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艺之名 奔向新生活的长沙“萧红”们

  长沙晚报   2018-03-12 11:01:03

文丨任大猛 

图丨徐晖铭 彭萍

这是创办在长沙天心阁下古稻田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师1926年秋的毕业照。本来谢冰莹应当出现在这张毕业照中,但她为“逃婚”,放弃即将到手的文凭,考取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

这是创办在长沙天心阁下古稻田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师1926年秋的毕业照。本来谢冰莹应当出现在这张毕业照中,但她为“逃婚”,放弃即将到手的文凭,考取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

抗日战争中消失于历史风尘的民国著名影星胡萍。

抗日战争中消失于历史风尘的民国著名影星胡萍。

在夏衍编剧的《赛金花》中,王莹饰演女主角。

在夏衍编剧的《赛金花》中,王莹饰演女主角。

1937年,深入抗战前线的谢冰莹认真记着日记。

1937年,深入抗战前线的谢冰莹认真记着日记。

以文艺之名 奔向新生活的长沙“萧红”们

湖南女作家谢冰莹《从军日记》的封面由丰子恺六岁的女儿“软软”所绘制,当上海春潮书局出版商夏康农和方抚华以及作者谢冰莹看到这幅画作时忍不住大笑。《从军日记》初版于1928年秋,首印1万册,迅即告罄,此后重印到19版。

一、电影明星胡萍: 曾是咖啡馆女招待,更是“女文青”

近年来,关于民国时期著名电影演员胡萍的文章很多,但似乎没有一个人能完整讲述胡萍一生的经历。

至少,胡萍的人生结局就是一个谜。有人说,胡萍在新中国成立后去了香港,有人说她最后曾在广州和天津生活,甚至有人说,“文革”时期,人们发现胡萍仍生活在长沙,过着极普通平凡的生活。

1937年初,胡萍饰演民国时期最著名恐怖电影《夜半歌声》的女主角,达到其演艺生涯的最高峰。该片中由田汉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插曲《夜半歌声》《黄河之恋》《热血》等,新中国成立后,仍在流传。

此后,我们从郭沫若的纪实文学《洪波曲》、长沙《力报》等新闻报道中能看到抗战初期,胡萍曾回到长沙。长沙文夕大火后,胡萍的身影渐渐消逝于历史风尘之中。

郭沫若在《洪波曲》中记载,抗战初期的长沙城,田汉请大家去吃李合盛,在座的有两位女士,一位是女明星胡萍,一位是抗战时期四大女记者之一的熊岳兰小姐。又有一次,田汉拉着郭沫若一起拜访胡萍在长沙的家。胡萍的家在长沙贫民窟中,家中“内部也不整洁”。“明星(胡萍)在生病,明星的老母亲也在生病,只有一位七八岁的小弟弟招待着我们,这也应该算得是一个悲剧吧。”上世纪90年代,胡萍这位弟弟曾在天津报纸上寻找过他的姐姐胡萍的下落,看来胡萍弟弟也不知晓胡萍的最终下落。

郭沫若在长沙时,曾去过设在远东剧院的远东咖啡馆,他在笔下记述说:“听说胡萍就是那座咖啡馆的女招待出身,因此那儿的女招待们似乎都有些自负,仿佛每一位的将来,都有成为电影明星的希望。”

名记者严怪愚在主持长沙《力报》副刊时,更在文章中大大嘲笑胡萍成了名演员后,竟然否认曾在咖啡馆当女招待的人生经历。

其实,胡萍出身长沙贫民窟,她做过咖啡馆女招待,并不用好奇。

1937年,严怪愚与戴哲明曾在《力报》副刊专门辟“湖南女作家创作周”。因为当时长沙城内热心为报纸副刊投稿的文学女青年实在太多,于是严怪愚策划将“湖南女作家创作周”,改为“湖南女青年创作周”。不过这位关心文学女青年的副刊编辑严怪愚却并不知晓,他还在读书时,其时身为远东咖啡馆女招待的胡萍就已成长沙报纸副刊上有名的女作者了,胡萍在《湖南国民日报》副刊上的笔名为“曼倩”,“长沙作者曼倩,才气横溢,颇具灵性,写得一手好散文”,当年有作者在报纸上评述长沙各家报纸副刊作者时说。

