调来北戴河,催促准备随他考察的工作人员练习骑马。这年71岁的毛泽东,在北戴河的运动就是两项:游泳和骑马。身边工作人员还抓拍了一张他骑在马上手提缰绳行走的照片。从照片上看,为他准备的坐骑是一匹不算高大的白马。这张照片前些年还挂在北戴河毛泽东住过的房间里。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进行。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64年8月5日,突然发生了“北部湾事件”,美国军队扩大印支战争,连续轰炸了越南北方,还调集大批舰艇,云集在越南北方沿海一带,大有进攻之势。如果越南北方遭受攻击乃至被美国占领,中国自然受到威胁。于是,抗美援越势在必行。8月6日早晨,毛泽东在审阅谴责美国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稿时,写下一个批示:“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所谓“我的行动”,即指骑马考察两河之事。据身边工作人员周福明回忆,毛泽东取消考察计划时,曾明确告诉他们:“黄河这次去不成了,要打仗了。”
此后,骑马考察两河的计划一直没有机会实施。但毛泽东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他对护士长吴旭君说:“以后我还是要去的。那次没去成,太可惜了,一切都准备好了。一个人要办成一件事并不容易。”1965 年1 月13日,又向从陕西来北京出差的高智打听,从西安到郑州铁路沿线的路况,有多少涵洞,最长的涵洞行车需要多长时间,哪段路好走,哪段路不好走,然后说:我还要沿黄河走一趟。
1972 年初,毛泽东大病一场,在身体刚有所康复时,曾风趣地对护士长吴旭君说:“前些时候我到马克思、列宁那儿走了一趟,他俩说,你那个国家的钢、粮食还太少,再说你还要去黄河,你就不用这么早来啦,你先回去吧。所以我又回来了。看来,我的一片真诚感动了马克思和列宁,去黄河还是有希望的。”
事实上,这时的毛泽东已近80岁,无论是身体,还是形势,抑或他关注的焦点,都不再有去考察黄河、长江的机会。不用说骑马,哪怕是坐汽车、火车去,也不可能了。
(选自《新湘评论》)
责编:周杨
来源:新湘评论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