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 2018-04-13 19:54:07
4月12日,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
人民海军48艘战舰铁流澎湃
76架战机振翅欲飞
小伙伴们纷纷表示
厉害了我的国!
在气势磅礴的海上大阅兵中
习主席登上一艘舷号173的检阅舰,长这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名叫——长沙舰
它是航母编队的“带刀护卫”“中华神盾”
也是军迷心中的明星战舰
它和湖南有着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天,湘伴君带你走进长沙舰的“前世今生”~
“带刀护卫”和“中华神盾”
中国航母编队的“带刀护卫”——长沙舰的“尖刀”,刀刀精良。
据长沙舰舰长李金伟介绍,“刀”主要是指052D型舰的进攻性武器,包括主炮、对海反舰导弹及反潜鱼雷,其中长沙舰的主炮单130毫米舰炮是现役水面艇最大口径舰炮,具有射程远、射速快、威力大和自动化控制高的特点。
052D型舰的通用垂直导弹发射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对空、对海等多型导弹共架发射能力。其中对海反舰导弹具有360度全方位攻击能力,打击距离成倍增长,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具有强大的海区管控威慑能力。
除了对海反舰导弹可以进行远海打击,130毫米口径的主炮可以进行中径程的攻击,在长沙舰上还有专制对付水下的潜艇。长沙舰的反潜武器主要有三联装鱼雷武器发射装置,采用左右舷配置,主要用来攻击敌水下状态的潜艇,此外,还有舰载直升机,可以携带航空鱼雷,前出实施对潜的远距离攻击。
052D型导弹驱逐舰还有一个雅号叫“中华神盾”。
李金伟介绍了长沙舰上的后通垂导弹发射装置,里面装载的是远程舰空导弹。
李金伟说,我们军民所俗称的“中华神盾”实际上就指的是,相控阵雷达、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及本舰的远程舰空导弹组成的区域防空武器系统。长沙舰的区域防空武器系统主要负责航母编队及大型水面舰队编队的区域防空任务。
长沙舰整个外形非常干净简洁,这是因为它的很多装置采用了内藏式设计,它的舷面也采用了内倾设计,这样一来,雷达探测到的面积会大大的减小,它的隐身性能会大大的提升。和以往的舰艇相比,长沙舰多目标信息融合处理能力和它的数据通信能力都大大增强了。
未来,长沙舰将继续在海上战备巡逻,担负好祖国的远海卫士,保障好交通线的安全,维护好祖国的海洋权益。
长沙舰的“三生三世”
老牌海军强国都有重复使用舰名的习惯,更有传承功勋战舰舰名的传统,寓意新舰能继承辉煌历史再立功勋。作为相对年轻的海军力量,中国海军在1978年曾颁布过《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规定新造或新接舰艇入列或更名时,由批准授名的领导机关正式授予舰名舷号,颁发《舰艇命名证书》,海军舰艇应按规定举行命名典礼,舰艇命名享受“终身制”,中途一般不予更名。舰艇退役时,其舰名舷号由授予机关注销,不再授予后续舰艇。但随着海军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海军主战舰艇已经发展至第三代,退役舰艇名称不再授予后续舰艇的习惯早已被打破。
2015年8月12日,海军173号长沙舰在南海舰队三亚军港举行入列仪式,这标志着这艘中国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至此,长沙舰也成为我国海军第二个传承了三代的英雄舰名。
第一代:曾是解放军红极一时的战舰
第一代长沙舰,前身是原旧日本海军第118号海防舰,后被人民海军接收。1950年4月23日,被正式命名为“长沙”号 。

资料图片
长沙号标准排水量740吨,满载排水量945吨,单轴推进,最大航速17.5节,最大航程4500海里/14节,主要武器为2门120毫米45倍径单管主炮,2门三联装25毫米高射炮,120枚反潜深水炸弹。1949年6月至9月间,长沙舰奉命在上海、南京、九江、武汉之间的长江水域执行巡航任务,同时负责接送海军学员。
1971年,曾经红极一时的长沙舰提前退役改为靶舰。1975年6月,改装为靶舰的长沙舰开赴舟山外海试验区,作为东海舰队潜艇第22支队242号艇的靶标,长沙舰被242号潜艇发射的鱼雷直接命中,但没有立即沉没,于是东海舰队安排其他舰艇和海军航空兵的轰炸机也开赴试验区海域,在一顿狂轰乱炸后,长沙舰才沉入海底。
第二代:曾留下长沙老兵的深情回忆
第二代长沙舰是国产051型导弹驱逐舰,于1975年服役,该舰标准排水量3300吨,满载排水量3700吨,最高航速32节,由于舰体狭长,动力充沛,051型导弹驱逐舰的航速相当快,各艘海试的试航中,实测最大航速往往超过设计航速,最高记录是36节,海军私下称之为“大型导弹驱逐艇”。
第二代长沙舰服役33年后,在2008年退役。退役后的长沙舰,北赴渤海葫芦岛海军导弹武器试验场,被改装为北海舰队的靶船,用于反舰导弹试验。

1996年春节,长沙市青少年宫小杜鹃艺术团一行30多人,从长沙风尘仆仆地赶往湛江慰问南海舰队长沙舰官兵,受到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在大年三十晚上,小杜鹃艺术团为官兵们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孩子们离开家乡在军营、在战舰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长沙籍老兵深情回忆:曾经青春盎然的“长沙舰”
当年的长沙舰老兵张勇波回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300多位湖湘儿女,豪情满怀应征入伍来到海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新兵集训合格后,我们被分别派到了不同的部队,有的去了军事基地,有的去了战舰,一部分人便来到了“161”战舰。我则被分到部队从事新闻工作,负责拍摄新闻资料。