只是成为电影明星后,胡萍并未说过自己曾发表文章的经历,她在长沙的笔名和文字,以及她在长沙的“女文青”经历便不为人所知了。

胡萍还是长沙最著名的文艺团体“青春文艺社”(初名冻雨社)的骨干。青春文艺社,主要由长沙各中学教师组成,既在长沙各家报纸,接办副刊,又在长沙城内组织读书会,举办画展,而表演话剧更是青春文学社最拿手最吸引人的活动内容。胡萍是青春文艺社话剧活动的活跃分子。胡萍后来离开长沙、奔赴上海,即是应话剧社演出之邀,心怀对大都市的向往而奔往上海的。

当年,田汉等一批湖南人已在上海演艺界扎稳脚跟,助推了“女文青”胡萍在上海这个大舞台上展示其精彩的表演人生。而“女文青”的特质又让她展示了其特有的风采。1933年明星公司拍摄的《姊姊的悲剧》就由胡萍自编自演,由此胡萍也获得“作家明星”之称。当时有“流言”称,胡萍的剧本和她刊发在上海报纸上的文章其实是请人代笔的。

看到从底层走向成功的新女性,总有不少人“羡慕嫉妒恨”。胡萍也因她的文学才华,吸了一大批“粉丝”,并收获过一段“爱情”:胡萍在上海的首任男友,就是一位疯狂追逐她的影迷,一位上海光华大学的大学生。直到今天,作为励志故事,长沙籍电影明星胡萍的人生经历仍在长沙城内流传。

其实,从长沙城内走出来,既能演戏,又能写作的电影明星,胡萍并非孤例。

著名影星王莹也是从长沙走出去的一位“作家明星”。12岁的王莹,不甘心当童养媳,逃到在长沙当中学教师的舅舅王守仁家,考取湘雅护士学校,并在湘雅医院当护士,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长沙反帝反封建的话剧演出,1927年,“马日事变”后,王莹(时名王克勤)奔往上海,就读上海艺术大学,后成为电影演员,参演《女性的呐喊》等电影,成为上海滩著名女明星。王莹还同时在上海报刊发表被夏衍称作“好学深思,文思敏慧,行文细腻,叙事委婉多情”的散文作品。王莹成为影星后,去日本留学。留学归来后,正当夏衍编写的剧本《赛金花》挑选女主角,于是出现了被很多人谈到的王莹与蓝苹(即江青)争演《赛金花》主角的风波,最后剧人协会宣布王莹为《赛金花》一剧女主角。这也为王莹在后来“文革”中的悲剧命运,埋下祸根。抗战时期,王莹偕夫谢和庚前往美国深造,并在美国白宫上演英语版中国抗战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抗战胜利后,王莹在美国写作长篇自传小说。1955年归国,1967年以“黑明星”、“美国特务”罪名,被关进秦城监狱。1974年被折磨致死。1979年,王莹被平反昭雪。

二、文坛“女兵”谢冰莹:越挫越勇的人生,最终圆满的爱情

仅就文学和情感经历而言,从长沙走出去、追寻新生活的“女兵”作家谢冰莹,与电影《黄金时代》中的萧红具有更多相似性。

与萧红不同的是,虽历经爱情及生活的挫折,具有“湖南骡子”精神的谢冰莹却像她在文章中写过的那样“我们愈受挫折,愈要振作,愈要努力,愈要奋斗”,谢冰莹最后走出了一条与萧红迥异的人生道路。

湖南作家谢冰莹从3岁起就被指腹为婚,22岁经三次逃婚并最终解除婚约,24岁开始同居生活,此后情路多次受挫,一度在文学界内被误会、议论、讥嘲,甚至在1933年1月9日鲁迅先生的信中亦称“冰莹女士近来似乎不但作风不好而已,她与左联亦早无联系”,但在35岁时,谢冰莹在西安终于遇到“真爱”贾伊箴,最终虽漂泊海外,却与之相伴终身,白头偕老。

因历史原因,冷水江籍(原属新化)作家谢冰莹,一度成为被人们遗忘的历史人物。上世纪90年代初,谢冰莹从美国寄来书信,要求寻找长沙报界的一位老朋友严怪愚,当年在长沙,知道谢冰莹和严怪愚名字的人寥寥无几。上世纪90年代初,《长沙晚报》在《星期天》专刊刊载海外湘籍作家谢冰莹寻友的长篇报道,这才让众多长沙人重新了解一度闻名世界的“女兵”作家谢冰莹和长沙名记者严怪愚的人生经历。