当年生活战斗在“长沙舰”和某基地的长沙籍战友们欢聚一堂。

“长沙舰”曾在奔赴南海训练时停泊在三亚。

当年部分湖南籍战友在“长沙舰”舰船上的生活留影。

1986年,“161”战舰在船厂修饰一新,正式命名为“长沙舰”。我作为部队的新闻干事,有幸用手中的摄影机记录了“长沙舰”整修的前后。

这些在长沙舰时穿过的衣服和用过的证件,战友们珍藏了30多年。长沙市政府发的那本《优惠购物证》,见证了长沙人民拥军的历史。
1986年,“161”战舰正式命名为“长沙舰”,使我们这些长沙籍的官兵倍感亲切。有幸的是,在“长沙舰”命名前的大整修中,我拍摄了一批资料,也算是见证了“长沙舰”的新生。从那以后,我去“长沙舰”的次数也多起来,因为长沙市经常派慰问团来舰上慰问。除此之外,长沙市还给长沙舰的长沙籍官兵,每人发放了《优惠购物证》,可以方便家属购买粮油,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这是最实在的拥军举措。
转眼便是30多年了,“长沙舰”也于2008年退役了。岁月风云,让人感慨不尽。当年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我们,都已步入了不惑之年。昔日的“长沙舰”年轻官兵,有的已荣升为部队首长,有的成了各舰队舰长。而早已退役的战友们,虽然大多默默无闻,但大家相互鼓励,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第三代:解放军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
第三代长沙舰是国产052D型导弹驱逐舰的二号舰,首舰昆明舰于2014年3月21日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至2015年12月,已有3艘052D驱逐舰正式服役 。052D导弹驱逐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最新一代导弹驱逐舰,是052C型驱逐舰的最新改进型。该舰排水量7000吨,采用柴燃联合动力CODOG,最大航速30节 。

第三代长沙舰
三代长沙舰,见证了新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成长道路。052D型导弹驱逐舰是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座里程碑,必将伴随中国海军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以湖南地名命名的军舰还有哪些?
以湖南市州命名的军舰
益阳舰
2010年10月正式入列。长134米,舷宽16米,吃水5米,满载排水量为4053吨。航速为27节。2012年7月3日曾参加海军第十二批护航编队赶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十一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怀化舰
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的新型导弹护卫舰,2002年6月2日正式加入战斗序列,作为我海军的主力战舰,怀化舰担负着保护海防、维护海洋权益的神圣使命,在未来海战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它具有海上作战,对中小型水面舰艇有较强的打击能力,可以为编队护渔护航,提供对海、对空、电子侦察,同时可以担负起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
衡阳舰
衡阳舰以中国军事重镇、国家老工业基地、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命名,经历了第一代衡阳舰、第二代衡阳舰、第三代衡阳舰、第四代衡阳舰、第五代衡阳舰发展。分别为驱逐舰、神岛级布雷舰、Sumner级驱逐舰、里加级护卫舰、054A型导弹护卫舰。其中第五代衡阳舰由沪东造船厂制造,2007年5月23日下水,2008年6月30日命名,服役于南海舰队。
吉首舰
为053h1型舰,1985年11月15日开工,1987年11月8日下水,1988年6月15日服役。80年代末进行了改装,改装包括100炮系统、37炮系统、雷达、电子设备等。标准排水量为1565吨,长103.22米,宽10.8米,吃水3.05米,航速为25.5节。2012年3月退役,并出售给缅甸。
常德舰
为053H型导弹护卫舰,1978年1月13日在沪东造船厂开工,1979年4月29日下水,1979年8月6日到9月2日试航,1979年9月30日交船,服役于南海舰队。2007年退役后改装为海警1002舰。
岳阳舰
为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054A型多用途导弹护卫舰,舷号575,舰长130米,舰宽16米,最大排水量4000余吨,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和防空作战能力,是中国海军新一代主力作战舰艇。
以湖南山川命名的舰艇
洞庭湖舰
衡山舰
雪峰山舰
罗霄山舰
万羊山舰
以湖南区县命名的舰艇
长沙:浏阳舰宁乡艇
郴州:常宁舰宜章艇临武艇
岳阳:华容艇汨罗舰
邵阳:新宁艇隆回艇
益阳:安化艇
怀化:会同艇
常德:汉寿艇
永州:宁远艇东安艇
湘西:泸溪舰
这些军舰为啥会用湖南的地名命名?
看到这,大家可能会对这些军舰为什么会用湖南地名命名产生好奇。这里就不得不说到中国军舰命名方式。
在我国海军,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依据1986年7月10日修订的《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具体命名规定为:航空母舰、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核潜艇以“长征”加序号命名;常规导弹潜艇以“远征”加序号命名;常规鱼雷/导弹攻击潜艇以“长城”加序号命名;扫布雷舰以“县、州”命名;猎潜艇也以“县、州”命名;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步兵登陆舰以“河”命名;辅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再加序号的形式命名。
为了避免舰名出现重复的现象,中国海军舰名的命名是以地区来划分,所以南海舰队辖区的舰名是以华南、西南等9个省市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的地名来命名。
责编:李莉芹
来源:湘伴
我要问