22岁那年,即1927年,谢冰莹在武汉《中央日报》副刊上陆续发表《从军日记》,随后林语堂先生马上将其翻译成英文,刊发于《中央日报》英文版,谢冰莹的文字,一时之间不但轰动全国,且扬名海外。

第二年谢冰莹的《从军日记》由林语堂作序、丰子恺的女儿“软软”封面绘图,交付上海春潮书局出版发行,头版即销售1万册,印到19版,一直畅销不衰。此后,《从军日记》又被译成法文、德文、韩文、日文、西班牙文等多种文字,使一直误认为中国落后,中国妇女裹着小脚、没有文化的外国人,在认知上刷新对中国新女性的了解。

其实就在1926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就读的谢冰莹,因即将毕业,必须面对包办婚姻,正深陷苦恼之中,她甚至想到以自杀抗争。但她忽然看到长沙《大公报》刊载的黄埔军校(即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第六期)招收女生队的启事,经过在长沙的二哥三哥的决定和支持,谢冰莹放弃即将到手的毕业文凭,奔赴武汉,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批正式“女兵”。1927年5月,谢冰莹被选入北伐宣传队,后转入西征战斗。谢冰莹曾说:“我忘记了自己是女人,从不想到个人的事,我只希望把生命贡献给革命,只要把军阀打倒了,全世界民众的痛苦都可以解决 ,我只希望到战场上去流血,再也不愿为自身的什么婚姻而流泪叹息。”

谢冰莹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在北伐西征战地上,她觉得“眼前所看见的这些可歌可泣的现实题材,假如不写下,未免太可惜”,身着军装、脚穿草鞋的谢冰莹就着“熹微的晨光”、“拿着一支自来水笔”,“靠着膝上振笔直书”,写完以后,谢冰莹并未想到发表,为免丢失,她将这些零散的日记在战地寄往《中央日报》副刊编辑孙伏园先生,请他代为保管。孙伏园阅读后,认为有发表价值,于是这些文字陆续发表于1927年5月12日至6月22日的报纸副刊之上,经媒体传播,湖南“女兵”谢冰莹“做梦也没想到”,她已扬名于海内外了。

谢冰莹参加西征胜利回到武汉,一周后,她和其他女兵接到通知,“女生队奉命解散”,“现在每人发十元钱遣散费,赶快拿去做衣服,军装不能穿了”。

谢冰莹为解除包办婚约回到家中,却被执意要履行包办婚约的母亲关起来,经三次不成功逃跑,谢冰莹“过门”后,与包办婚姻的“丈夫”详谈,两人先后偷偷来到长沙,登报宣布解除婚约。此后,谢冰莹有家不能回,她此后的人生,正像她自述的“我的一生也真像水上浮萍,到处漂泊,四海为家”。

第二年,谢冰莹漂泊到上海,正当散文集《从军日记》在上海春潮书店出版发行。她坦率地说:“我要特别感谢孙伏园先生,是他领导我走上了文学之路,《从军日记》若不是孙伏园先生和林语堂两先生作主,我是绝对没有勇气出版的,当初我要是不走这条文学之路,也许没有现在的穷,没有现在的苦恼。”

因谢冰莹就读的上海艺术大学被封,1929年24岁的谢冰莹再次漂泊,来到北平,并与黄埔军校同学符号同居,又因感情不合痛苦分手,并留下一女寄养武汉符母家中,此后谢冰莹接连遭遇至少两次以上情路坎坷。

她在遭到重大挫折后,长沙,尤其是河西的岳麓山便成为谢冰莹舔舐伤口并给予她恢复力量之地。1940年,身在西安、已35岁的谢冰莹最终找到她的“真爱”贾伊箴先生。

1948年8月,谢冰莹前往北大医院探望朱自清先生后不久,即应台湾师范学院之聘,与夫君贾伊箴同赴台湾任教。从台湾师大退休后,谢冰莹夫妇于1974年,即谢冰莹69岁时迁居旧金山,过着读书与写作的生活。上世纪八九十年,难忘乡情的谢冰莹,与湖南旧友多有书信往来。2000年1月5日,95岁的谢冰莹在美国旧金山逝世。

这位执著追求文学与爱情的“女兵”作家,其骨灰按遗愿飞撒到大江大海之中,以此圆满了这位湖南“娜拉”逃婚出走后的人生。

责编:朱晓华

来源:长沙晚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